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263发布日期:2019-05-07 22:29阅读:3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进行连接的节点结构通常做法是:在钢筋混凝土中植入钢筋并焊接连接构件,或连接构件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钢筋混凝土上。

采用植入钢筋并焊接连接构件的方法,要在钢筋混凝土尺寸范围内钻取设计要求数量、直径的孔,一方面很难保证钻孔位置、数量、规格等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钻孔时还会切断此位置梁体内的受力钢筋,很大程度的破坏了此区域的混凝土,给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留下了隐患;而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的方法,不仅使工字钢受力十分困难,而且需投入大量的人工、时间和资金,且不采用其他附加措施的情况下,无法满足连接部件的设计要求,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之间无法形成一体结构,螺栓的连接力较弱,且在钢筋混凝土上进行剔凿时还会对钢筋混凝土产生损坏。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应用范围小、安装不便以及由于结构不稳定导致不安全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和工字钢,其中所述工字钢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翼缘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翼缘部的钢腹板,还包括:

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用于连接所述工字钢的任一所述翼缘部和所述钢筋混凝土;

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工字钢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表面的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为环形限位钢垫板,所述工字钢设置在所述环形限位钢垫板内的中心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限位钢垫板为由不锈钢材制成的框型结构板,且所述不锈钢材的厚度为0.5-1.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设置在所述工字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之间,用于支承所述工字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圈为橡胶缓冲垫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垫圈的横截面等于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接触面,且所述缓冲垫圈的厚度为3-8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字钢中与所述钢筋混凝土连接的所述翼缘部预设有螺栓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的连接强度高、连接质量可靠、抗侧向滑移能力强,施工速度快,克服了后期结构工作的侧移和破坏混凝土现象的发生;另外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无法适应不同尺寸的工字钢导致应用范围小、安装不便以及由于结构不稳定导致不安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筋混凝土,2-工字钢,3-膨胀螺栓,4-缓冲垫圈,5-环形限位钢垫板,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与工字钢的连接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1和工字钢2,其中工字钢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翼缘部和连接两个翼缘部的钢腹板,还包括:

膨胀螺栓3,膨胀螺栓3用于连接工字钢2的任一翼缘部和钢筋混凝土1,具体的,首先在钢筋混凝土1的表面预设或现开的槽内,由于膨胀螺栓3的螺钉一头设置有螺纹,另一头有椎度,在膨胀螺栓3的外面包覆有一钢皮,铁皮圆筒一半有若干切口,把它们一起塞进上述的槽内,然后锁螺母6,螺母6把螺钉往外拉,将椎度拉入钢皮圆筒,钢皮圆筒被涨开,于是紧紧固定在槽内,使得膨胀螺栓3能够牢靠的将的工字钢2与钢筋混凝土1形成连接整体,其利用挈形斜度来促使膨胀产生摩擦握裹力,达到固定效果;

限位装置,用于限制工字钢2在钢筋混凝土1表面的移动,防止已经通过膨胀螺栓3固定的工字钢2在钢筋混凝土1表面发生横向移动,在膨胀螺栓3的受力较弱的方向产生作用力从而降低连接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装置为环形限位钢垫板5,工字钢2设置在环形限位钢垫板5内的中心槽内,环形限位钢垫板5能够防止工字钢2的横向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环形限位钢垫板5为由不锈钢材制成的框型结构板,且不锈钢材的厚度为0.5-1.5cm,优选的,不锈钢材的厚度为1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垫圈4,缓冲垫圈4设置在工字钢2与钢筋混凝土1之间,用于支承工字钢2,并使其固定于一固定位置,且其作为支承部件,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具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件的水平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垫圈4为橡胶缓冲垫圈,橡胶制缓冲垫圈4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工字钢2在环形限位钢垫板5的中心槽中做微小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垫圈4的横截面等于限位装置与钢筋混凝土1接触面,且缓冲垫圈4的厚度为3-8cm,优选的,为5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位装置固定设置在钢筋混凝土1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工字钢2中与钢筋混凝土1连接的翼缘部预设有螺栓孔,便于后期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