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252发布日期:2019-01-25 16:4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凿毛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混凝土预制管桩桩顶以下一定范围内需要浇筑填芯混凝土,为了使填芯混凝土能够与管桩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对管桩内壁进行凿毛处理。

现有技术中,对管桩内壁的凿毛处理一般以人工和简单机械进行,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凿毛质量较差,难以达到工程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进行均匀凿毛,使填芯混凝土能与管桩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所述的电机固定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板,在所述的底板的顶壁前端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前板,在所述的底板的顶壁后端固定有齿轮箱,在所述的齿轮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有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轴承,在每个轴承的内圈中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驱动轮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伸入齿轮箱内的轴杆上固定有从动锥齿轮,两个驱动轮与预制管桩内壁接触,一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通过设置在齿轮箱内的主动锥齿轮带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在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凿毛电机,所述的凿毛电机沿水平方向穿过开在所述的前板上的电机安装孔并与一个位于前板前方的转盘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在所述的转盘上沿转盘直径方向对称的开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两个连接孔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一个连接孔通过螺栓与一个凿动装置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的凿动装置的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凿动头,所述的凿动头能够与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接触,所述的凿动头与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接触端为尖端,在所述的前板的外壁下部分别固定有一个沿倾斜方向设置的轮子固定槽,在每一个轮子固定槽内分别插有一个轮支架的后部,所述的轮子固定槽和轮支架的后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在每一个轮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行走轮,所述的行走轮与预制管桩内壁接触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避免了传统凿毛方式对管桩的冲击破坏,能够在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均匀凿出凿痕,保证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紧密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装置中的电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装置中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水平凿毛机装置,包括电机固定架3,所述的电机固定架3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底板,在所述的底板的顶壁前端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前板,优选的,在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侧板。

在所述的底板的顶壁后端固定有齿轮箱,在所述的齿轮箱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有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轴承,在每个轴承的内圈中均转动安装有一个驱动轮2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伸入齿轮箱内的轴杆上固定有从动锥齿轮,两个驱动轮2与预制管桩内壁接触,一个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通过设置在齿轮箱内的主动锥齿轮带动两个从动锥齿轮转动。

在所述的底板上安装有凿毛电机4,所述的凿毛电机4沿水平方向穿过开在所述的前板上的电机安装孔并与位于前板前方的一个转盘8通过螺栓固定相连。优选的在所述的前板的外壁上且与所述的电机安装孔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保护罩10,所述的凿毛电机4的输出轴依次穿过电机安装孔以及保护罩10设置。

在所述的转盘8上沿转盘直径方向对称的开有两个连接孔,所述的两个连接孔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每一个连接孔通过螺栓与一个凿动装置9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的凿动装置9的另一端悬空且固定有凿动头11,所述的凿动头11能够与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接触,所述的凿动头11与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接触端为尖端,所述的凿动头11优选的采用钢筋制造。

优选的在转盘8上开有四个用于连接凿动装置9的备用连接孔,所述的四个备用连接孔两两沿转盘8的直径方向设置。

在所述的前板的外壁下部分别固定有一个沿倾斜方向设置的轮子固定槽5,在每一个轮子固定槽5内分别插有一个轮支架7的后部,所述的轮子固定槽5和轮支架7的后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在每一个轮支架7上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行走轮6,所述的行走轮6与预制管桩内壁接触并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水平放入预制管桩内,启动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带动驱动轮2转动,随着驱动轮2的转动,本实用新型装置向前移动,行走轮6向前行走。启动凿毛电机4,凿毛电机输出轴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带动其上的凿动装置9转动并对混凝土预制管桩内壁进行凿毛。

以上内容是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