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箱式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3315发布日期:2019-02-10 23:00阅读:39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包箱式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包箱式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工地现场大多采用简易的拆装式活动板房(k式房),该类型活动房是以轻钢结构为骨架,以彩钢夹芯板为围护材料,存在质量隐患,易漏水易透风,板材质量难保证;施工技术较落后,房屋周转次数少,对环境造成破坏大。工序复杂,工期长,板材要现场进行加工,工人存在高空作业风险,水电安装需要单独作业;功能性差品质低,标准化程度低,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墙体密封不严,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密封性和稳固性差,装修和水电设计水平差;造型单一,视觉效果品质低,样式单一,不能满足高端项目需求;最多拆装两次即会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及预制房屋产业化发展趋势。因此,打包箱式房屋的出现,便于运输,且可多次周转利,现场可快速吊装拼接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包箱式房,通过对集成底板、集成顶板、侧墙、挡墙和立柱进行工厂集成预制,使用者可将一整套箱式房构配件在工厂内整体打包,并将多个打包好的集装箱一起运至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使房屋质量有保障,工业化程度高,且多个打包箱一起运输,运输方便,节省运费,拆卸安装方便,可使房屋周转次数至少5次以上,符合绿色建造要求,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底板、集成顶板、卡装在集成底板和集成顶板之间的两个侧墙,以及设置在两个侧墙之间的两个挡墙,所述集成顶板通过四个立柱设置在集成底板的正上方,所述侧墙和挡墙均固定在立柱上,所述集成底板、集成顶板、侧墙和挡墙共同围成一个箱式房;所述集成底板、集成顶板、侧墙和挡墙均为矩形板;

所述集成底板包括底板框和设置在底板框内的底板框檩条,所述底板框檩条沿集成底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所述集成顶板包括顶板框和设置在顶板框内的顶板框檩条,所述顶板框檩条沿集成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顶板框的中部安装有顶框加强钢带,所述顶框加强钢带沿集成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由多块墙板插装连接而成,所述墙板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承插口。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框和顶板框上均设置有卡槽。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立柱加劲肋。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墙中的一个挡墙上安装有门和窗,另一个挡墙上安装有窗。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框上安装有底板框地板。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框上安装有屋面板。

上述的一种打包箱式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框上开有工业电气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集成底板、集成顶板、侧墙、挡墙和立柱进行工厂集成预制,使用者可将一整套箱式房构配件在工厂内整体打包,并将多个打包好的集装箱一起运至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使房屋质量有保障,工业化程度高,抗震抗风性能极佳,且多个打包箱一起运输,运输方便,节省运费,工期短,拆卸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构建箱式房的各部分进行工业化定型生产,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好,防火防水,气密性好,另外通过优化设计细节,使门窗密封性能好,满足居住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厂内将插座、线盒及线管集成在侧墙和挡墙内,不需要现场在开槽走线,工业化程度高,便于现场施工。

4、本实用新型工序简单,现场施工简单,房屋周转次数至少5次以上,符合绿色建造要求,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集成底板、集成顶板、侧墙、挡墙和立柱进行工厂集成预制,使用者可将一整套箱式房构配件在工厂内整体打包,并将多个打包好的集装箱一起运至现场,进行快速组装,使房屋质量有保障,工业化程度高,且多个打包箱一起运输,运输方便,节省运费,拆卸安装方便,可使房屋周转次数至少5次以上,符合绿色建造要求,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底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底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顶板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成顶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成底板; 1-1—底板框; 1-2—底板框檩条;

1-3—底板框地板; 1-4—底部角件; 2—集成顶板;

2-1—顶板框; 2-2—顶板框檩条; 2-3—顶框加强钢带;

2-4—屋面板; 2-5—工业电气接口; 2-6—顶部角件;

3—侧墙; 3-1—墙板; 4—挡墙;

5—立柱; 5-1—立柱加劲肋; 5-2—柱封板;

6—门; 7—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集成底板1、集成顶板2、卡装在集成底板1和集成顶板2之间的两个侧墙3,以及设置在两个侧墙3之间的两个挡墙4,所述集成顶板2通过四个立柱5设置在集成底板1的正上方,所述侧墙3和挡墙4均固定在立柱5上,所述集成底板1、集成顶板2、侧墙3和挡墙4共同围成一个箱式房;所述集成底板1、集成顶板2、侧墙3和挡墙4均为矩形板;

