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528发布日期:2019-02-22 21:11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雷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防雷多是在屋顶设置避雷针,通过避雷针接地进行防雷。其中主要是使用圆钢穿过屋顶的装饰面或防水层伸出,其上端连接避雷针或避雷卡子引雷,其下端连接接地导线进行防雷工作。

目前,圆管多使用热镀锌圆管,热镀锌圆钢穿越屋顶装饰面或防水层,其与装饰面或防水层之间的缝隙直接采用玻璃胶粘接。短时间内玻璃胶可以防水,但是经过长久的日光照射和风吹雨打,接合处的玻璃胶会失效,发生漏水现象。一旦发生漏水,水会沿着缝隙渗入墙体,渗水会破坏住户房间的装饰墙体,造成经济损失,影响住户体验。

有鉴于此,何如提供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用以避免圆钢与装饰面或防水层的缝隙处漏水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圆钢与装饰面或防水层的缝隙处漏水的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设置的防水罩,防水罩上下端面连通构成可供穿过屋顶的圆钢穿出的穿出空腔,防水罩上端设置有竖向的螺纹连接孔,防水罩下端开口,防水罩的下端面为水平面,防水罩的外表面为防水面,防水面水平方向所截轮廓的面积大小由上至下平滑渐增设置;

竖向设置的连接塞,连接塞内设置竖向的穿设孔,穿设孔的内径与穿过屋顶的圆钢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塞穿设孔内周面可与圆钢外周面贴合,连接塞的外周上设置有竖向的与防水罩上螺纹连接孔配合的外螺纹。

这样,在使用状态下,防水罩竖向穿设在穿过屋顶的圆钢上,其上端通过还设置有连接塞,连接塞通过穿设孔套接在圆钢管上,连接塞通过螺纹与防水罩上端的螺纹连接孔连接。其中连接塞穿设孔内周面与圆钢外周面贴合避免雨水进入,防水罩上防水面构成向下的导向面使得水顺利向下流动,防水罩下端面为水平面可以与屋顶的上表面贴合,避免水的进入。这样在防水罩的设置将圆管与屋顶之间的间隙保护了起来,避免了日晒和雨淋,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通过连接缝渗入墙体,避免圆钢与屋顶之间的漏水。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塞的穿设孔的内周面上水平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O型圈,O型圈的内端直径与圆钢直径相匹配。

这样,O型圈的卡接在环形凹槽中固定,O型圈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圆钢的外周面和连接塞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雨水从该出渗入。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面为半球形面。

这样,半球形面的设置可以使得雨水方便沿着防水面流下,避免在防水罩外表上积水。

作为优选,防水罩下端面的外径为圆钢直径的3-5倍。

这样可以确保雨水沿防水面流下来后离圆钢穿出屋顶产生的缝隙有一定距离,避免雨水沿着地面侵入。

作为优选,防水罩上端竖直向上凸出一段连接管,连接螺纹孔设置在连接管中,连接塞上端外周水平向外设置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下端面与连接管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垫。

这样,连接管的设置可以方便的保证连接螺纹的长度,环形橡胶垫压紧在环状凸起的下端面与连接管的上端之间避免看雨水从连接塞与防水罩螺纹连接之间的缝隙处渗入到防水罩的内腔中,环状凸起的设置还能有效的定位连接塞旋合长度,方便连接。

作为优选,环状凸起的外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沿环状凸起径向向内凹陷的手持部位。

这样,手持部位的设置主要是方便人手操作旋合连接塞和防水罩。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水垫,防水垫采用橡胶材质,防水罩下端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燕尾形的沉槽,防水垫整体呈环形,其上端设置有横截面为T形且与燕尾槽配合的卡接部位,防水垫的下表面可与屋顶上端面贴合。

这样,防水罩一般有铝合金等材料制成,防水垫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屋顶上表面通常会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这样防水罩的下端面与屋顶的上表面贴合时,两者间会存在缝隙。下雨天,屋顶积水会沿着缝隙进入防水罩的内部,沿着圆钢与屋顶间的间隙渗入墙体造成破坏,当降雨量较大时,情况尤甚。防水垫在防水罩的重力作用下压紧在防水罩下端面与屋顶上表面之间,避免雨水沿着缝隙渗入。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垫的下端面上沿其径向设置有若干间隔等高的环形凸起。

