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井道和门洞的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6807发布日期:2019-03-19 22:4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井道和门洞的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井道和门洞的护栏。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地中,一些建筑项目内部设计有电梯井道、排风井、排烟井、风井门等井道和门洞,为了防止杂物或人员失足坠入上述井道或门洞,需要在其入口设置有足够长度和高度的护栏。但是不同项目之间或者同一项目内部会设计有不同规模大小的井道或门洞,此时便需要不同大小的护栏。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护栏的结构示意图,该护栏仅为由多个方管组成的护栏本体11。目前,建筑工地使用的护栏多为统一规格批量加工的定型化护栏,然而井道或门洞的尺寸却没有固定的规格,使得护栏的尺寸与洞口尺寸不符,此时便需要对护栏进行加工改造,使两者的尺寸相匹配。若不进行改造,则会影响现场安全以及施工,如护栏长度小于洞口宽度,护栏两侧无法与洞口边缘接触,只能依靠地脚螺栓固定,这样会大大降低护栏的牢固程度,而且在护栏两侧存在的缝隙可使杂物落入井道或门洞内部,这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如护栏长度大于洞口宽度,多余的护栏部分将影响抹灰收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拆除和收边,频繁的改造不但会缩短护栏的使用寿命,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井道和门洞的护栏,可以解决护栏宽度调节困难的问题,进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因错误施工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井道、门洞的护栏,包括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拼接部件,还包括可选择地与所述拼接部件相连、用以扩大防护宽度的延展部。

优选地,所述拼接部件具体为沿所述护栏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延展部包括用于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的插条。

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轮廓和所述插条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优选地,所述插槽具体为上下贯通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护栏本体的至少一侧和所述延展部的两侧均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使螺栓穿过以加固所述护栏本体与所述延展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展部包括至少一组可沿所述护栏本体的宽度方向连接的框体。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均具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使螺栓穿过以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框体。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护栏本体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拼接部件,通过该拼接部件使护栏与延展部的拼接部件相配合,将护栏与延展部组合成新的护栏,而且此护栏的防护宽度为上述护栏和延展部防护宽度的和,达到扩大护栏防护宽度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护栏宽度调节困难的问题,进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因错误施工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护栏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展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护栏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延展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井道口和门洞口的护栏,包括由多个方管组成的护栏本体11,该护栏本体11的两侧设有第一拼接部件21和第二拼接部件22,当护栏本体的宽度不足以遮挡井道口或门洞口时,可通过护栏本体11上的第一拼接部件21与第一延展部23上的第二拼接部件22相连,护栏本体11上的第二拼接部件22与第二延展部23上的第一拼接部件21相连,向两侧同时扩大防护宽度,直至使护栏本体11与延展部23组成防护宽度符合井道口或门洞口尺寸要求的防护栏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护栏本体11两侧的拼接部件可以同时为第一拼接部件21,还可以同时为第二拼接部件22;延展部23两侧的拼接部件可以同时为第一拼接部件21,也可以同时为第二拼接部件22,但是为了第一延展部23的第一拼接部件21与第二延展部23的第二拼接部件22相配合以实现延展部23的再拼接,上述两种延展部23需要同时存在。总之,在拼接延展时,必须使第一拼接部件21与第二拼接部件22相互配合。

还可以想到,仅在护栏本体11的一侧设有第一拼接部件21或第二拼接部件22同样可实现上述方式所达成的目的,当需要扩大防护宽度时,仅需沿着护栏本体11设有第一拼接部件21或第二拼接部件22的一侧方向组装第一延展部23,若宽度不够,继续在第一延展部23的另一侧继续组装第二延展部23,以此类推,直至拼装的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符合井道口或门洞口的宽度要求。

为了防止护栏自然或人为地移动甚至倾倒,在护栏两侧设有均设有固定孔,也即包括但不限于在护栏本体11两侧以及延展部23的两侧均设置沿着井道或洞口的入口方向且的水平通孔,只要符合宽度要求的护栏两侧均开有固定孔即可,上述固定孔用于配合螺栓将护栏固定于井道或洞口外围的混凝土结构。

当然,也可利用支架支撑于护栏的两侧等其他固定方式防止护栏与井道或洞口分离,进而避免各种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护栏本体11及其延展部23的结构,本文给出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护栏本体11的两侧方管的外沿面分别焊接有插条21和插槽22,延展部23的两侧方管的外沿面也分别焊接有插条21和插槽22,当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小于井道口或门洞口的宽度时,通过护栏本体11上的插条21和第一延展部23上的插槽22相互配合,或通过护栏本体11上的插槽22和第一延展部23上的插条21相互配合,使护栏本体11和第一延展部23组成新的护栏本体11;若该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仍然不符合要求,则通过该护栏本体11上的插槽22和第二延展部23上的插条21相互配合,或通过该护栏本体11上的插条21和第二延展部23上的插槽相互配合,再组成新的护栏本体11;若该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仍然不符合要求,则护栏本体11继续拼接第三延展部23,以此类推,直至拼装的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符合井道口或门洞口的宽度要求。

为了防止插槽22和插条21在相互配合时产生旋转或晃动,通常将插槽22的内轮廓和插条21的形状设计为棱柱,使插条21的棱角和插槽22的内轮廓承受转矩等受力,随着棱角个数增多,每个棱角的受力会减小,然而实际上,为了插条21和插槽22的方便制造,上述棱柱最好为四棱柱(即长方体)。

为了防止插槽22在施工过程中槽内积灰而使插条21无法全部插入插槽22中的问题,通常将插槽22设计为上下贯通的通槽,使粉尘、灰分等杂物利用自身重力通过插槽22的下位孔得以排出,保证插槽22内部基本清洁,进而使插条21与通槽22紧密配合。

为了进一步加固护栏本体11与延展部23的连接,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在护栏本体11的两侧和在延展部23的两侧的对应位置开有沿护栏本体11宽度方向的通孔31并具有用以与该通孔31配合的螺栓,利用螺栓和螺母配合固定后,插条21和插槽22受到的一部分转矩转移给螺栓和螺母,使得护栏本体11和延展部23之间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增大,即增加了插条21和插槽22的机械强度,进而增加了护栏本体11和延展部23的最大受力以及使用寿命。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当护栏本体11的防护宽度大于井道口或门洞口的宽度时,需要利用由框体组成的且符合井道口或门洞口尺寸的延展部23对上述井道口或门洞口进行防护。延展部23由至少一个框体组成,其中,框体为延展部23的最小单元,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之间42通过在两侧开通孔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组成延展部23。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42代表延展部23中任一对相邻的框体。若延展部23的防护宽度仍不符合要求,继续连接第三框体,以此类推,直至防护宽度符合井道口或门洞口的宽度要求。

当然,第一框体41和第二框体42也可通过插槽和插条配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延展部23或通过焊接多个框体形成与护栏本体11结构相同的延展部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井道口和门洞口的护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