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510发布日期:2019-02-10 23:0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搅拌是用手或器械在混合物中转动、和弄,使均匀,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强制对流、均匀混合的器件来实现,即搅拌器的内部构件,现在人们对水泥的搅拌普遍是人工通过搅拌器具对水泥进行搅拌,这种搅拌方式存在搅拌不均匀、搅拌费时费力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搅拌均匀,搅拌省时省力的水泥均匀搅拌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水泥的搅拌不均匀、搅拌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对水泥的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搅拌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拌均匀,搅拌省时省力的水泥均匀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包括有安装板、支撑杆、放置板、装料桶、第一导套、第二导套、第一连杆、大齿轮、电机、小齿轮、第一锥齿轮、绕线轮、拉线、第二连杆、第三导套、搅拌杆和第二锥齿轮,安装板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放置板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导套,两支撑杆下部均滑动式与第一导套配合,放置板上侧中部开有凹槽,凹槽内放置装料桶,左右两侧的支撑杆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左部设有大齿轮,左侧第二导套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第一连杆右部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连杆左右两端均设有绕线轮,两绕线轮上均缠绕有拉线,左侧拉线与放置板左部连接,右侧拉线与放置板右部连接,左侧支撑杆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右端设有第三导套,第三导套内转动式设有搅拌杆,搅拌杆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转盘、第四连杆和刮刀,凹槽内转动式设有转盘,装料桶放置于转盘上,右侧支撑杆左侧中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左端连接有刮刀,刮刀与装料桶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第四导套、导杆、压板、弹簧和吸盘,装料桶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导套,第四导套内设有导杆,导杆顶端连接有压板,压板底部左右两侧与第四导套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弹簧,导杆底端连接有吸盘。

当人们需要对水泥进行搅拌时,人们将待搅拌的水泥倒入装料桶内,人们开启并控制电机逆时针转动,电机带动小齿轮逆时针旋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顺时逆旋转,大齿轮带动第一连杆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第一锥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绕线轮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接线一圈圈绕进绕线轮上,拉线变短,接线带动放置板向上移动,放置板带动装料桶向上移动,同时,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杆转动,如此便实现搅拌杆对水泥由浅自深的搅拌,当搅拌杆快与装料桶桶底接触时,人们控制电机顺时针旋转,电机带动小齿轮顺时针旋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逆时逆旋转,大齿轮带动第一连杆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绕线轮逆时针旋转,从而将接线一圈圈从绕线轮上绕出,拉线变长,在接线下端物体的重量作用下,在拉线变长的同时,放置板向下移动,放置板带动装料桶向下移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搅拌杆转动,此时搅拌杆由深致浅地对水泥进行搅拌操作,如此循环往复,人们方便快捷的将水泥均匀搅拌,搅拌完成后,人们关闭电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转盘、第四连杆和刮刀,凹槽内转动式设有转盘,装料桶放置于转盘上,右侧支撑杆左侧中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左端连接有刮刀,刮刀与装料桶内壁贴合。当装料桶桶底上升至与刮刀底端接触时,人们关闭电机,人们转动装料桶,装料桶在转盘的作用下旋转,此时刮刀将依附在装料桶内壁的水泥刮落。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导套、导杆、压板、弹簧和吸盘,装料桶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导套,第四导套内设有导杆,导杆顶端连接有压板,压板底部左右两侧与第四导套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弹簧,导杆底端连接有吸盘。当装料桶内的水泥在进行搅拌前,人们可以先向下压动压板,弹簧被压缩,弹簧带动导杆向下移动,导杆带动吸盘向下移动,使得吸盘吸附在放置板上,从而避免搅拌杆在装料桶内搅拌时转盘带动装料桶不断旋转,影响搅拌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搅拌均匀、搅拌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带动装料桶上下移动与搅拌杆相互配合,从而达到了搅拌均匀的效果,刮刀的设置使得粘在装料桶内壁上的水泥得以处理,吸盘的设置使得搅拌杆在装料桶内搅拌时不会在对水泥的搅拌过程中使装料桶固定,避免了影响水泥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安装板,2:支撑杆,3:放置板,4:凹槽,5:装料桶,6:第一导套,7:第二导套,8:第一连杆,9:大齿轮,10:电机,11:小齿轮,12:第一锥齿轮,13:绕线轮,14:拉线,15:第二连杆,16:第三导套,17:搅拌杆,18:第二锥齿轮,19:转盘,20:第四连杆,21:刮刀,22:第四导套,23:导杆,24:压板,25:弹簧,26: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杆2、放置板3、装料桶5、第一导套6、第二导套7、第一连杆8、大齿轮9、电机10、小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绕线轮13、拉线14、第二连杆15、第三导套16、搅拌杆17和第二锥齿轮18,安装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2,放置板3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导套6,两支撑杆2下部均滑动式与第一导套6配合,放置板3上侧中部开有凹槽4,凹槽4内放置装料桶5,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第二导套7内设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左部设有大齿轮9,左侧第二导套7顶部设有电机10,电机10上设有小齿轮11,小齿轮11与大齿轮9啮合,第一连杆8右部设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连杆8左右两端均设有绕线轮13,两绕线轮13上均缠绕有拉线14,左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左部连接,右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右部连接,左侧支撑杆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右端设有第三导套16,第三导套16内转动式设有搅拌杆17,搅拌杆17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

