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359发布日期:2019-01-13 16: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



背景技术:

隔声是用隔声结构如隔声窗、隔声门、隔声屏、隔声室、隔声单、隔声墙、轻质复合结构等把声能屏蔽,从而降低噪声声辐射危害。在室内、室外均可采用,如轻轨、公路的两侧隔声屏,车间内部隔声屏,建筑用隔声门等等。

但现有的钢架隔音墙,通常只是采用金属进行隔音,由于金属容易和声音同时产生共振,从而隔音效果非常差,而共振时装置容易发生震动,容易导致装置内部的零件松动,且钢架隔音墙外部设有棉布类的隔音材料时,当发生火灾容易损坏。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包括装置主体、钢架、隔音腔、隔音板和隔音孔,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钢架,所述钢架的内部紧密贴合有隔音腔,所述隔音腔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隔音板,且隔音板安装在隔音腔与钢架之间,所述隔音板的表面开孔设置有隔音孔,所述隔音板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隔音板的左侧无缝焊接有卡块,所述隔音板的右侧无缝焊接有凹槽,且隔音板无缝焊接在卡块与凹槽之间,所述隔音板的正面紧密贴合有防火层,所述隔音板的背面紧密贴合有隔音岩棉,所述隔音腔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吸音铝板,且吸音铝板的左侧与隔音板的背面均紧密贴合有隔音岩棉,所述吸音铝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六个弹性卡块,且六个弹性卡块均固定安装在钢架与吸音铝板之间,所述吸音铝板右侧的上下端分别设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均位于六个弹性卡块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处与卡块的凸起相契合,且凹槽的宽度为一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板设有十一块,且每块隔音板的高度均为一百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板的弧形的圆柱片,且隔音板的弧形凸起高度为三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隔音板中设有十三个隔音孔,且十三个隔音孔的直径均为两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弹簧之间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弹簧的宽度均为十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设有吸音铝板,当装置主体外面发生火灾时,火苗首先贴合在隔音板外部的防火层上,防火层不与火苗燃烧后,并将大部分火苗阻挡在装置主体外侧,当小部分火苗从隔音板中部的隔音孔进入至隔音腔中时,隔音腔两侧的隔音岩棉由岩石做出而不会被火苗点燃,火苗然后至网格状的吸音铝板中,吸音铝板将火苗阻挡在隔音腔中,火苗由于没有助燃物而消失,从而解决了装置的防火问题,设有隔音腔,当外部的声音传入至装置主体中时,声音首先抵达隔音板的凸起处,隔音板将部分声音吸收后将声音传导至隔音腔中,部分声音再从隔音板表面的隔音孔进入至隔音腔中,声音在隔音腔中后,部分被隔音板右侧的隔音岩棉与吸音铝板左侧的隔音岩棉吸收,声音之后进入至吸音铝板中,吸音铝板吸收声音,并产生抖动,从而解决了装置隔音效果差的问题,设有弹性卡块,当外部的声音传入至装置主体中时,声音首先抵达隔音板的凸起处,隔音板吸收声音并产生震动,之后部分声音再从隔音板表面的隔音孔进入至隔音腔中,使隔音板与吸音铝板同时发生震动,此时产生的震动力将力传递至右侧的弹性卡块中,弹性卡块吸收力的同时压缩后再延伸,通过弹簧将弹性卡块固定后,力最后缓冲至钢架中,从而解决了装置容易震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音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钢架;201-挡板;3-隔音腔;301-隔音板;3011-卡块;3012-凹槽;302-防火层;303-隔音孔;304-隔音岩棉;305-吸音铝板;306-弹性卡块;30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火型钢架隔音墙,包括装置主体1、钢架2、隔音腔3、隔音板301和隔音孔303,装置主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钢架2,钢架2的内部紧密贴合有隔音腔3,隔音腔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隔音板301,且隔音板301安装在隔音腔3与钢架2之间,隔音板301的表面开孔设置有隔音孔303,隔音板301表面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201,隔音板301的左侧无缝焊接有卡块3011,隔音板301的右侧无缝焊接有凹槽3012,且隔音板301无缝焊接在卡块3011与凹槽3012之间,隔音板301的正面紧密贴合有防火层302,隔音板301的背面紧密贴合有隔音岩棉304,隔音腔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吸音铝板305,且吸音铝板305的左侧与隔音板301的背面均紧密贴合有隔音岩棉304,吸音铝板30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六个弹性卡块306,且六个弹性卡块306均固定安装在钢架2与吸音铝板305之间,吸音铝板305右侧的上下端分别设固定安装有弹簧307,且弹簧307均位于六个弹性卡块306的外侧。

进一步的,凹槽3012的开口处与卡块3011的凸起相契合,且凹槽3012的宽度为一厘米,便于多个隔音板301通过凹槽3012与卡块3011相互嵌入的方式固定在装置主体1中,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隔音板301设有十一块,且每块隔音板301的高度均为一百厘米,便于隔音板301通过增大与声音的接触面积,从而当声音经进入时增大装置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的,隔音板301的弧形的圆柱片,且隔音板301的弧形凸起高度为三厘米,便于声音传递至弧形的隔音板301中时,通过弧形的隔音板301将回声吸收而不是将回声返回原位,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

进一步的,每个隔音板301中设有十三个隔音孔303,且十三个隔音孔303的直径均为两厘米,便于声音穿过隔音孔303进入至隔音腔3中,使声音被隔音腔3内部的吸音铝板305与隔音岩棉304完全吸收,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的,两个弹簧307之间呈对称设置,且两个弹簧307的宽度均为十厘米,便于弹性卡块306吸收力的同时,通过自身产生的震动将力缓冲,最后通过弹簧307将弹性卡块306固定在钢架2中,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保证装置的稳定,然后对装置的各个模块进行检测,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到此完成装置的准备工作,接着便可以开始对装置的正常使用,将两个隔音板301的卡块3011卡入至另一个隔音板301凹槽3012中,之后通过挡板201固定在装置主体中,当发生火灾时,火苗首先贴合隔音板301外部的防火层302上,防火层302不与火苗发生反应,部分火苗从隔音板301的隔音孔303进入至隔音腔3中,隔音腔3两侧的隔音岩棉304由岩石制成不会被火苗点燃,然后至网格状的吸音铝板305中,吸音铝板305将火苗阻挡在隔音腔3中,当声音传入至装置主体1中时,声音首先抵达隔音板301的凸起处,隔音板301将部分声音吸收后将声音传导至隔音腔3中,并产生震动,之后部分声音再从隔音孔303直接进入至隔音腔3中,部分声音在隔音腔3中被隔音板301右侧的隔音岩棉304与吸音铝板305左侧的隔音岩棉304吸收,使隔音板301将产生的震动传递至吸音铝板305中,此时产生的震动力将力传递至右侧的弹性卡块306中,弹性卡块306吸收力的同时产生震动将力缓冲,通过弹簧307将弹性卡块306固定后,力最后缓冲至钢架2中。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