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258发布日期:2019-01-18 19:0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设计一种立体车库,具体为可以存放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并可以进行充电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近20年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大量迁移,使得电动摩托车的使用量呈爆发式增长,由于电动摩托车使用的方便性,道路的适用性,本身的机动灵活性,再加上油价的不断攀升,使得电动摩托车的普及率得到快速提升,在上班一族,孩子接送,短途代步,规避堵车等诸多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正是这种刚需使得电动摩托车在全国的总保有量超过了2亿辆以上。

电动摩托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由于数量庞大,使得合理并安全停放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无论是使用者还是政府管理者均面临这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动摩托车在充电时易于失火,或者有潜在爆炸隐患,因此安全、便捷、合理、规范有序的停车成为当下民间与政府面临的共有需要。

另外,近些年由于电动摩托车的无序停放,无场合的混乱充电行为已经造成多起失火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些惨痛教训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也给使用者带来痛苦伤害,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在2018年初特下发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规范停放电动摩托车行为已上升到的国家层面来管理并强制执行。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用以实现电动摩托车的场地规范停放、安全充电、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个人用户、企业、公共场合、政府管理等多方共赢,社会效益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框架、载车平台系统、提升系统、上层导向立柱、地面轨道和充电系统;所述的提升系统、上层导向立柱和地面轨道装于车库主体框架上,载车平台系统装于上层导向立柱和地面轨道上;提升系统与载车平台系统相连接,控制载车平台系统的升降;充电系统装于载车平台系统上,对车辆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库主体框架通过地脚板固定在地面的预埋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导向立柱装于车库主体框架的后部,每个车库主体框架的后部均布装有多个上层导向立柱;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面轨道平置于车库主体框架内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和下层载车平台装置;上层载车平台装置装于上层导向立柱上,可沿上层导向立柱上下移动;下层载车平台装置装于地面轨道上,可沿地面轨道左右移动;为了规避上层载车平台装置,要将下层载车平台装置向两侧平移,腾出空间后,上层载车平台装置落到地面,达到取车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系统装于车库主体框架上,一端与上层载车平台装置的顶端相连接,可牵引上层载车平台装置沿上层导向立柱升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系统包括:上层充电装置和下层充电装置,分别装于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和下层载车平台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包括:上层平台、上层吊臂、上层防护栏和上层导向构件;所述的上层导向构件装于上层导向立柱上,可沿上层导向立柱上下滑动;上层防护栏为两个,分别置于上层平台的两侧,其前端装于上层平台上,后端同上层平台的后端一同装于上层导向构件上,形成一个框架结构;上层吊臂的下端与上层平台的侧部相连接,上端与提升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层载车平台装置包括:下层平台、车辆支撑架、下层导向构架和下层移动轮;所述的下层导向构架装于地面轨道上,可沿地面轨道左右移动;车辆支撑架装于下层平台上部后端;下层移动轮装于下层平台下部前端,既可以保持下层平台的平稳,又便于下层平台横向移动的流畅性;下层平台的后部与下层导向构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系统包括:驱动电机、牵引绳导向轮、牵引绳和控制盒;所述的驱动电机装于车库主体框架后部,牵引绳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上的卷扬机相连接,另一端与上层吊臂相连接,中部绕在装于车库主体框架顶部后端及中部的牵引绳导向轮;控制盒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牵引上层载车平台装置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充电装置包括:上层充电弹性线缆和上层充电插座;上层充电弹性线缆装于车库主体框架的后部,与外部电路相连接;上层充电弹性线缆与装于上层平台上的上层充电插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层充电装置包括:下层充电弹性线缆和下层充电插座;下层充电弹性线缆装于车库主体框架的下部,与外部电路相连接;上层充电弹性线缆与装于下层平台上的下层充电插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层平台的前端设置有引导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层平台的前端设置有引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为:

将电动摩托车(或自行车)沿引导槽推上下层平台,前轮插入到车辆支撑架内,由车辆支撑架和车辆自身的支腿共同控制车辆的平稳停放,如需充电将车辆的充电电源直接插入到下层充电插座上即可对车辆进行充电;

