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3377发布日期:2019-03-08 18:3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组合梁。



背景技术:

梁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或不同工序结合而成的梁称为组合梁,亦称联合梁。有的主梁采用一种材料,而连接各主梁的桥面板用另一种材料;也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或预应力混凝土梁与就地就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组成的组合梁。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研究建筑组合梁的期刊和文献,其中,一篇专利号为CN201310127528.0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组合梁,但是这类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组合梁多为现场安装,但现场施工安装完毕后需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凝固,导致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且组合梁安装后在承受压力大的情况下抗剪性和抗扭性较差,导致组合梁受力性能差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建筑组合梁如何加快安装速度和提高受力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卡块部件,能够加大组合条与浇筑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使组合条两侧的混凝土有更紧密的连接,提高组合条的整体受力性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包括组合箱体和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固定设置于组合箱体的两侧,所述组合箱体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槽,所述组合箱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组合箱体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组合箱体的表面贯通有第一通孔,所述组合箱体的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组合条、连接块和加强块,所述组合条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组合条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加强块,所述组合条的表面贯通有第二通孔,所述组合条的外侧凸出有卡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贯通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块远离组合条的一侧表面贯通有第四通孔,所述加强块的表面贯通有第五通孔,所述加强块的内侧嵌入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与组合箱体配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加强块与组合条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与第四通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第五通孔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建筑组合梁如何加快安装速度和提高受力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该装置中通过设置卡块部件,能够加大组合条与浇筑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使组合条两侧的混凝土有更紧密的连接,提高组合条的整体受力性能,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设置有卡块,通过卡块可加大组合条与浇筑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使组合条两侧的混凝土有更紧密的连接,提高组合条的整体受力性能。

(2)该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设置有加强块,通过加强块可加强组合条的强度,提高组合条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3)该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设置有连接块,通过连接块可实现将组合条与组合箱体快速连接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4)该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设置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可提高组合梁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承担并传递水平荷载,提高组合梁的受力性能。

综上,该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建筑组合梁如何加快安装速度和提高受力能力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组合箱体,101-连接杆,102-第一通孔,103-连接槽,2-支撑块,3-支撑杆,4-组合条,401-第二通孔,402-卡块,5-连接块,501-第三通孔,6-第四通孔,7-加强块,701-第五通孔,70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组合箱体1、组合条4、卡块402、连接块5、第三通孔501、加强块7、卡槽702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包括组合箱体1和加强部件,加强部件固定设置于组合箱体1的两侧,组合箱体1包括连接杆101和连接槽103,组合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杆101,组合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103,组合箱体1的表面贯通有第一通孔102,组合箱体1的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块2,支撑块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通过支撑杆3可提高组合梁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承担并传递水平荷载,提高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加强部件包括组合条4、连接块5和加强块7,组合条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5,通过连接块5可实现将组合条4与组合箱体1快速连接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组合条4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加强块7,通过加强块7可加强组合条4的强度,提高组合条4的抗剪和抗扭能力,组合条4的表面贯通有第二通孔401,组合条4的外侧凸出有卡块402,通过卡块402可加大组合条4与浇筑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使组合条4两侧的混凝土有更紧密的连接,提高组合条4的整体受力性能,连接块5的表面贯通有第三通孔501,连接块5远离组合条4的一侧表面贯通有第四通孔6,加强块7的表面贯通有第五通孔701,加强块7的内侧嵌入有卡槽702。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时,首先,根据实际测量后得出的数据准备好材料,可预先对材料进行组装,再运至现场即可安装,安装时,先将组合箱体1置于工程桩顶部,并将连接杆101与工程桩的钢筋支架相铰接,之后将连接块5置于组合条4的两侧,并将第三通孔501和第二通孔401对应贴合,接着使用焊钉将组合条4和连接块5连接,需要加强时,将加强块7底部的卡槽702滑入卡块402,将加强块7与组合条4贴合并对应第二通孔401与第五通孔701,接着打入焊钉进行固定,最后将安装好的组合条4一侧的连接块5卡入组合箱体1两侧的连接槽103,之后将焊钉穿过第一通孔102和第四通孔6,将组合条4与组合箱体1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杆3与支撑块2打入组合条4的下方和工程柱的侧边,从而完成了一种受力效果好的建筑组合梁的工作过程。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