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853发布日期:2019-02-15 20:47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位严重短缺,机械式立体车库行业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外现有的机械立体车库种类很多,按立体车库的存取方式可分为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垂直循环式、箱型水平循环式和圆形水平循环式等。无论是哪种车库,不仅涉及占地、建筑施工等一次性投入高,而且停车要求规范准确,对车技不娴熟的司机来说,都是个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便捷的侧方位存取车辆的用于路边停车使用的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可使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成倍的提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包括底座以及与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水平驱动系统连接的可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水平移动的下承载托盘、水平位于所述下承载托盘上方并可水平升降移动的上承载托盘,所述上承载托盘与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连接,所述下承载托盘的底部安装有方便该下承载托盘在支撑面上水平移动的重载滑轮。

所述的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的一组相对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由翻转机构控制的可转动以实现收起或放下的斜坡导引板,用于引导车辆驶入或驶出所述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所述的斜坡导引板收起时与所述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呈垂直状态,而在放下时自由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坡面。

所述水平驱动系统采用液压缸驱动机构或者电机丝杠驱动机构。

所述下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的翻转机构包括拉线、收线器以及导块,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导块上的导孔与收线器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下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连接,所述的斜坡导引板的转轴上安装有弹簧。

所述的上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的翻转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侧的斜坡导引板的转轴相连接的弹簧、连接两个斜坡导引板的拉线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上承载托盘的中部形成的滑动通孔中的张紧导柱,所述张紧导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的上承载托盘的底面外,所述拉线径向穿过所述滑动通孔并位于所述张紧导柱的顶端的上方。

所述上承载托盘、下承载托盘的边沿上以及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上均安装防触碰传感器。

所述液压缸驱动机构及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均安装手动操作机构,包括手动液压泵,所述手动液压泵和电动液压泵的出口分别安装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的另一侧使用三通接头连接合流后与对应的液压缸相连接。

所述水平托举连杆机构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驾驶员实现侧方存取车,只需将车直线开进开出车库即可,克服了停车驾驶技术的要求,顺应人们路边停车习惯,安全可靠;另外,提高停车位利用空间,车辆可实现紧贴路边停靠,为通行车辆留出更多空间;且适用性广,一个车位面积即可为一个单元独立安装,而且单元独立运行,与其他车位不产生关联,存取效率高;也可以任意几个车位并联组合,集中控制,还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的下承载托盘伸出后的示意图;

图3是上承载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下承载托盘伸出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下承载托盘收回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上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与转轴及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处于放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8是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处于放下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处于升起过程的示意图;

图10是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处于升起后处于垂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电动液压泵与手动液压泵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多个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12所示,一种侧方位存取车辆的升降立体车库,其为双层托盘型结构,包括底座1、两边相对设置的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3、上承载托盘5、下承载托盘4;所述下承载托盘由安装在底座上的水平驱动系统驱动,可以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水平伸缩移动,所述下承载托盘的上方同侧为上承载托盘,所述的上承载托盘安装在所述水平托举连杆机构上,由所述水平托举连杆机构驱动实现水平升降,在降至地面上并支撑于地面上时,可接收车辆以承载,然后升起在下承载托盘的上方实现停车;

其中,所述下承载托盘的底部安装有方便该下承载托盘在支撑面上水平移动的重载滑轮14,以方便所述下承载托盘移动,如图4所示为六个,布置为两排,间隔安装在承载托盘的下面。

其中,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液压站及控制系统2,包括液压泵等,用于自动或手动向水平托举连杆机构以及水平驱动系统的液压缸提供工作所用的压力油液。

所述水平托举连杆机构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具体的,所述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连杆32以及第二连杆33,所述的第一连杆32以及第二连杆33的一端与用于连接固定上承载托盘5的支撑板31通过转动轴形成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架通过转动轴形成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架安装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32与液压缸34连接,所述液压缸34的另一端与底架连接,如图7-10实现水平升降托举上承载托盘5。

本实用新型的整个升降立体车库可以安装于牢固地面之上,如路边,实现路边停车。另外,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水平驱动系统可采用液压缸驱动机构来实现,如通过长杆液压缸15连接来实现水平伸缩移动,或者电机丝杠驱动机构,即由电机驱动的丝杆来实现下承载托盘水平伸缩移动。

其中,所述的长杆液压缸为下承载托盘的往复运动提供动力。长杆液压缸的往复工作过程是:开始阶段作匀加速运动,然后正常运行为匀速运动,最后停止阶段做匀减速运动到达指定位置。如图5所示。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车辆驶入或驶出上承载托盘或下承载托盘,所述的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的一组相对侧面上分别安装有由翻转机构控制的可转动以实现收起或放下的斜坡导引板,包括上承载托盘斜坡导引板6以及下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61,用于引导车辆驶入或驶出所述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所述的斜坡导引板收起时与所述上承载托盘与下承载托盘呈垂直状态,而在放下时自由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坡面,这样可以实现车辆通过该斜面引导板驶入或驶出上承载托盘或下承载托盘。

