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简便风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281发布日期:2018-09-18 20:14阅读:1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研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气象站风杆,具体是一种新型简便风杆。



背景技术:

自动气象站风杆是支撑多要素气象仪器安装的基础设施,已广泛应用于气象行业当中。

目前,国内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已逾20万个,但绝大多数自动气象站仍使用的是传统的有拉线风杆。拉线风杆虽然结构稳定可靠,但是占地面积极大,且极为笨重,在安装或维修时需要多名施工人员才可进行施工,不仅费时费力,还极大地增加了制作成本和人工成本。随着气象指数农业保险的广泛推广,自动气象站加密建设势在必行,新增自动气象站数量将会数倍增加,自动气象站风杆用量将随之增加。开展创新设计,使风杆逐渐向降低成本、结构轻巧、安装维护便捷这一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简便风杆。采用固定杆的下部与基础杆的组合体作为基础施工主体,通过旋转下压杆的旋转下压方式深埋了基础杆,增强风杆的稳固性,不但免拉线安装,并且免去了基础预埋件施工。不但缩减了风杆的安装时间,还有效提高了风杆整体稳定性,并节省了制作和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简便风杆,由固定杆、旋转下压杆和设备安装杆组成。所述固定杆由基础杆与两根大小一致的槽钢构成,其中,两根槽钢背向设置,在槽钢之间的下部装拆式设置基础杆,使基础杆与槽钢组合形成固定杆(即基础施工构件);槽钢之间的上部呈开口状形成安装口,在槽钢之间的上部于腰部对应位置呈竖向排列均匀间隔设置数个安装孔,在槽钢上略低于第一个安装孔的位置于腿部设置直角支撑板,在槽钢之间的中部设置可拆式旋转下压杆,当槽钢与基础杆连接形成基础施工构件后,利用旋转下压杆可将构件转动并施加向下的压力,有助于构件的底端(即基础杆的底端)钻入更深的土体内。所述的设备安装杆从下至上由下杆、中杆、上杆组成,下杆、中杆和上杆均通过装拆式连接,在下杆的下部设置数个与安装孔对应的连接孔,将下杆下部插入安装口内,并将连接孔与安装孔对应,即可通过螺栓与固定杆的上部连接,当拧上第一组螺栓时,可使下杆在安装开口内以螺栓为轴心左右摆动,并且可平放在直角支撑板上,以便将下杆、中杆、上杆逐个组合,在上杆顶端设置横臂,用于安装气象设备。

所述基础杆的底端设计为锥形状,便于基础杆钻入深层土体。

所述下杆、中杆、上杆均通过套丝连接,便于设备安装杆的组装。

所述中杆上设置安装拉环,可将拉线穿入其中,有助于拉起或放倒风杆,起到助力稳定作用。

安装风杆时,先将两根槽钢与基础杆通过三组螺栓将其连接,组合为一体形成固定杆(即基础施工构件),接着将其插入预先钻好的土洞中;再在槽钢的中部之间安装旋转下压杆,通过旋转下压使固定杆下部(即槽钢与基础杆的组合部分)被进一步压深1m(粘性土壤)或1.5m(沙性土壤);同时将旋转下压杆贴至地面,且要调整为南北方向;然后将下杆插入安装口内,并在下杆与固定杆之间连接第一组螺栓,再将下杆平放在直角支撑板上,依次将中杆、上杆进行连接;完成下杆、中杆和上杆的连接后,把气象设备安装在横臂上,通过上抬设备安装杆和借助拉环中的拉线将其扶直,并拧上其余的螺栓;然后将混凝土灌入钻洞中,随后在以固定杆为中心的地面处围砌基座,加强固定杆的稳固性,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下压杆的旋转下压方式深埋了基础杆,增强风杆的稳固性,不但免拉线安装,并且免去了基础预埋件施工。通过在中杆上端摆动方向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拉环,方便风杆立起安装及放倒维护。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便捷、稳定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备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杆;2、槽钢;3、下杆;4、中杆;5、上杆;6、横臂;7、安装拉环;8、直角支撑板;9、旋转下压杆;10、安装口;11、安装孔;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简便风杆,由固定杆、旋转下压杆9和设备安装杆组成。所述固定杆由基础杆1与两根大小一致的槽钢2构成,其中,两根槽钢2背向设置,在槽钢2之间的下部通过三组螺栓与基础杆1连接,基础杆1的底端设计为锥形状;槽钢2之间的上部呈开口状形成安装口10,在槽钢2之间的上部于腰部对应位置呈竖向排列均匀间隔设置数个安装孔11,在槽钢2上略低于顶部第一个安装孔11的位置于腿部设置直角支撑板8,在槽钢2之间的中部通过螺栓与旋转下压杆9连接。所述的设备安装杆从下至上由下杆3、中杆4、上杆5组成,下杆3、中杆4和上杆5均通过套丝连接,在下杆3的下部设置数个与安装孔11对应的连接孔12,中杆4上设置安装拉环7,在上杆5顶端设置横臂6。

安装时,先用0.3m直径土转在风杆安装处向下钻一个1.5m深的土洞。然后根据土体性质连接基础杆1和槽钢2:(1)、沙性土,通过第二至第四个螺栓孔将其连接;(2)、粘性土,通过第一至第三个螺栓孔将其连接,将基础杆1和槽钢2组合成的固定杆放入土洞中。并通过螺栓将旋转下压杆9安装在槽钢2中部之间,将旋转下压杆9用力旋转把基础杆1和槽钢2再下压1.5m(沙性土)或1m(粘性土)深度,同时调整旋转下压杆9至南北方向并水平压至地面;随后将混合砂浆倒入土洞并填满缝隙,再在地面上围绕固定杆砌一个0.4×0.4×0.12m的砖混平台,并且将旋转下压杆9一起砌入其中。

将直角支撑板8通过螺栓安装在槽钢2上部,安装位置距第一个安装孔11的距离小于下杆3的半径,接着把下杆3插入安装口10,并通过第一个安装孔11用螺栓连接在槽钢2之间并将其平放于直角支撑板9上;随后将中杆4、上杆5、横臂6依次组装连接,组成设备安装杆,并在横臂6上安装气象仪器,最后将>15m的拉线穿入安装拉环7中,并旋转多圈形成适当的摩擦阻力,再分为南、北两根拉线;抬起设备安装杆至>30°角以后,借助拉线垂直扶正风杆,并拧紧设备安装杆与固定杆2连接处的另外两只螺栓后即可完成施工。

风杆后期放倒维护过程与风杆初始安装过程相反:将>15m的拉线穿入安装拉环7中,并旋转多圈形成适当的摩擦阻力,再分为南、北两根拉线;松开安装孔11上的倒数两组螺栓,借助拉线缓慢放倒风杆至直角支撑板8上,呈水平状态,即可进行相应维护维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