实施例2

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杆2、放置板3、装料桶5、第一导套6、第二导套7、第一连杆8、大齿轮9、电机10、小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绕线轮13、拉线14、第二连杆15、第三导套16、搅拌杆17和第二锥齿轮18,安装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2,放置板3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导套6,两支撑杆2下部均滑动式与第一导套6配合,放置板3上侧中部开有凹槽4,凹槽4内放置装料桶5,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第二导套7内设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左部设有大齿轮9,左侧第二导套7顶部设有电机10,电机10上设有小齿轮11,小齿轮11与大齿轮9啮合,第一连杆8右部设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连杆8左右两端均设有绕线轮13,两绕线轮13上均缠绕有拉线14,左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左部连接,右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右部连接,左侧支撑杆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右端设有第三导套16,第三导套16内转动式设有搅拌杆17,搅拌杆17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

还包括有转盘19、第四连杆20和刮刀21,凹槽4内转动式设有转盘19,装料桶5放置于转盘19上,右侧支撑杆2左侧中部连接有第四连杆20,第四连杆20左端连接有刮刀21,刮刀21与装料桶5内壁贴合。

实施例3

一种水泥均匀搅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支撑杆2、放置板3、装料桶5、第一导套6、第二导套7、第一连杆8、大齿轮9、电机10、小齿轮11、第一锥齿轮12、绕线轮13、拉线14、第二连杆15、第三导套16、搅拌杆17和第二锥齿轮18,安装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杆2,放置板3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导套6,两支撑杆2下部均滑动式与第一导套6配合,放置板3上侧中部开有凹槽4,凹槽4内放置装料桶5,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均设有第二导套7,第二导套7内设有第一连杆8,第一连杆8左部设有大齿轮9,左侧第二导套7顶部设有电机10,电机10上设有小齿轮11,小齿轮11与大齿轮9啮合,第一连杆8右部设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连杆8左右两端均设有绕线轮13,两绕线轮13上均缠绕有拉线14,左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左部连接,右侧拉线14与放置板3右部连接,左侧支撑杆2右侧上部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二连杆15右端设有第三导套16,第三导套16内转动式设有搅拌杆17,搅拌杆17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8与第一锥齿轮12啮合。

还包括有转盘19、第四连杆20和刮刀21,凹槽4内转动式设有转盘19,装料桶5放置于转盘19上,右侧支撑杆2左侧中部连接有第四连杆20,第四连杆20左端连接有刮刀21,刮刀21与装料桶5内壁贴合。

还包括有第四导套22、导杆23、压板24、弹簧25和吸盘26,装料桶5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导套22,第四导套22内设有导杆23,导杆23顶端连接有压板24,压板24底部左右两侧与第四导套22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弹簧25,导杆23底端连接有吸盘26。

当人们需要对水泥进行搅拌时,人们将待搅拌的水泥倒入装料桶5内,人们开启并控制电机10逆时针转动,电机10带动小齿轮11逆时针旋转,小齿轮11带动大齿轮9顺时逆旋转,大齿轮9带动第一连杆8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8带动第一锥齿轮12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8带动绕线轮13顺时针旋转,从而将接线一圈圈绕进绕线轮13上,拉线14变短,接线带动放置板3向上移动,放置板3带动装料桶5向上移动,同时,第一锥齿轮12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第二锥齿轮18带动搅拌杆17转动,如此便实现搅拌杆17对水泥由浅自深的搅拌,当搅拌杆17快与装料桶5桶底接触时,人们控制电机10顺时针旋转,电机10带动小齿轮11顺时针旋转,小齿轮11带动大齿轮9逆时逆旋转,大齿轮9带动第一连杆8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杆8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第一连杆8带动绕线轮13逆时针旋转,从而将接线一圈圈从绕线轮13上绕出,拉线14变长,在接线下端物体的重量作用下,在拉线14变长的同时,放置板3向下移动,放置板3带动装料桶5向下移动,第一锥齿轮12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第二锥齿轮18带动搅拌杆17转动,此时搅拌杆17由深致浅地对水泥进行搅拌操作,如此循环往复,人们方便快捷的将水泥均匀搅拌,搅拌完成后,人们关闭电机10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转盘19、第四连杆20和刮刀21,凹槽4内转动式设有转盘19,装料桶5放置于转盘19上,右侧支撑杆2左侧中部连接有第四连杆20,第四连杆20左端连接有刮刀21,刮刀21与装料桶5内壁贴合。当装料桶5桶底上升至与刮刀21底端接触时,人们关闭电机10,人们转动装料桶5,装料桶5在转盘19的作用下旋转,此时刮刀21将依附在装料桶5内壁的水泥刮落。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导套22、导杆23、压板24、弹簧25和吸盘26,装料桶5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导套22,第四导套22内设有导杆23,导杆23顶端连接有压板24,压板24底部左右两侧与第四导套22左右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弹簧25,导杆23底端连接有吸盘26。当装料桶5内的水泥在进行搅拌前,人们可以先向下压动压板24,弹簧25被压缩,弹簧25带动导杆23向下移动,导杆23带动吸盘26向下移动,使得吸盘26吸附在放置板3上,从而避免搅拌杆17在装料桶5内搅拌时转盘19带动装料桶5不断旋转,影响搅拌效果。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