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抬架及拼装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583发布日期:2019-06-05 22:1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组装抬架及拼装舞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演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抬架及具有该组装抬架的拼装舞台。



背景技术:

舞台一般分为固定式舞台和可移动式的临时舞台。其中,固定式舞台需要长期占用地方,而对于一些不经常的临时演出或练习,固定式舞台给人带来诸多不便。此时可移动式舞台往往更被需要。

传统的可移动舞台通常通过多个舞台架相互搭建拼接完成,但由于舞台架的体积与重量较大,且为钢管相互焊接的固定连接方式,所以导致在搭建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运输过程也十分不方便,使舞台的搭建成本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舞台运输过程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组装抬架及拼装舞台。

一种组装抬架,包括:

台板,所述台板包括若干边缘部及拐角部;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对应各所述边缘部设置的边框、连接各所述边框的插块、连接固定各所述边框的固定架、及设置在各所述固定架上的手柄;各所述插块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拐角部处,所述插块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相邻两边框内;及

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框架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撑腿、与所述支撑腿连接的伸缩腿、及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腿与伸缩腿的调节元件。

上述组装抬架,通过设置插块与各边框的连接方式并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实现了框架组件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使框架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的体积变小,使运输更加方便;通过设置与框架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实现了框架组件的升降,进而使组装抬架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要求,提高了组装抬架的适应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对应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穿过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支撑腿相抵接,所述手柄与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靠近所述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抵块;所述抵块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腿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块上设置有抵槽;所述抵槽呈V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抵块靠近所述支撑腿的一端,所述支撑腿对应抵接在所述抵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腿呈环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腿对应套设在所述伸缩腿的外侧,所述调节元件与所述支撑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元件穿过所述支撑腿并与所述伸缩腿抵接固定;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保险销;所述保险销穿过所述支撑腿并与所述伸缩腿抵接固定。

一种拼装舞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组装抬架及连接相邻两所述组装抬架的拼接组件;所述组装抬架的边框上设置有拉掣槽,所述拼接组件对应抵接在所述拉掣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拼接组件包括连接相邻两所述组装抬架的拉块、及分别与所述拉块及边框连接的连接旋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块呈L状结构设置在相邻两所述组装抬架的连接处,所述拉块的一端勾设在所述组装抬架的拉掣槽内,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旋钮连接并对应固定在相邻的另一所述组装抬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掣槽内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锯齿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拉掣槽内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组装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圆圈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拼装舞台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组装抬架;

20-台板、21-边缘部、25-拐角部;

30-框架组件、40-边框、41-承接块、45-拉掣槽、46-防滑纹、50-插块、60-固定架、65-安装槽、70-手柄、71-抵块、75-抵槽;

80-升降组件、81-支撑腿、82-伸缩腿、83-调节元件、85-固定块、86-保险销;

90-拼接组件、91-拉块、92-垫块、95-连接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拼装舞台,包括至少两个组装抬架10、及至少一个连接各组装抬架10的拼接组件90;该拼装舞台用于提供为人们提供表演的空间,进而提高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拼装舞台上表演的人们,进而提高表演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拼装舞台为可拆分结构,用于减小运输过程中的体积,进而使拼装舞台的运输更方便。

请参阅图1至图4,该拼装舞台与组装抬架10均为可拆分结构,通过设置若干个该组装抬架10相互连接固定的方式以实现对拼装舞台的形状与面积的控制;该组装抬架10包括台板20、与台板20连接的框架组件30、及与框架组件30连接的升降组件80;该台板20呈直板状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台板20用于承载人们进行表演;该台板20包括边缘部21及拐角部25。在本实施例中,该台板20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以该台板20上设置有四个边缘部21、及依次连接各边缘部21的四个拐角部25;可以理解地,台板20的设置形状可以为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其他形状。

该框架组件30对应设置在台板20的下方,用于安装并支撑台板20;该框架组件30包括对应各边缘部21设置的边框40、连接各边框40的插块50、连接固定各边框40的固定架60、及设置在各固定架60上的手柄70;各边框40呈长条状围绕台板20设置,边框40的设置分别对应各边缘部21的设置位置;该边框40的一端设置有承接块41;该承接块41呈L状结构设置在边框40的顶部,该承接块41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并与边框40的顶端连接固定,承接块41的另一端自边框40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设置,该承接块41用于安装台板20,该承接块41的形状与台板20周缘的形状相对应,进而将台板20的周缘围设在承接块41的内侧以起到保护台板20的作用。更进一步地,该框架组件30上设置有拉掣槽45;该拉掣槽45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拉掣槽45用于连接相邻的两组装抬架10,该拉掣槽45自框架的底部向上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拉掣槽45内设置有防滑纹46;该防滑纹46呈锯齿状结构设置在拉掣槽45的内侧,该防滑纹46用于提高相邻两组装抬架10的连接可靠性。

各插块50呈L状结构设置在各拐角部25处,各插块50的两端分别对应插入相邻两边框40内,通过各插块50与边框40的连接将各边框40围设在台板20的周缘处,该插块50用于提高各边框4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各组装抬架10的边框40设置数量为四个,插块50的设置数量与边框40相对应为四个,四个边框40与插块50围成呈与台板20相对应的矩形状设置。

固定架60分别对应各插块50的位置设置,该固定架60呈三角形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固定架6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边框40连接固定,固定架60用于将各边框40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架60与边框4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进而通过各固定架60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实现对框架组件30的安装与拆解;各组装抬架10的固定架60的设置数量与插块50的数量相对应为四个。更进一步地,各固定架60上设置有安装槽65;该安装槽65呈矩形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安装槽65用于安装升降组件80。

