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8328发布日期:2019-03-30 08:5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景观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



背景技术:

廊架是供游人休息、景观点缀之用的建筑体,与自然生态环境搭配非常和谐。廊架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中,常设置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供休息和点景,也可以和亭、廊、水榭等结合,组成外形美观的园林建筑群;在居住区绿地、儿童游戏场中廊架可供休息、遮荫、纳凉;用廊架代替廊子,可以联系空间;用格子垣攀缘藤本植物,可分隔景物;园林中的茶室、冷饮部、餐厅等,也可以用廊架作凉棚,设置坐席;也可用廊架作园林的大门。

现有的廊架通常设置在室外,在廊架内设置有供行人休息的座椅,通常座椅一段时间不使用后会沾染有较多的灰尘,行人在使用时为了不让座椅上的灰尘弄脏衣物,通常需要拿取纸巾擦拭或在座椅上垫一层报纸,尤其是当下雨过后,座椅会变得尤为肮脏,有些行人可能随身不会携带纸巾或报纸,需要去购买或寻找,因此无论采用纸巾擦拭或垫报纸的方式均不方便使用人员对其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具有对座椅进行清扫灰尘且能方便使用人员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包括底板、顶板和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多个立柱,所述底板上于底板的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座椅,所述底板上设有餐饮区,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和呈倒“U”形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与靠背之间均设有扶手,所述靠背上设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沿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位置上设有与底座抵接的刷毛,所述靠背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并使其沿靠背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座椅进行清扫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动轴转动并使其沿着靠背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转动轴上的刷毛对底座完成清扫,减少了底座上存有的灰尘,将清扫装置直接设置在座椅上,方便使用人员在使用时直接对其进行清扫,无需再去寻找纸巾和报纸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纸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靠背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齿部朝向上部设置,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驱动轴转动并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时,通过推动转动轴使得转动轴上的齿轮与靠背上的齿条啮合,从而使得转动轴在转动的同时于底座上移动,完成对底座的清扫,方便简单。

进一步,所述靠背上于齿条所在的位置设有槽体,所述驱动组件置于所述槽体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纸条置于槽体内,防止齿条对座椅的使用人员造成影响,使得整个座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进一步,所述靠背上与所述齿条平行设置有滑槽,所述转动轴朝向上部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转动轴的端部设置有于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滑块,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杆体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滑块的设置对转动轴沿靠背的长度方向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转动轴可于底座上部移动,并且使得转动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和齿条啮合,从而使得转动轴上的刷毛可对底座完成清扫,减少底座上的灰尘。

进一步,所述杆体上设有推动转动轴沿靠背长度方向移动的推动把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把手的设置为推动转动轴沿底座长度方向的移动提供了施力点,方便推动转动轴使得转动轴上的刷毛对底座完成清扫。

进一步,两侧所述扶手均为镂空设置且相对的面上设有开口,所述滑槽和齿条的两端均延伸至扶手内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扶手设置为镂空的,当使用清扫装置对底座清扫完毕时,将清扫装置于滑槽内滑动至扶手内,防止清扫装置于底座上对使用人员造成影响;将齿条延伸至扶手内,可使得当需要对底座进行清扫时,直接带动齿条和齿轮啮合,防止齿条和齿轮不能正常啮合。

进一步,所述开口上铰接设有启闭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扫底座上的灰尘时,将启闭门打开,使用清扫装置对底座进行清扫,当清扫完毕时,将清扫装置滑移至扶手内,将启闭门关闭,对清扫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并且可防止清扫装置对使用人员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排用于向餐饮区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对餐饮区进行供电,具有易于安装,易于扩充,易于拆卸等优点,同时使用太阳能也经济实惠,操作过程没有能量耗费。

进一步,两排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横截面呈倒“V”形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两排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为“V”形,防止雨水于太阳能电池板上堆积,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损坏,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筒体,所述刷毛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周向位置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在对底座清扫一段时间过后会变得较为肮脏,当需要对刷毛进行清洗或更换时,直接将筒体取下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当需要对底座进行清扫时,推动转动轴使得齿轮和齿条啮合,使得转动轴上的刷毛对底座进行清扫,减少了底座上的灰尘,方便使用人员对座椅正常使用;

