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855发布日期:2019-02-12 21:20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在古时为明清家具部件名称,一般位于家具左右两侧,呈垂直状。现指一种建材,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装配式大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

现有的隔断墙板一般安装较为繁琐复杂,不利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以解决隔断墙板安装繁琐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包括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上基座以及下基座均为长条形结构,上基座以及下基座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之间设有若干墙板,墙板沿上基座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相互平行,墙板纵向设置,上基座以及下基座均开设有一号预留孔,墙板中上部以及中下部均开设有二号预留孔,一号预留孔以及二号预留孔均水平设置,一号预留孔以及二号预留孔均与墙板相互垂直,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支架包括一对插杆、一个一号连接杆以及一个二号连接杆,一号预留孔以及二号预留孔均插设有插杆,插杆之间分别通过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连接,插杆、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之间形成矩形结构。

优选地,一号预留孔与二号预留孔之间设有一号预留槽以及二号预留槽,一号预留槽开设在上基座上,一号预留槽与一号预留孔连通,二号预留槽开设在墙板上,二号预留槽与二号预留孔连通,一号预留槽与二号预留槽连通,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均嵌入一号预留槽与二号预留槽内。

优选地,墙板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有三号预留孔,三号预留孔与墙板相互垂直,墙板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三号预留孔内均插设有插杆,插杆之间分别通过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连接,插杆、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之间形成矩形结构。

优选地,相邻墙板的相邻三号预留孔之间设有三号预留槽,三号预留槽与三号预留孔连通,相邻三号预留槽之间相互连通,一号连接杆以及二号连接杆嵌入三号预留槽内。

优选地,一号连接杆与插杆为一体化结构,二号连接杆的一端与插杆铰链连接,二号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插杆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的接触面为斜面。

优选地,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的接触面设有垫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极为方便,先将上基座与下基座分别固定在室内的屋顶以及地面上,然后通过固定支架即可完成墙板的固定,一号预留孔、二号预留孔、三号预留孔都可提前预留好,而固定支架也可提前生产,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只需要进行组装,不需要过多工具辅助,从而十分快捷方便。

设置一号预留槽以及二号预留槽可以使得一号连接杆与二号连接杆嵌入墙板、上基座以及下基座内,从而增加了墙板、上基座以及下基座表面的平整度。

设置三号预留孔并通过固定支架将墙板之间进行固定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性。

设置三号预留槽同样可使一号连接杆与二号连接杆嵌入墙板内,从而增加了墙板的平整度。

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的接触面为斜面可使墙板更加容易卡进上基座与下基座之间,从而增加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之间的契合度。

设有垫层可进一步优化墙板与上基座以及下基座之间的契合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安装过程极为快捷方便,且结构简单,方便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基座或下基座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墙板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A部位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上基座,2-下基座,3-墙板,4-一号预留孔,5-一号预留槽,6-二号预留孔,7-二号预留槽,8-三号预留孔,9-三号预留槽,10-插杆,11-一号连接杆,12-二号连接杆,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方便组装的隔断墙板,包括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均为长条形结构,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之间设有若干墙板3,墙板3沿上基座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相互平行,墙板3纵向设置,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的接触面为斜面,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的接触面设有垫层14;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均开设有一号预留孔4,墙板3中上部以及中下部均开设有二号预留孔6,一号预留孔4以及二号预留孔6均水平设置,一号预留孔4以及二号预留孔6均与墙板3相互垂直,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固定支架包括一对插杆10、一个一号连接杆11以及一个二号连接杆12,一号预留孔4以及二号预留孔6均插设有插杆10,插杆10之间分别通过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连接,插杆10、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之间形成矩形结构;一号预留孔4与二号预留孔6之间设有一号预留槽5以及二号预留槽7,一号预留槽5开设在上基座1上,一号预留槽5与一号预留孔4连通,二号预留槽7开设在墙板3上,二号预留槽7与二号预留孔6连通,一号预留槽5与二号预留槽7连通,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均嵌入一号预留槽5与二号预留槽7内;墙板3的左侧以及右侧分别设有三号预留孔8,三号预留孔8与墙板3相互垂直,墙板3之间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三号预留孔8内均插设有插杆10,插杆10之间分别通过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连接,插杆10、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之间形成矩形结构;相邻墙板3的相邻三号预留孔8之间设有三号预留槽9,三号预留槽9与三号预留孔8连通,相邻三号预留槽9之间相互连通,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嵌入三号预留槽9内,其中,一号连接杆11与插杆10为一体化结构,二号连接杆12的一端与插杆10铰链连接,二号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插杆10通过螺栓13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先将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分别固定在室内的屋顶以及地面上,然后选取一块墙板3卡入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之间,通过固定支架即可将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固定,固定过程中,固定支架中的插杆10、一号连接杆11以及二号连接杆12之间组成一个矩形,从而得以将墙板3与上基座1以及下基座2之间牢牢固定,其中插杆10以及一号连接杆11为一体化结构,呈C型,而二号连接杆12与其中一根插杆10铰接,因此,在固定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先使二号连接杆12与插杆10平行,然后先插入一号预留孔4或二号预留孔6内,再使两根插杆10对应的插入一号预留孔4和二号预留孔6内,然后旋转二号连接杆12并与另一根插杆10通过螺栓13连接即可。墙板3之间通过三号预留孔8以及固定支架也可顺利完成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