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2227发布日期:2019-02-01 20:18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室内的墙面装修中,通常都会用到陶瓷板,近年来大板陶瓷板(如规格为900×1800mm、1200×2400mm的陶瓷板)在工装和家装领域越来越受欢迎,大板陶瓷板通常采用湿挂法铺贴,即采用水泥砂浆或者陶瓷胶将大板陶瓷板铺贴于墙上。但是由于采用湿挂法容易存在空鼓和移位,陶瓷板的规格越大,就越容易出现空鼓和移位;而采用干挂法施工则通常需要在墙面上安装龙骨支架,然后再将陶瓷板安装到龙骨支架上,对于高低不平的墙面,龙骨支架可以使陶瓷板不受墙面起伏的影响,使陶瓷板在安装完成后更加平整,但是对于墙面相对平整的墙面来说,由于墙面对陶瓷板的平整度影响不大,设置额外的龙骨支架不仅增加施工的工序,并且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包括陶瓷集成墙板、安装件、膨胀螺栓和装饰件,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四周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件为多个,每一所述安装件包括上连接部、中连接部与下连接部,所述中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边,所述上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边与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下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连接部的下方,所述下连接部包括第四连接边与第五连接边,所述第四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膨胀螺栓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边与所述第五连接边之间,所述膨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边并插入建筑物内,多所述安装件均匀地设置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所述陶瓷集成墙板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安装件之间,位于下方的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二连接边插入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下端的安装槽内,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件的所述第四连接边插入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上端的安装槽内;所述装饰件插在相邻两个所述陶瓷集成墙板之间,并盖住所述膨胀螺栓。

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右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边的右表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右表面之间的距离为8-20mm。

所述陶瓷集成墙板包括陶瓷面板、填充层、背板层和金属附框,所述填充层与所述背板层的左表面连接,所述陶瓷面板与所述填充层的左表面连接,所述填充层的四周分别设有避让槽,所述金属附框设置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金属附框在向外一侧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分别沿着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金属附框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截面为“凹”字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截面为“凵”字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右表面形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台阶朝向所述陶瓷面板,所述台阶、所述陶瓷面板的右表面的所述填充层的端面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硅酮耐候结构胶。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向左和向右分别延伸出第一护边和第二护边,所述第一护边与所述陶瓷面板的端面紧贴,所述第二护边与所述背板的端面紧贴。

所述填充层的防火等级至少为B1级,所述填充层为发泡PVC、发泡聚氨脂、聚苯板、挤塑板、酚醛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背板为环氧板或铝塑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背板与所述填充层之间使用环氧树脂胶或聚氨脂胶粘结。

所述金属附框为铝型材。

还包括底部安装件,所述底部安装件包括第六连接边与第七连接边,所述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七连接边通过钢钉固定在建筑物的地面上。

所述安装件包括水平安装件与竖直安装件,所述水平安装件与所述竖直安装件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水平安装件水平安装在建筑物的表面,所述竖直安装件竖直安装在建筑物的表面;所述水平安装件与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上端或下端的安装槽连接,所述竖直安装件与所述陶瓷集成墙板的左端或右端的安装槽连接。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的右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金属附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陶瓷面板、填充层和背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位于最下方的陶瓷集成墙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陶瓷集成墙板1、安装槽11、陶瓷面板12、填充层13、背板层14、金属附框15、第一连接部151、第二连接部152、第一护边153、第二护边154、避让槽16、硅酮耐候结构胶17、安装件2、上连接部21、第二连接边211、第三连接边212、中连接部22、第一连接边221、下连接部23、第四连接边231、第五连接边232、水平安装件24、竖直安装件25、底部安装件26、第六连接边 261、第七连接边262、膨胀螺栓3、装饰件4、建筑物5、钢钉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平整的墙面的陶瓷集成墙板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 所示,包括陶瓷集成墙板1、安装件2、膨胀螺栓3和装饰件4,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四周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件2为多个,每一所述安装件2包括上连接部21、中连接部22与下连接部23,所述中连接部22包括第一连接边221,所述上连接部21包括第二连接边211与第三连接边212,所述第二连接边21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接边212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212 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左表面连接,所述下连接部23设置在所述上连接部21的下方,所述下连接部23包括第四连接边231与第五连接边232,所述第四连接边231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232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边232 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左表面连接,所述膨胀螺栓3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边212与所述第五连接边232之间,所述膨胀螺栓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边221并插入建筑物5内,多所述安装件2均匀地设置在建筑物5的表面上;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设置在上下两个所述安装件2之间,位于下方的所述安装件2 的所述第二连接边211插入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下端的安装槽11内,位于上方的所述安装件2的所述第四连接边231插入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上端的安装槽11内;所述装饰件4插在相邻两个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之间,并盖住所述膨胀螺栓3。