如图2所示,所述集成底板1包括底板框1-1和设置在底板框1-1内的底板框檩条1-2,所述底板框檩条1-2沿集成底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集成顶板2包括顶板框2-1和设置在顶板框2-1内的顶板框檩条2-2,所述顶板框檩条2-2沿集成顶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顶板框2-1的中部安装有顶框加强钢带2-3,所述顶框加强钢带2-3沿集成顶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对集成底板1、集成顶板2、侧墙3和挡墙4进行工厂集成预制,使用者可对其进行现场安装或者在工厂完成整箱拼装,拆卸安装方便,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实际使用时,所述侧墙3和挡墙4均通过铆钉固定在立柱5上,而四个立柱5则需要通过高强螺栓安装在集成底板1的四周,然后将集成顶板2通过高强螺栓安装在立柱5上方。需要注意的是,底板框1-1和顶板框2-1均采用相同材料焊接而成,即厚度为3.0mm的异形镀锌钢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成矩形框,另外在底板框1-1的四个拐角处和顶板框2-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是通过底部角件1-4和顶部角件2-6将底板框1-1和顶板框2-1焊接起来的。而底部角件1-4和顶部角件2-6除了是进行焊接的连接件外,同时也起到连接立柱5的作用,即上下的两个柱封板5-2分别与底部角件1-4和顶部角件2-6相连,再通过高强螺栓固定住底板框1-1和顶板框2-1。

而设置在底板框1-1内的底板框檩条1-2和设置在顶板框2-1内的顶板框檩条2-2,由于处于不同的位置受力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相比较下,底部受力较大,采用的是尺寸为120×60×20×2.0的C型钢,而顶部相对受力较小则采用尺寸为50×30的方钢管,所述顶板框2-1中部安装的顶框加强钢带2-3,则是尺寸为4.0×40的扁钢带。由于组成集成底板1、集成顶板2、侧墙3和挡墙4的各部分均采用钢材料制成,使房屋质量有保障,防火防水,气密性好,抗震抗风性能极佳。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墙3由多块墙板3-1插装连接而成,所述墙板3-1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承插口。

对构建箱式房的侧墙3进行工业化定型生产,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好,优化设计细节。其中,所述侧墙3是由多块墙板3-1组合而成,所述墙板3-1之间是通过插装连接起来的,在墙板3-1两侧所开承插口的开口大小有区别,为了方便相邻的墙板3-1之间的插装,因此,两端的承插口是一边大一边小,插装时需要将一块墙板3-1的小承插口插入到相邻的另一块墙板3-1的大承插口中。所述墙板3-1均是厚度为75mm或50mm的彩钢复合板,彩钢复合板是由前后两侧采用5mm厚的彩钢板,中间填充岩棉板的形式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框1-1和顶板框2-1上均设置有卡槽。设置卡槽是为了将侧墙3和挡墙4卡装在底板框1-1和顶板框2-1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5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立柱5上设置有立柱加劲肋5-1。

如图6所示,所述立柱5整体采用镀锌钢板制作而成,设置在立柱5上立柱加劲肋5-1的厚度3.0mm,宽度50mm,用于加强立柱5的强度,而位于立柱5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柱封板5-2是利用镀锌钢板制作成L型,其厚度为20mm,安装时,位于立柱5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柱封板5-2,用于连接集成底板1和集成顶板2。另外,在四个立柱5内侧均设置有PVC排水管,排水管上端与顶部角件2-6连接,下端与底部角件1-4连接,屋面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挡墙4中的一个挡墙上安装有门6和窗7,另一个挡墙上安装有窗7。

安装在所述挡墙4上的门6和窗7,均是预先在工厂制作完成的,在实际安装时只需将门6和窗7安装在挡墙4上开设的安装孔中即可,根据实际房屋建造的情况,两个挡墙4上只需面墙上安装门6和窗7,而背墙上则安装窗7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框1-1上安装有底板框地板1-3。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框2-1上安装有屋面板2-4。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底板框地板1-3和屋面板2-4的材料在选取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有所不同,底板框地板1-3选取的是厚度为18mm的水泥纤维板防火板,防火等级A1级,而屋面板2-4选取的是厚度为0.5mm彩钢单板。另外,在屋面板2-4和顶板框檩条2-2之间填充玻璃丝绵,这样可以起到顶部保温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框2-1上开有工业电气接口2-5。通过开设工业电气接口2-5,可以将外部的电路从接口引入箱式房内。

实际施工时,为了使现场安装简化,在工厂内根据设计要求将插座、线盒及线管等全部集成预埋在侧墙3和挡墙4里面,现场根据侧墙3和挡墙4编码按顺序安装侧墙3和挡墙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所有构件均在工厂生产制作完成后,运输至安装现场,待现场地基基础处理好之后,进行安装打包箱式房。将集成底板1放置在地基基础上,将四个立柱5通过高强螺栓安装在集成底板1的四周,然后将集成顶板2通过高强螺栓安装在立柱5上方,形成打包箱式房的框架,然后再进行侧墙3和挡墙4的安装,将墙板3-1和挡墙4分别卡装在集成底板1和集成顶板2之间,相邻的多块墙板3-1则通过承插口彼此插装,侧墙3和挡墙4的安装完成后,再进行门6和窗7的安装,总体完成打包箱式房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