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预制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2968发布日期:2019-02-22 21:22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拼装式预制围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预制围墙。



背景技术:

围墙是指一种空间隔断结构,用于围和、分割或者保护某一区域,广泛地应用于工地、工厂、小区等隔离工程。传统的砖砌围墙由于粘土砖的生产过程中,损毁了大量优质的土地,浪费了过多的煤炭资源,对国家长期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在国家发起墙体改革以来,出现了各种新型材料砌筑围墙。但砌筑围墙又存在需大量人工、耗时多、成本高且不能重复利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783241 U《组装式预制围墙》提供了一种预制围墙,通过预制部件包括立柱、基座和墙板拼装而成,速度快、强度高。但该预制围墙的预制部件较多,结构仍然较为复杂,组装较为麻烦,并且立柱与墙板的插接连接,无法保证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墙板容易松动脱落,造成安全隐患,组合后围墙整体的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装配简单、速度更快、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拼装式预制围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拼装式预制围墙,包括预制底座和预制墙体;

所述预制墙体包括墙体构件和一体设置在墙体构件两侧的立柱构件,所述预制墙体沿围墙延伸线连续设置;

所述预制底座设置有容纳立柱构件根部的第一凹槽;

相邻预制墙体内侧的立柱构件相互贴靠,根部均插接在预制底座的同一个第一凹槽中。

作为优选,进一步包括预制压顶,所述预制压顶设置有容纳立柱构件顶部的第二凹槽;

相邻预制墙体内侧的立柱构件顶部均插接到预制压顶的同一第二凹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墙体分为层叠排列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从而使墙体构件分为第一墙体构件和第二墙体构件;

所述第一墙体构件和第二墙体构件的底部均设置有凸起部,用以在第一墙体构件和第二墙体构件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隔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底座两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墙体构件的第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凹槽均与对应的第一凹槽相连,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三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高度位置低于第三凹槽的槽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拼装式预制围墙的预制墙体,为墙体构件和立柱构件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墙体不易松动脱落,提高了安全性。预制墙体的立柱构件直接插接在预制底座,即可完成拼装,插接在同一预制底座上的立柱构件拼合成立柱,简化了结构,使围墙的拼装更加容易,进一步加快了装配速度。

2、预制压顶通过第二凹槽与预制墙体的立柱构件插接,对相邻预制墙体的立柱构件拼合而成的立柱顶部进行固定,使相邻预制墙体连接牢固,同时使预制围墙的立柱结构美观。

3、预制墙体分为层叠的两个墙体,降低了单个构件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预制墙体底部具有中空的间隔空间,降低了预制墙体的重量,减轻了预制底座的载荷。

4、预制底座设置第三凹槽固定墙体构件,使预制墙体的墙体构件和立柱构件都被预制底座固定和支撑,提高了预制墙体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第三凹槽对预制墙体也形成水平方形的支撑,防止预制墙体倾倒,进一步提高预制围墙的安全性。

5、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连,第一凹槽的深度较大,能够增加墙体构件与第三凹槽插接部分的宽度,增加对立柱构件固定的牢固性,提高预制墙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拼装式预制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拼装式预制围墙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预制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制底座的俯视结构图;

图5位预制底座的侧视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1、预制底座;2、预制墙体;2a、第一墙体;2b、第二墙体;2.1、墙体构件;2.1a、第一墙体构件;2.1b、第二墙体构件;2.2、立柱构件;3、预制压顶;4.1、第一凹槽;4.2、第二凹槽;4.3、第三凹槽;5、凸起部;6、间隔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5所示,拼装式预制围墙包括预制底座1和预制墙体2。

预制墙体2包括墙体构件2.1和设置在墙体构件2.1两侧的立柱构件2.2,墙体构件2.1 与立柱构件2.2为一体结构。

预制墙体2沿围墙延伸线连续设置,形成连续的围墙,使相邻预制墙体2内侧对应的立柱构件2.2相互贴靠在一起。

预制底座1设置有容纳立柱构件2.2根部的第一凹槽4.1,相互贴靠的两个立柱构件2.2 的根部,均插接在预制底座1上的同一个第一凹槽4.1中。

第一凹槽4.1的长度与两个立柱构件2.2的长度和基本相同,使插接在第一凹槽4.1中的两个立柱构件2.2始终保持相互贴合的状态,进而使第一凹槽4.1将两个立柱构件2.2固定并拼合成围墙的立柱。

预制底座2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以下,使预制底座2固定在地面上。预制墙体2通过立柱构件2.2根部与第一凹槽4.1的插接,固定在预制底座2上。

由于预制墙体2中墙体构件2.1与立柱构件2.2为一体结构,使围墙的墙体与立柱的连接部为一体连接,结构强度高,墙体不会从立柱上断裂、倒塌,围墙安全性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立柱的牢固性,拼装式预制围墙包括预制压顶3,预制压顶3设置有容纳立柱构件2.2顶部的第二凹槽4.2。

相邻预制墙体2相互贴靠的两个立柱构件2.2的顶部,均插接到预制压顶3的同一第二凹槽4.2中。

第二凹槽4.2的长度与两个立柱构件2.2的长度和基本相同,使插接在第二凹槽4.2中的两个立柱构件2.2始终保持相互贴合的状态,进而使第二凹槽4.2将两个立柱构件2.2固定并拼合成围墙的立柱。

围墙的立柱由两个立柱构件2.2拼合而成,顶部由预制压顶3固定,底部由预制底座1 固定,使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牢固,两个立柱构件2.2能够牢固且紧密的贴合,提高围墙立柱的稳定性。

为了减轻预制部件的重量,预制墙体2分为第一墙体2a和第二墙体2b,使预制墙体2 的重量一分为二,便于运输和装配。

第一墙体2a和第二墙体2b层叠排列,组合成预制墙体2。预制墙体2分为两部分,也是预制墙体2中的墙体构件2.1和立柱构件2.2也均分为两部分。墙体构件2.1分为第一墙体构件2.1a和第二墙体构件2.1b。

第一墙体构件2.1a的底部和第二墙体构件2.1b的底部均通过向外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5,从而在第一墙体构件2.1a的底部和第二墙体构件2.1b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隔空间6,使预制墙体2底部保持足够的宽度,内部中空,减轻预制墙体2的重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预制墙体2的稳定性,预制底座1两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墙体构件2.1的第三凹槽4.3。

预制墙体2的立柱构件2.2插接在第一凹槽4.1内的同时,预制墙体2的墙体构件2.1 也插接在第三凹槽4.3中。

第三凹槽4.3的宽度与墙体构件2.1的厚度基本相同,能够对墙体构件2.1前后两侧表面进行支撑,从而提高预制底座1对预制墙体2固定的牢固性,从而提高预制墙体2的稳定性。

第三凹槽4.3均与对应的第一凹槽4.1相连,使立柱构件2.2一侧的墙体构件2.1都能够插接到第三凹槽4.3中,提高墙体构件2.1插接在第三凹槽4.3内部分的长度,提高预制墙体2的稳定性。

第一凹槽4.1的宽度大于第三凹槽4.3的宽度,第一凹槽4.1的槽底高度位置低于第三凹槽4.3的槽底,使立柱构件2.2能够更加更深、更宽的插接在第一凹槽4.1中,提高立柱构件2.2与预制底座1连接的牢固性,提高围墙整体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