该手柄70穿过固定架60并向安装槽65内延伸设置,该手柄70与固定架60连接用于将框架组件30与升降组件80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手柄70与固定架60螺纹连接,该手柄70设置在安装槽65内的一端与升降组件80相抵接;更进一步地,该手柄70的一端设置有抵块71;该抵块71呈矩形块状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抵块71对应设置在手柄70靠近升降组件80的一端,抵块71对应设置在安装槽65内,该抵块71一端与手柄7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升降组件80相抵接,该抵块71随手柄70的转动可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控制升降组件80与框架组件30的固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该抵块71上设置有抵槽75;该抵槽75呈V状结构设置在抵块71靠近升降组件80的一端,该抵槽75自抵块71的一端向外向远离升降组件80的方向延伸设置,该升降组件80对应抵接在该抵槽75内,该抵槽75用于提高抵块71与升降组件80的接触面积,使抵块71更贴合在升降组件80上进而使升降组件80与框架组件30的连接更可靠。

该升降组件80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升降组件80自框架组件30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该升降组件80的顶部与框架组件30连接固定;该升降组件80包括分别与各固定架60对应设置的支撑腿81、与支撑腿81连接的伸缩腿82、及固定支撑腿81与伸缩腿82的调节元件83;该支撑腿81呈环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支撑腿81的一端对应设置在安装槽65内,该支撑腿81自固定架60向下延伸设置,该支撑腿81的顶端对应可与抵块71相抵接进而使支撑腿81与固定架60连接并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腿81呈矩形环状结构设置,该抵块71对应抵接在矩形支撑腿81的一个端角处,该抵槽75的形状与支撑腿81的形状相对应,该支撑腿81的一个端角对应抵接在该抵槽75内。

该伸缩腿82对应插设在支撑腿81内,支撑腿81对应套设在伸缩腿82的外侧,该伸缩腿82呈矩形柱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该伸缩腿82设置在支撑腿81的下方,该伸缩腿82可沿支撑腿81方向移动;该调节元件83与支撑腿81连接,调节元件83穿过该支撑腿81并与伸缩腿82抵接固定,该调节元件83用于控制支撑腿81与伸缩腿82的固定状态,进而通过伸缩腿82插入支撑腿81的长度可以控制框架组件30的设置高度,进而实现对台板20高度的调节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元件83与支撑腿81螺纹连接;该调节元件83靠近伸缩腿8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85;该固定块85呈矩形块状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该固定块85的一端与调节元件83连接固定,另一端可与伸缩腿82相抵接,该固定块85用于提高调节元件83与伸缩腿82之间抵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地,该升降组件80还包括保险销86;该保险销86设置在支撑腿81上,保险销86穿过支撑腿81并与伸缩腿82抵接固定,该保险销86与支撑腿81螺纹连接,该保险销86用于保证支撑腿81与伸缩腿82连接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5,该拼接组件90用于连接相邻两组装抬架10;该拼接组件90包括连接相邻两所述组装抬架10的拉块91、及分别与拉块91及边框40连接的连接旋钮95;该拉块91呈L状结构设置在相邻两组装抬架10边框40的连接处,该拉块9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边框40的下方,并对应勾设在一个组装抬架10的拉掣槽45内,该拉块91的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另一组装抬架10边框40的一侧,拉块91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一端与连接旋钮95连接固定在组装抬架10上,该拉块91用于将两组装抬架10的边框40夹持连接;该连接旋钮95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该连接旋钮95穿过拉块91的一端并与边框40连接固定,该连接旋钮95用于将拉块91与边框40连接固定,该拉块91对应夹设在连接旋钮95与边框4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旋钮95与边框40螺纹连接;该拉块91上设置有垫块92;该垫块92对应套设在拉块91勾设在拉掣槽45内的一端,该垫块92的外侧面对应抵接在防滑纹46上,该垫块92用于提高拉块91与组装抬架10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组装抬架10的工作原理为:安装时,先将各插块50的两端分别插入各边框40内,将边框40连接成预先设定的形状;再将各固定架60分别对应各插块50设置,将各固定架60的两端分别与各相邻的边框40连接固定,完成框架组件30的安装;在将各支撑腿81对应插入各固定架60的安装槽65内,同时通过手柄70上的抵块71将各支撑腿81与固定架60连接固定;将各支撑腿81连接固定后,将各伸缩腿82对应插入各支撑腿81内,对应调节伸缩腿82插入支撑腿81的长度,当框架组件30达到预先设置的高度后,通过调节元件83将伸缩腿82与支撑腿81连接固定,通过转动保险销86使各保险销86与伸缩腿82相抵接固定;此时完成框架组件30与升降组件80的安装,再将台板20盖设在框架组件30上,将台板20设置在承接块41内,完成一个组装抬架10的安装。

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多个组装抬架10的安装,当需要将各组装抬架10拼装成拼装舞台时,先将两组装抬架10并列设置,再将拉块91对应插入其中一个组装抬架10的拉掣槽45内,同时使该拉块91与另一个组装抬架10的边框40相抵接,即通过该拉块91将相邻两组装抬架10夹持连接,由于该拉掣槽45内设置有防滑纹46进而提高了拉块91与边框40的连接可靠性;再通过连接旋钮95将拉块91固定在边框40上,完成一次相邻两组装抬架10的连接,重复上述步骤,将各组装抬架10依次连接固定直到拼装成预先设定的拼装舞台的形状。

上述组装抬架,通过设置插块与各边框的连接方式并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实现了框架组件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使框架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的体积变小,使运输更加方便;通过设置与框架组件连接的升降组件,实现了框架组件的升降,进而使组装抬架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要求,提高了组装抬架的适应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