这样,环形凸起的设置可以更好实现防水罩与屋顶上表面之间的密封,在防水罩重力的作用下下压环状凸起部分可以方便的实现与屋顶上表面的不平处的配合。特别适用于屋顶上表面存在凸起的情况,这样凸起部位可伸入两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更好的实现防水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罩的防水面上开设有由上至下的减重导水渠。

这样,导水渠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导流雨水,同时减轻整个防水罩的重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为防水罩、101为防水面,2为连接塞、3为O型圈、4为环形橡胶垫、5为手持部位、6为防水垫、601为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防雷接地防水装置,包括:

竖向设置的防水罩1,防水罩1上下端面连通构成可供穿过屋顶的圆钢穿出的穿出空腔,防水罩1上端设置有竖向的螺纹连接孔,防水罩1下端开口,防水罩1的下端面为水平面,防水罩1的外表面为防水面101,防水面101水平方向所截轮廓的面积大小由上至下平滑渐增设置;

竖向设置的连接塞2,连接塞2内设置竖向的穿设孔,穿设孔的内径与穿过屋顶的圆钢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塞2穿设孔内周面可与圆钢外周面贴合,连接塞2的外周上设置有竖向的与防水罩1上螺纹连接孔配合的外螺纹。

这样,将防水罩1竖向穿设在穿过屋顶的圆钢上,其上端通过还设置有连接塞2,连接塞2通过穿设孔套接在圆钢管上,连接塞2通过螺纹与防水罩1上端的螺纹连接孔连接。其中连接塞2穿设孔内周面与圆钢外周面贴合避免雨水进入,防水罩1上防水面101构成向下的导向面使得水顺利向下流动,防水罩1下端面为水平面可以与屋顶的上表面贴合,避免水的进入。这样在防水罩1的设置将圆管与屋顶之间的间隙保护了起来,避免了日晒和雨淋,可以有效的避免雨水通过连接缝渗入墙体,避免圆钢与屋顶之间的漏水。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塞2的穿设孔的内周面上水平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有O型圈3,O型圈3的内端直径与圆钢直径相匹配。

这样,O型圈3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圆钢的外周面和连接塞2的内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雨水从该出渗入。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面101为半球形面。

这样,半球形面的设置可以使得雨水方便沿着防水面101流下,避免在防水罩1外表上积水。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罩1下端面的外径为圆钢直径的3-5倍。

这样可以确保雨水沿防水面101流下来后离圆钢穿出屋顶产生的缝隙有一定距离,避免雨水沿着地面侵入。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罩1上端竖直向上凸出一段连接管,连接螺纹孔设置在连接管中,连接塞2上端外周水平向外设置有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下端面与连接管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垫4。

这样,连接管的设置可以方便的保证连接螺纹的长度,环形橡胶垫4压紧在环状凸起的下端面与连接管的上端之间避免看雨水从连接塞2与防水罩1螺纹连接之间的缝隙处渗入到防水罩1的内腔中,环状凸起的设置还能有效的定位连接塞2旋合长度,方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环状凸起的外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四个沿环状凸起径向向内凹陷的手持部位5。

这样,手持部位5的设置主要是方便人手操作旋合连接塞2和防水罩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垫6,防水垫6采用橡胶材质,防水罩1下端面沿其周向开设有燕尾形的沉槽,防水垫6整体呈环形,其上端设置有横截面为T形且与燕尾槽配合的卡接部位,防水垫6的下表面可与屋顶上端面贴合。

这样,防水罩1一般有铝合金等材料制成,防水垫6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屋顶上表面通常会存在凹凸不平的地方,这样防水罩1的下端面与屋顶的上表面贴合时,两者间会存在缝隙。下雨天,屋顶积水会沿着缝隙进入防水罩1的内部,沿着圆钢与屋顶间的间隙渗入墙体造成破坏,当降雨量较大时,情况尤甚。防水垫6在防水罩1的重力作用下压紧在防水罩1下端面与屋顶上表面之间,避免雨水沿着缝隙渗入。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垫6的下端面上沿其径向设置有若干间隔等高的环形凸起601。

这样,环形凸起601的设置可以更好实现防水罩1与屋顶上表面之间的密封,在防水罩1重力的作用下下压环状凸起部分可以方便的实现与屋顶上表面的不平处的配合。特别适用于屋顶上表面存在凸起的情况,这样凸起部位可伸入两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隙中,更好的实现防水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罩1的防水面101上开设有由上至下的减重导水渠。

这样,导水渠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导流雨水,同时减轻整个防水罩1的重量,降低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