二、扶手和启闭门的设置可使得当不需要使用清扫装置时,将清扫装置滑移至扶手内,将启闭门关闭,对清扫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防止清扫装置对使用人员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座椅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座椅;12、餐饮区;13、靠背;131、槽体;132、滑槽;14、底座;141、螺栓;15、扶手;151、开口;152、启闭门;16、清扫装置;161、转动轴;1611、杆体;1612、滑块;1613、推动把手;1614、筒体;162、刷毛;17、驱动组件;171、齿条;172、齿轮;2、顶板;21、太阳能电池板;3、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一种基于园林设计的入口廊架,包括底板1、顶板2和连接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的多个立柱3, 底板1上于底板1的边缘位置设有多个座椅11,底板1上设有餐饮区12;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设置在底板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防止行人在底板1上行走时,立柱3对其造成影响,座椅11通过螺栓141连接在底板1上,方便拆卸和安装;顶板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排太阳能电池板21。太阳能电池板21用于向餐饮区12供电,节省了能源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两排太阳能电池板21的横截面呈倒“V”形设置。当下雨时,雨水可通过倾斜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21流至顶板2上,防止雨水于太阳能电池板21上堆积,对太阳能电池板21造成损坏。

结合图2和图4,座椅11包括靠背13和呈倒“U”形设置的底座14,底座14的两侧与靠背13之间均设有扶手15,靠背13上设有清扫装置16,清扫装置16用于清扫底座14上残留的灰尘,方便使用人员对座椅11进行清扫。

结合图2和图4,清扫装置16包括沿底座14宽度方向设置的转动轴161,转动轴161的周向位置上设有与底座14抵接的刷毛162,转动轴161上套设有筒体1614,刷毛162连接在筒体1614的周向位置上。刷毛162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需要进行清理或更换,筒体1614的设置可使得当需要对刷毛162进行清理或更换时,将筒体1614直接于转动轴161上滑出即可,方便对刷毛162进行清理。

结合图2和图4,靠背13上设有驱动组件17。驱动组件17用于带动转动轴161自转并且沿着底座14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刷毛162可对底座14清扫的更加彻底,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清扫装置16的使用寿命。靠背13上于齿条171所在的位置设有槽体131,驱动组件17置于槽体131内。将驱动组件17置于槽体131内,防止驱动组件17对使用人员造成影响。

结合图2和图3,驱动组件17包括沿靠背13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171,齿条171的齿部朝向上部设置,转动轴161上固定连接有与齿条171啮合的齿轮172。当需要使转动轴161转动并沿着底座14的长度方向移动时,通过推动转动轴161使得转动轴161上的齿轮172和齿条171啮合,从而带动转动轴161在转动的同时于底座14上移动,对底座14进行清扫。

结合图2和图3,靠背13上与齿条171平行设置有滑槽132,转动轴161朝向上部设置有杆体1611,杆体1611远离转动轴161的端部设置有于滑槽132内滑动的滑块1612,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612呈“T”形设置(参见图4),滑槽132与滑块1612配合设置,滑槽132和“T”形的滑块1612,可防止滑块1612在滑槽132内滑动的同时与滑槽132之间产生脱离,从而带动转动轴161上的齿轮172和齿条171啮合的更好,间接的提高了清扫装置16对底座14的清扫效果。转动轴161转动连接在杆体1611上。杆体1611上设有推动把手1613。推动把手1613方便推动转动轴161沿着底座14的长度方向移动。

结合图2和图4,两侧扶手15均为镂空设置且相对的面上设有开口151,滑槽132和齿条171的两端均延伸至扶手15内设置。开口151上铰接设有启闭门152。当不需要使用清扫装置16时,将滑块1612于滑槽132内滑动,带动清扫装置16滑移至扶手15内,将启闭门152关闭,对清扫装置16起到保护的作用;当需要使用清扫装置16时,将启闭门152打开,将清扫装置16滑出即可对底座14完成清扫,方便简单。

工作过程:当需要对座椅11的底座14进行清扫时,将启闭门152打开,通过推动推动把手1613带动杆体1611上的滑块1612于靠背13上的滑槽132内滑动,此时转动轴161上的齿轮172与齿条171啮合,使得转动轴161在转动的同时沿着底座14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61上的刷毛162对底座14完成清扫,减少了底座14上的灰尘,方便使用人员使用;当清扫完成时,将清扫装置16滑移至扶手15内,将启闭门152关闭至扶手15上,将整个清扫装置16隐藏至扶手15内,对清扫装置16起到保护作用,使得整个座椅11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