当下层载车平台装置停满车辆后,先将下层载车平台装置沿地面轨道向两侧推开,将想要使用的上层载车平台装置的下方空出来,启动控制盒将上层载车平台装置落下;将电动摩托车沿引导槽推上上层平台,车辆插入到上层防护栏中,由上层防护栏和车辆自身的支腿共同控制车辆的平稳停放,如需充电将车辆的充电电源直接插入到上层充电插座上即可对车辆进行充电;启动控制盒将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升到二层即可完成车辆存放;

如果需要收费,可安装相应的收费系统,在停车或插电后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微信或支付宝或投币等方式进行有偿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开创性的提出了一种立体充电并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的车库设备;

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解决了电动摩托车无处统一停放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解决了电动摩托车充电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杜绝了由于在人口居住等地充电爆炸,燃烧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5、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布式停、取车,保证多人同时存取,停、取车,时间短、体验好;

6、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结构,节约土地资源;

7、本实用新型充电方便,使得停车与充电一体化、节省了充电时间;

8、本实用新型使得存放车辆便于规范管理,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9、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同时停放自行车,优化场地资源,设备共享,加大设备使用效率。

1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节约政府管理成本。

1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场地的适应性好,便于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便捷、存取车方便、充电一体、便于管理、安全可靠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3幅附图,其中:

附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在图中:1、车库主体框架2、上层导向立柱3、上层导向构件4、牵引绳导向轮5、上层防护栏6、地面轨道7、下层导向构架8、上层吊臂9、牵引绳10、驱动电机11、上层充电弹性线缆12、上层平台13、上层充电插座14、下层充电弹性线缆15、控制盒16、下层充电插座17、下层平台18、下层移动轮19、引导槽20、车辆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立体充电可同时停放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车库包括:车库主体框架1、载车平台系统、提升系统、上层导向立柱2、地面轨道6和充电系统;所述的提升系统、上层导向立柱2和地面轨道6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上,载车平台系统装于上层导向立柱2和地面轨道6上;提升系统与载车平台系统相连接,控制载车平台系统的升降;充电系统装于载车平台系统上,对车辆进行充电;

车库主体框架1通过地脚板固定在地面的预埋件上;

上层导向立柱2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的后部,每个车库主体框架1的后部均布装有多个上层导向立柱2;

地面轨道6平置于车库主体框架1内地面上;

载车平台系统包括: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和下层载车平台装置;上层载车平台装置装于上层导向立柱2上,可沿上层导向立柱上下移动;下层载车平台装置装于地面轨道6上,可沿地面轨道6左右移动;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包括:上层平台12、上层吊臂8、上层防护栏5和上层导向构件3;所述的上层导向构件 3装于上层导向立柱2上,可沿上层导向立柱2上下滑动;上层防护栏5为两个,分别置于上层平台12的两侧,其前端装于上层平台12上,后端同上层平台12 的后端一同装于上层导向构件3上,形成一个框架结构;上层吊臂8的下端与上层平台12的侧部相连接,上端与提升系统相连接。上层平台12的前端设置有引导槽19;下层载车平台装置包括:下层平台17、车辆支撑架20、下层导向构架7和下层移动轮18;所述的下层导向构架7装于地面轨道6上,可沿地面轨道6左右移动;车辆支撑架20装于下层平台17上部后端;下层移动轮18装于下层平台17下部前端;下层平台17的后部与下层导向构架7相连接。下层平台17的前端设置有引导槽19。

提升系统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上,一端与上层载车平台装置的顶端相连接,可牵引上层载车平台装置沿上层导向立柱2升降;提升系统包括:驱动电机10、牵引绳导向轮4、牵引绳9和控制盒15;所述的驱动电机10装于车库主体框架 1后部,牵引绳9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0上的卷扬机相连接,另一端与上层吊臂 8相连接,中部绕在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顶部后端及中部的牵引绳导向轮4;控制盒15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10相连接,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动方向,牵引上层载车平台装置的升降。

充电系统包括:上层充电装置和下层充电装置,分别装于上层载车平台装置和下层载车平台装置上;上层充电装置包括:上层充电弹性线缆11和上层充电插座13;上层充电弹性线缆11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的后部,与外部电路相连接;上层充电弹性线缆11与装于上层平台12上的上层充电插座13相连接;下层充电装置包括:下层充电弹性线缆14和下层充电插座16;下层充电弹性线缆 14装于车库主体框架1的下部,与外部电路相连接;上层充电弹性线缆11与装于下层平台17上的下层充电插座16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