其中,所述的斜坡导引板,在库内时要始终呈90度垂直于承载托盘状态,在车辆驶入或驶出时放下,从而通过自由端与地面接触而形成一个斜坡,以方便车辆的驶入或驶出。

其中,具体的,所述的上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的翻转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侧的斜坡导引板6的转轴18相连接的第一弹簧10(双扭弹簧)、连接两个斜坡导引板的第一拉线9以及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的上承载托盘5的中部所形成的滑动通孔51中的可升降的张紧导柱8,所述张紧导柱的底部凸出于所述的上承载托盘的底面外,所述拉线径向穿过所述滑动通孔51并位于所述张紧导柱的顶端的上方。

其中,所述的第一拉线采用钢丝绳,在翻转机构未工作前,由于第一弹簧的作用,上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呈垂直于上承载托盘状态,当上承载托盘出库与地面接触时,伸出于上承载托盘底部的钢丝绳张紧导柱,率先接触地面,随着上承载托盘下落,张紧导柱顶起钢丝绳,起到张紧第一拉线的作用,在第一拉线张紧的作用下,斜坡导引板翻转而与地面形成坡面,方便车辆上下承载托盘,斜坡导引板焊的下侧面可设置有数个加强筋。反之,上承载托盘离开地面,张紧导柱下落,失去张紧作用,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斜坡导引板恢复垂直状态。如图3所示。

具体的,所述下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的翻转机构包括第二拉线12、收线器16以及导块13,所述拉线的一端穿过导块13上的导孔与收线器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下承载托盘的斜坡导引板61连接,在其斜坡导引板的转轴上安装第二弹簧11(双扭弹簧),第二弹簧11与其对应的斜坡导引板的连接方式与上承载托盘的第一弹簧与其斜坡导引板的连接方式相同,参考上承载托盘的连接说明。

其中,所述的第二拉线采用钢丝绳,在下承载托盘的翻转机构未工作前,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其斜坡导引板呈垂直于下承载托盘状态,当下承载托盘被推出车库,第二拉线处于随动并不断张紧状态,到达出库位置上时,在第二拉线张紧的作用下,斜坡导引板翻转,正好与地面形成坡面,方便车辆上下所述的下承载托盘,斜坡导引板焊的底侧面可设置有数个加强筋。反之,下承载托盘向回库方向运动,第二拉线逐渐失去张紧作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斜坡导引板恢复垂直状态,在收线器的作用下,斜坡导引板随下承载托盘收回而第二拉线随动收入收线器内。图4-5所示。

为了车库的安全,其中,在所述上承载托盘、下承载托盘的边沿上以及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上均安装防触碰传感器7,当车辆碰触到相应的防触碰传感器时,车库停机,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压缸驱动机构及液压缸驱动的水平托举连杆机构均安装手动操作机构,包括手动液压泵,所述手动液压泵和电动液压泵的出口分别安装单向阀17,两个所述单向阀的另一侧使用三通接头连接合流后与对应的液压缸相连接。这样当电动液压泵不能使用时,采用手动操作应急使用。如图1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升降立体车库,可以安装在一个车位时使用,也可以排成直线形成一排来使用,如图12所示。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车库的使用进行说明如下:

1.下层车库存车过程:按下层“存车接车”按钮,系统在检测到空库状态时,下承载托盘平滑伸出车库,自动放下斜坡导引板,车辆驶上托盘停好后,按下“存车入库”按钮,系统收起斜坡导引板后,下承载托盘载着车辆,收回库内。

下层车库取车过程:按下取车按钮,结算存车费后,如同存车接车的过程,将车送出车库,检测到车辆开走10秒钟后,系统自动收回下承载托盘。也可设置为人工操作。

2.上层车库存车过程:按上层“存车接车”按钮,系统在检测到上层空库且下层满库,且满足安全防护状态条件时,水平托举连杆机构缓慢将上承载托盘平滑托至于地面后,自动放下斜坡导引板,车辆驶上托盘停好,按上层“存车入库”按钮,水平托举连杆机构缓慢托举载着车辆的上承载托盘,回复原位,将车辆置于上层库内。

上层车库取车过程:按下取车按钮,结算存车费后,如同存车接车的过程,水平托举连杆机构缓慢将上层存有车辆的上承载托盘平滑托至于地面,司机开走车辆,检测到车辆开走10秒钟后,系统检测安全条件允许后,水平托举连杆机构自动托举收回上承载托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自动操作功能均可由车库所有者设置为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下两层的承载托盘分别独立运行,运行可靠、效率高;液压站系统驱动机构,运行平稳;车库结构简单,车辆停放上/下承载托盘上,存取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投资成本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空间灵活,利用现有停车土地面积,无需土地开发,建设成本低,收回投资时间短。

(2)方便快捷。驾驶员侧方存取车,只需将车直线开进开出车库,克服停车驾驶技术的要求,顺应人们路边停车习惯,安全可靠。

(3)效率高。提高停车位利用空间,车辆可实现紧贴路边停靠,为通行车辆留出更多空间。

(4)适用性广。一个车位面积即可为一个单元独立安装,而且单元独立运行,与其他车位不产生关联,存取效率高;可以任意几个车位并联组合,集中控制,还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5)安全性高。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设计,具有多路冗余安全保障机构和措施。

(6)适应国情。本车库系统在收费员职守和用户自助操作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或相结合,适应我国停车管理的国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