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349发布日期:2019-05-24 21:07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及大体量建筑中,由于温度、沉降、防震等原因,常在某些部位留设缝隙,这些缝隙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结构独立的部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变形缝。变形缝的设置可以解决建筑产生的过大变形和内力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譬如具有隐蔽性和危险性的建筑防火的问题。变形缝上下贯通整个建筑,嵌缝材料具有一定的燃烧性,而且此处涉及的部位不大,通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存在烟囱效应,火势和烟气可以通过此部位迅速蔓延扩大,从而导致垂直防火分区完全失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传统的防火构造措施是成品的阻火带,由两层不锈钢衬板中间夹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共同组成的专用配件,阻火带的两侧与主体结构固定。然而由于成品的阻火带价格高,需要定制,对施工现场的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在现场施工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具有防火效果显著,取材便利,加工工艺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包括用于遮蔽变形缝的盖板、位于变形缝内的防火岩棉,所述防火岩棉通过支撑组件嵌设在变形缝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与变形缝顶部固定的固定部、固定在固定部底壁的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杆远离固定部一端的防火岩棉支撑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岩棉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嵌设在变形缝内,起到变形缝防火的作用,支撑件对防火岩棉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方便了防火岩棉的安装。这样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取材便利,在达到防火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节约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开口向上的U型弹片,所述U型弹片两端分别与变形缝左右侧壁抵触,所述防火岩棉底部贴合固定在U型弹片内,所述防火岩棉的顶壁高于U型弹片,所述防火岩棉远离U型弹片一端侧壁与变形缝侧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弹片的两端与变形缝侧壁抵触,从而提高了U型弹片对变形缝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变形缝的防火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弹片两相对的外壁均设置有凸弧部,所述变形缝侧壁设置有供凸弧部嵌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弧部和定位槽的设置方便了U型弹片的限位安装,并且提高了U型弹片与变形缝侧壁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U型弹片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U型弹片两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缩弹簧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U型弹片两端与变形缝贴合的紧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远离U型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口向上的V型止水弹片,所述V型止水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变形缝顶壁通过止水螺钉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变形缝的防水性能,减少变形缝处漏水导致墙面、天棚污迹斑斑,潮湿、霉变、抹灰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V型止水弹片两相对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遇水膨胀橡胶条,所述遇水膨胀橡胶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V型止水弹片的长度方向,所述变形缝侧壁开设有供遇水膨胀橡胶条嵌设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橡胶条和卡槽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变形缝的防漏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V型止水弹片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V型止水弹片两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V型止水弹片与变形缝侧壁的贴合紧密度,进而减少变形缝内进水的可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支撑组件的防火性能,有效减少了支撑组件遇火发生形变,进而造成的变形缝防火性能降低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U型弹片和连接杆的设置,能够起到支撑防火岩棉的作用,方便防火岩棉的安装效果;

2.通过凸弧部和定位槽的配合作用,以及第一压缩弹簧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U型弹片与变形缝侧壁紧密贴合的效果;

3.通过V型止水弹片的设置,能够起到变形缝防水的效果,并且V型止水弹片底壁与连接杆远离U型弹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对U型弹片起到支撑悬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形缝;11、定位槽;12、卡槽;2、盖板;3、防火岩棉;4、支撑组件;41、固定部;411、V型止水弹片;412、遇水膨胀橡胶条;42、连接杆;43、支撑件;431、U型弹片;432、凸弧部;5、第一压缩弹簧;6、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建筑变形缝处的防火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遮蔽变形缝1的混凝土盖板2、位于变形缝1内的防火岩棉3。防火岩棉3通过支撑组件4嵌设在变形缝1内,支撑组件4表面涂覆有防火涂料层。

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4包括用于与变形缝1顶部固定的固定部41、固定在固定部41底壁的连接杆42、固定在连接杆42远离固定部41一端的防火岩棉3支撑件43。本实施例中,为了同步实现变形缝1处防漏水和防火的性能,固定部41在实现了防火岩棉3与变形缝1侧壁的相对固定,同时固定部41还具有使变形缝1防漏水的特性。从而在固定部41的作用下,能够减少变形缝1处漏水导致墙面、天棚污迹斑斑,潮湿、霉变、抹灰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如图1所示,固定部41包括开口向上的V型止水弹片411,V型止水弹片41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与左右变形缝1顶壁通过止水螺钉固定。V型止水弹片411两相对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遇水膨胀橡胶条412,遇水膨胀橡胶条4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V型止水弹片411的长度方向,变形缝1侧壁开设有供遇水膨胀橡胶条412嵌设的卡槽12。遇水膨胀橡胶条412和V型止水弹片411的设置实现了变形缝1的防漏水性能。V型止水弹片411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6,第二压缩弹簧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V型止水弹片411两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支撑件43包括开口向上的U型弹片431,U型弹片431两端分别与变形缝1左右侧壁抵触,防火岩棉3贴合固定在U型弹片431内。防火岩棉3的顶壁高于U型弹片431,防火岩棉3远离U型弹片431一端侧壁与变形缝1侧壁抵触。为了提高U型弹片431与左右变形缝1侧壁贴合的紧密性,在U型弹片431两相对的外壁均设置有凸弧部432,变形缝1侧壁设置有供凸弧部432嵌入的定位槽11;优选的,U型弹片431内还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5,第一压缩弹簧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U型弹片431两相对的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连接杆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U型弹片431和V型止水弹片411相对的一侧焊接固定。

具体实施过程:将V型止水弹片411和U型弹片431通过连接杆42焊接固定,然后将第一压缩弹簧5和第二压缩弹簧6分别焊接固定在U型弹片431和V型止水弹片411的开口处,将防火岩棉3胶合填充固定在U型弹片431内;然后将U型弹片431和V型止水弹片411依次压送至变形缝1内,直至V型止水弹片411的两端与变形缝1的左右顶壁抵触,此时凸弧部432嵌入定位槽11内,遇水膨胀橡胶条412嵌入卡槽12内,实现了对变形缝1的保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