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0388发布日期:2018-12-28 20: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材铺贴结构是先在石材表面涂刷防护剂形成防护层,然后在石材底面或建筑物表面涂抹界面剂开始进行铺贴;石材在涂刷防护剂后其表面就会形成一层光滑、无缝隙的防护层,而界面剂为双向渗透粘结,其通过双向渗透将石材永久牢固的粘结在建筑物表面,过于光滑的防护层表面不利于界面剂的渗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其中密封层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底面抗病变能力,细砂层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与铺贴层之间的粘贴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包括方形石材、设置在方形石材六个面上的防护层、设置在方形石材底面上的密封层、设置在方形石材底面上的细砂层、设置在方形石材底面上的铺贴层,所述细砂层设置在密封层上,所述密封层设置在细砂层和防护层之间,所述铺贴层设置在细砂层上,所述细砂层设置在所述铺贴层和所述密封层之间,所述防护层为氟碳树脂层,所述密封层为硅树脂层,所述铺贴层为水基界面剂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1.5-2.0m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细砂层的厚度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铺贴层的厚度为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密封层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底面抗病变能力,细砂层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与铺贴层之间的粘贴强度;先在方形石材六个面涂刷氟碳树脂类防护剂形成防护层,防护层晾干后在方形石材底面均匀的涂抹上硅树脂类密封剂形成密封层,在密封层未干透前在密封层表面均匀的铺一层细砂形成细砂层,细砂层使石材底面形成粗糙面,然后晾干;方形石材在铺贴时,在细砂层上涂刷水基界面剂形成铺贴层,由于细砂层表面粗糙,水基界面剂会渗透进入细砂层,使方形石材与铺贴层之间粘贴强度更高,再将方形石材铺贴在建筑物表面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0、方形石材;20、防污层;30、防水层;40、细砂层;50、铺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形石材的铺贴结构,包括方形石材10、设置在方形石材10六个面上的防护层20、设置在方形石材10底面上的密封层30、设置在方形石材10底面上的细砂层40、设置在方形石材10底面上的铺贴层50,所述细砂层40设置在密封层30上,所述密封层30设置在细砂层40和防护层20之间,所述铺贴层50设置在细砂层40上,所述细砂层40设置在所述铺贴层50和所述密封层30之间,所述防护层20为氟碳树脂层,所述密封层30为硅树脂层,所述铺贴层50为水基界面剂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20的厚度为1.5-2.0m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30的厚度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细砂层40的厚度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铺贴层50的厚度为5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密封层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10底面抗病变能力,细砂层40的使用提高了方形石材10与铺贴层50之间的粘贴强度;先在方形石材10六个面涂刷氟碳树脂类防护剂形成防护层20,防护层20晾干后在方形石材10底面均匀的涂抹上硅树脂类密封剂形成密封层30,在密封层30未干透前在密封层30表面均匀的铺一层细砂形成细砂层40,细砂层使石材底面形成粗糙面,然后晾干;方形石材10在铺贴时,由于细砂层40表面粗糙,水基界面剂会渗透进入细砂层40,使方形石材10与铺贴层50之间粘贴强度更高,再将方形石材10铺贴在建筑物表面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