本申请的陶瓷集成墙板1安装结构在安装时,先将一个安装件2通过膨胀螺栓3固定在建筑物5的表面,然后取一个陶瓷集成墙板1,使安装件2的第二连接边211插入陶瓷集成墙板1的下端的安装槽11内,接着再取另一个安装件 2,使安装件2的第四连接边231插入陶瓷集成墙板1的上端的安装槽11内,再使用膨胀螺栓3将所述安装件2固定在建筑物5的表面,上下相邻的两个陶瓷集成墙板1共用一个安装件2,最后将装饰条插在上下相邻的两个陶瓷集成墙板1之间,完成安装;本申请的陶瓷集成墙板1安装结构直接将安装件2固定在表面平整的建筑物5的表面上,相比于使用龙骨支架的安装方式(部件较多,各个部件之间需要采用螺栓来连接),本申请的结构部件较少,工序简单,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较少的部件可以减少安装的成本。

所述第二连接边21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四连接边231的右表面平齐,所述第二连接边21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21的右表面之间的距离为8-20mm。

当第二连接边211或第四连接边231的右表面与第一连接边221的右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8mm时,在向安装槽11插入第二连接边211或第四连接边231 时,陶瓷集成墙板1的背面容易与建筑物5的表面发生干涉,甚至使陶瓷集成墙板1无法进行安装;当第二连接边211的右表面与第一连接边221的右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20mm时,会使陶瓷集成墙板1的背面与建筑物5表面之间的间隙较大,造成空间的浪费。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包括陶瓷面板12、填充层 13、背板层14和金属附框15,所述填充层13与所述背板层14的左表面连接,所述陶瓷面板12与所述填充层13的左表面连接,所述填充层13的四周分别设有避让槽16,所述金属附框15设置在所述避让槽16内,所述金属附框15在向外一侧设有所述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分别沿着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

陶瓷集成墙板1采用多层的结构,当在填充层13开避让槽16时,不易对面板层造成损坏,可以提高在集成墙板的端面上开设避让槽16的良品率;在避让槽16内设置金属附框15可以具有缓冲的作用,在安装时,由于安装件2是插到金属附框15内,由于金属附框15具有一定的韧性,所以即使安装件2与金属附框15发生碰撞,也不会出现崩角的情况,对陶瓷集成墙板1的四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金属附框15包括第一连接部151与第二连接部152,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截面为“凹”字形,所述第二连接部152的截面为“凵”字形,所述第二连接部15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52的右表面形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部152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台阶,所述第二连接部152朝向所述避让槽16内,所述台阶朝向所述陶瓷面板12,所述台阶、所述陶瓷面板12的右表面的所述填充层13的端面围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硅酮耐候结构胶17。

在台阶上填充硅酮耐候胶可以使金属附框15与面板的背面之间具有更大的粘结面积,使金属附框15与面板之间的粘结力更大。

如图1、3、4、5和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151的上表面向左和向右分别延伸出第一护边153和第二护边154,所述第一护边153与所述陶瓷面板12的端面紧贴,所述第二护边154与所述背板的端面紧贴。

第一护边153与第二护边154可分别面板和背板的四周形成保护,避免面板和背板在运输或安装的过程中发生磕碰而损坏,位于陶瓷集成墙板1下方的金属附框15上的第一护边153和第二护边154可以分别为面板和背板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减少硅酮耐候胶的负载,使陶瓷集成墙板1在安装后更加牢固。

所述填充层13的防火等级至少为B1级,所述填充层13为发泡PVC、发泡聚氨脂、聚苯板、挤塑板、酚醛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采用防火材料使填充层13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且填充层13的密度相对较小,可以使陶瓷集成墙板1的重量更轻,当将本申请的陶瓷集成墙板1安装在建筑物5的表面时,建筑物5的负载较小,十分安全可靠;设置填充层13使陶瓷集成墙板1在敲击时的声音更加浑厚,可以给客户一种扎实的的感觉。

所述背板为环氧板或铝塑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背板与所述填充层13之间使用环氧树脂胶或聚氨脂胶粘结。

环氧板、铝塑板具有较强的硬度,可以对填充层13起到保护的作用。

所述金属附框15为铝型材。

铝型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耐腐蚀和易加工的优点,用于陶瓷集成墙板1上可以增加陶瓷集成墙板1四周的强度,使陶瓷集成墙板1的更加耐用,使用成本更低。

如图5所示,还包括底部安装件26,所述底部安装件26包括第六连接边 261与第七连接边262,所述第六连接边261的下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262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261插入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第七连接边262通过钢钉6固定在建筑物5的地面上。

底部安装件26直接与地面连接,可以使位于最下方的陶瓷集成墙板1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更小,更加美观。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安装件2包括水平安装件24与竖直安装件25,所述水平安装件24与所述竖直安装件25的横截面相同,所述水平安装件24水平安装在建筑物5的表面,所述竖直安装件25竖直安装在建筑物5的表面;所述水平安装件24与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上端或下端的安装槽11连接,所述竖直安装件25与所述陶瓷集成墙板1的左端或右端的安装槽11连接。

下方的水平安装件24用于为陶瓷集成墙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上方的水平安装件24用于为陶瓷集成提供一个向内的拉力,避免陶瓷集成墙板1向外翻倒,位于陶瓷集成墙板1左右两边的竖直安装件25对陶瓷集成墙板1进行固定,避免陶瓷集成墙板1左右移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