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5068发布日期:2019-06-11 22:30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缝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现有的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变形缝6两侧的挡墙1,挡墙1的上表面通过螺丝7固设有型材2,并且型材2和挡墙1的上表面之间夹设有将变形缝封盖的止水带3,两个型材2上方固设有将变形缝6遮盖的挡水板4。

如图1所示,一般建筑的变形缝6都很长,而工作人员对止水带3和型材2进行固设时,需要对每个固定点都通过螺丝7进行固定,对施工这的劳动力消耗很大,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其优点是使得型材和挡墙之间固定方式更加简单,从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变形缝两侧的挡墙,两个挡墙上铺设有将变形缝封盖的止水带,以及用于将止水带和挡墙表面紧密贴合的型材,型材上卡接有挡水板,所述每个挡墙上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凸条,并且凸条固接于型材的下表面,所述止水带卡设于凸条和定位槽之间,所述凸条上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沿变形缝长度方向嵌设于凸条两侧壁的气囊,所述型材上固接有与气囊连通的充气阀,所述定位槽的两内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气囊的容纳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凸条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对止水带进行固定时,通过卡接的方式替代了原有了螺丝固定的方式,不仅连接方式简单,而且还不会对止水带造成破坏。从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而辅助固定机构的设置,通过对气囊充气,从而使气囊填充于容纳腔中,提供了对止水带固定的稳定性,也填补了止水带于挡墙之间的缝隙,使得外部环形的水不易进入到变形缝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在每个挡墙上开设有两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槽设置有两个,使得型材和挡墙之间卡接的更加稳定,间接也提高了止水带固定的稳定性,更使得外部的雨水难以进入到变形缝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墙的上表面与变形缝临近的一侧沿变形缝长度方向贴设有止水条,并且止水带盖设在止水条背离挡墙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条的设置,提高了挡墙上表面的高度,若雨水进入到止水带与挡墙之间的缝隙,也不易于跨过止水带进入到变形缝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墙的上表面朝远离变形缝地面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挡墙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使得及时有雨水溅射到挡墙和型材上,也会由于重力作用,低落于地面从而减少了雨水进入到建筑屋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两内壁槽口之间的间距大于定位槽内两内壁之间的间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将型材插入进定位槽内对止水带进行固定工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对位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水板上沿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形变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形变区由冲压形成,方便了挡水板的加工;而且形变区的设置,使得若建筑在外地条件下,使变形缝发生了间距的变化,形变区的设置使得挡水板能够通过自身形变补偿变形缝的变化,减小了挡水板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型材上沿变形缝长度方向固接有弹性卡扣,并且挡水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弹性卡扣配合固定的卡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扣和卡条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挡水板的安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安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扣的端口处固接有方便卡条对位的连接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更容易将卡条卡准位置,减少了对位消耗的时间,使得安装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方便工作人员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定位槽和凸条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对止水带进行固定时,通过卡接的方式替代了原有了螺丝固定的方式,不仅连接方式简单,而且还不会对止水带造成破坏。从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二、提高了变形缝的防水性能。由于辅助固定机构的设置,通过对气囊充气,从而使气囊填充于容纳腔中,提供了对止水带固定的稳定性,也填补了止水带于挡墙之间的缝隙,使得外部环形的水不易进入到变形缝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变形缝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变形缝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细节A处的放大图,并体现弹性卡扣;

图4是体现型材安装状态图。

图中,1、挡墙;11、定位槽;12、止水条;2、型材;21、凸条;22、弹性卡扣;23、连接板;3、止水带;4、挡水板;41、卡条;42、形变区;5、辅助固定机构;51、气囊;52、充气阀;53、容纳腔;6、变形缝;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建筑屋面变形缝防水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与变形缝6两侧建筑屋面固接的挡墙1,挡墙1沿变形缝6长度方向铺设于变形缝6两侧,并相互平行。挡墙1上卡设有型材2,并且挡墙1和型材2之间夹设有一层将变形缝6封盖的止水带3,止水带3于变形缝6内留有余量,从而预防建筑在外力作用下使变形缝6发生间距变化,造成止水带3破损。型材2上卡设有将变形缝6遮盖的挡水板4。

如图2所示,挡墙1的上表面靠近变形缝6的端部沿变形缝6长度方向固接有止水条12,上述止水带3铺设于止水带3的上表面,从而使得铺设于止水条12上的止水带3的高度高于挡墙1的上表面,使得雨水不容易从挡墙1和止水带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变形缝6内。而且挡墙1的上表面朝远离变形缝6的方向向地面倾斜,即使有雨水进入到止水带3和挡墙1的缝隙中,也会因自身重力作用向地面低落,减少雨水进入到变形缝6中的可能。

如图2和图4所示,每个挡墙1的上表面沿变形缝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1,定位槽11内配合设置有与型材2下表面固接的凸条21。当凸条21插入进定位槽11内时,并将止水带3夹设于凸条21和定位槽11之间,从而实现了止水带3与挡墙1之间的固定。将型材2压设于止水带3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止水带3与挡墙1上表面压靠的更加紧密,从而减少了止水带3与挡墙1之间的缝隙,也减少了雨水从止水带3与挡墙1缝隙进入到变形缝6的可能。而且定位槽11的槽口两内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定位槽11内两内壁之间的间距,使得工作人员对型材2和挡墙1对位安装时,更加方便对位,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如图2和图4所示,凸条21的两侧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5;辅助固定机构5包括沿凸条21长度方向嵌设于凸条21两侧壁内的气囊51,型材2上固接有与气囊51连通的充气阀52,并且定位槽11的两内壁开设有容纳气囊51的容纳腔53。当型材2与挡墙1相互插接后,凸条21插入进定位槽11内,然后通过充气阀52对气囊51进行充气,气囊51慢慢变得鼓胀,并压靠在止水带3上,并将容纳腔53填充,从而填补了止水带3与定位槽11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而减少了雨水从挡墙1和止水带3空隙进入到变形缝6的可能。

如图2和图3所示,型材2上沿变形缝6长度方向固接有弹性卡扣22,挡水板4的下表面固接有与他弹性卡扣22配合使用的卡条41。当型材2与挡墙1固定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将卡条41插入进弹性卡扣22内,从而实现挡水板4的固定。而且弹性卡扣22的端部往外翻折,从而形成了两条连接板23,当卡条41和弹性卡扣22相互对接时,连接板23的设置,使得条卡在连接板23的限位下更易插入进弹性卡扣22内,使得挡水板4和型材2之间扣合的更加便捷。

如图2所示,挡水板4于两个卡条41之间设置有冲压形成的形变区42。若建筑在外力作用下使变形缝6发生间距变化,使得挡墙1发生晃动并带动型材2法发生移动,若两个型材2发生相对方向的位移,会带动两个卡条41向不同方向对挡水板4拉扯,此时形变区42的设置,补偿了挡水板4之间的形变,从而减少了挡水板4损坏的可能。

工作过程:首先在变形缝6的两侧铺设挡墙1,然后通过型材2将止水带3压设于定位槽11内,紧接着对充气阀52进行充气,使得型材2与挡墙1之间卡接的更加稳定,最后工作人员再将挡水板4的卡条41插入进型材2的弹性卡扣22内,实现挡水板4与型材2之间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