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462发布日期:2019-02-01 20:1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临水侧剪力墙或外墙防水的通常做法为,在墙体基础中埋入止水钢板,配合墙面上的防水涂层进行防水。但是此种防水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和土方回填后,由于止水钢板转角焊接处和搭接施工处密封性较差,墙体外侧的积留水易透过止水钢板渗入墙体内侧,不能达到阻挡迎水面的渗透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能够有效阻挡迎水面的渗透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

基座,设置于建筑外墙外侧,位于回填土下方,所述基座顶面设置有导水槽;

填充料,填充于所述导水槽内,用于支撑所述基座上方的所述回填土并导流渗透水;

隔离层,铺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隔离所述回填土和所述填充料并将所述回填土中的所述渗透水导入所述填充料。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沿不高于所述建筑外墙内的止水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沿与所述止水钢板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槽倾斜导向排水系统,所述渗透水能够在所述导水槽内由自身重力驱动流向所述排水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导水槽倾斜坡度为1%。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顶面所述导水槽和所述建筑外墙之间的部分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靠近所述建筑外墙的一侧高于靠近所述导水槽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作为优选,制备所述基座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料为碎石。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层为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带有导水槽的基座使得建筑外墙外侧积留的渗透水能够及时排离,有效避免了渗透水积留时间过长从而经过止水钢板转角焊接处和搭接施工处渗入墙体内侧,从而有效阻挡了迎水面的渗透水,减少了后期因防水质量问题造成的返修施工,节约了返修成本,并且整体防水结构的设置,减少了回填土的土方量,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建筑外墙防水结构与回填土和建筑外墙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座;11、倾斜面;

2、填充料;

3、隔离层;

100、建筑外墙;200、回填土;300、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包括基座1、填充料2和隔离层3。其中,基座1设置于建筑外墙100外侧,位于回填土200下方,基座1顶面设置有导水槽。填充料2填充于导水槽内,用于支撑基座1上方的回填土200并导流渗透水。隔离层3铺设于基座1上,用于隔离回填土200和填充料2并将回填土200中的渗透水导入填充料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带有导水槽的基座1使得建筑外墙100外侧积留的渗透水能够及时排离,有效避免了渗透水积留时间过长从而经过止水钢板300转角焊接处和搭接施工处渗入墙体内侧,从而有效阻挡了迎水面的渗透水,减少了后期因防水质量问题造成的返修施工,节约了返修成本,并且整体防水结构的设置,减少了回填土200的土方量,缩短了施工工期。

具体的,基座1上沿不高于建筑外墙100内的止水钢板300。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上沿与止水钢板300平齐。上述设置,使得积留渗透水不高于止水钢板300,提高了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

更为具体的,导水槽倾斜导向排水系统,渗透水能够在导水槽内由自身重力驱动流向排水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导水槽以及1%的坡度找向室外的排水系统,如集水井或排水沟,从而使得导水槽能够承担更大的渗透水水流量(例如在暴雨情况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顶面导水槽和建筑外墙100之间的部分为倾斜面11,倾斜面11靠近建筑外墙100的一侧高于靠近导水槽的一侧。上述设置,使得基座1顶面导水槽和建筑外墙100之间的部分的渗透水自然流向导水槽,从而使得靠近建筑外墙100外侧,止水钢板300附近更加不易于残留渗透水,提高了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具体的,制备基座1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填充料2为碎石。隔离层3为土工布,具体为挡土渗水土工布。上述设置,取材用料简单,施工成本低廉。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高度为300mm,宽度为500mm,导水槽位于基座1顶面中间位置外,宽度为300mm。除上述设置外,还可以根据具体墙体和环境对基座1和导水槽的尺寸进行任意调整。

本实用新型建筑外墙防水结构的具体施工步骤为:在建筑外墙100的墙体基础中埋入止水钢板300并在墙面上涂布完防水涂层后,首先根据施工要求采用木模制作基座1浇筑腔,然后使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固化后拆除木模并向导水槽内填充碎石,待将导水槽填满后在基座1上铺设土工布,最后覆盖回填土200完成防水施工作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