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1524发布日期:2019-05-07 20:22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防水涂料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刮涂施工,在刮涂过程中一方面施工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太依赖工人操作手法,从而难以保证涂料的厚度和用量,也会影响最终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该施工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涂料的涂抹,施工效率高,省时省力。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包括车体、架设于所述车体的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罐体内且一端和搅拌电机的驱动轴紧固的搅拌棒、与所述罐体的出料口相连接的涂料泵、与所述涂料泵的排料口相连接的电热软管、架设于所述车体远离车扶手一端且与所述电热软管的末端相连接的模头、与所述模头相配合用于施工间隙避免涂料随处外溢的料槽、以及架设于所述车体用于控制车体行走机构工作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涂料泵、所述电热软管、及所述模头电连接。

其中,所述罐体的入料口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

其中,所述电热软管的管壁内埋设有电加热丝。

其中,所述模头与所述车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模头与地面之间间隙的高度调节机构。

其中,所述模头设置有防止涂料凝固的电加热板。

其中,所述料槽与所述模头可调节连接。

其中,所述搅拌棒包括与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轴紧固的主轴,以及外延于所述主轴外围的搅拌臂。

其中,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方便涂料加热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包括车体、架设于所述车体的罐体、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罐体内且一端和搅拌电机的驱动轴紧固的搅拌棒、与所述罐体的出料口相连接的涂料泵、与所述涂料泵的排料口相连接的电热软管、架设于所述车体远离车扶手一端且与所述电热软管的末端相连接的模头、与所述模头相配合用于施工间隙避免涂料随处外溢的料槽、以及架设于所述车体用于控制车体行走机构工作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搅拌电机、所述涂料泵、所述电热软管、及所述模头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对倒入罐体内的涂料进行均匀搅拌,之后再通过涂料泵、电热软管、以及模头的设置,均匀的进行涂料的涂覆,以此使得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方便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水涂料铺设的施工设备,包括车体1、架设于所述车体1的罐体2、设置于所述罐体2顶部的搅拌电机3、设置于所述罐体2内且一端和搅拌电机3的驱动轴紧固的搅拌棒4、与所述罐体2的出料口相连接的涂料泵5、与所述涂料泵5的排料口相连接的电热软管6、架设于所述车体1远离车扶手一端且与所述电热软管6的末端相连接的模头7、与所述模头7相配合用于施工间隙避免涂料随处外溢的料槽8、以及架设于所述车体1用于控制车体1行走机构工作的电控装置9,所述电控装置9与所述搅拌电机3、所述涂料泵5、所述电热软管6、及所述模头7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对倒入罐体内的涂料进行有效过滤,所述罐体2 的入料口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网21,此外,为了使得倒入罐体内的涂料能够均匀的混合,顺畅的流动,且保持一定的温度,所述搅拌棒4包括与所述搅拌电机3的驱动轴紧固的主轴41,以及外延于所述主轴41外围的搅拌臂42,且所述罐体2内设置有方便涂料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电热软管6的管壁内埋设有电加热丝。

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控制涂料的厚度,所述模头7与所述车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模头7与地面之间间隙的高度调节机构,此外,为了防止涂料流出过程中凝固,所述模头7设置有电加热板71。

本实施例中,在施工的间歇时间,为了防止模头中有少量涂料流下来,可以调整料槽的位置把涂料接住。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施工设备,在施工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手动调节模头的出口大小;

2.手动调节模头与地面高度;

3.连接电源;

4.开启保温;(罐体温度、胶料泵温度、模头温度测控)并向罐体内加入已加热的胶料;

5.开启行走电机,将小车移动到工作初始位置,然后关闭传动电机;(通过正反转开关可以调节行走方向,调速旋钮控制行走速度)

6.打开行走电机与涂料泵,进行涂覆作业;(微调涂料泵转速,调整出料速度;单向一次涂料完成后,关闭涂料泵与行走电机,待模头中少量胶料流完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7.罐中胶料全部使用完毕后,关闭涂料泵;

8.移动小车到指定位置,添加胶料;继续到工作位置进行涂料作业;

9.工作完成后清洗管路;清洗完成后关闭电源。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施工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涂料大面施工效率,节省了工期,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在涂料厚度的控制上也克服了人工刮涂所带来的厚薄不均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防水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