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插板的eps保温墙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415发布日期:2019-11-12 23: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插板的eps保温墙体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模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插板的eps保温墙体模块。



背景技术:

EPS建筑模块,是由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模块作为模版和保温隔热层,中芯浇筑混凝土面层,抹灰或辐射板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墙体。

现有技术中的EPS模块,内外墙体连接体互相连接,其中连接体的加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连接体与内外墙板材料一样,并在加工时均通过模具加工一体成型,另一种连接体为先加成成型的连接体,在加工时将连接体固定轴模具中再将内外墙体成型在连接体两端,

这两种加工方式均需要较为复杂的加工模具,且加工完毕的内外墙体为一个整体,不便于仓储运输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插板的eps保温墙体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EPS建筑模块加工成本高,且仓储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插板的eps保温墙体模块,包括外墙体,其中外墙体上沿和/或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插槽,还包括内墙体,其中所述内墙体的上沿和/或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外墙体与所述内墙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第二插槽间共同插接有连接桥,

所述内墙体接近所述外墙体一侧还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梯形槽,所述外墙体接近所述内墙体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梯形槽,所述第一梯形槽与所述第二梯形槽中滑动设置有插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两侧设置分别有与所述第一梯形槽或所述第二梯形槽相对应的梯形凸沿,所述插板一侧设置的所述梯形凸沿至少为两个,所述插板顶部设置有加固凸沿,所述插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加固凸沿对应的加固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两面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梯形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墙体的上沿和下沿均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外墙体的上沿设置的第一插槽与所述外墙体的下沿设置的第一插槽沿横向交错等距设置,

所述内墙体的上沿和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内墙体的上沿设置的第二插槽与所述内墙体的下沿设置的第二插槽沿横向交错等距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墙体和所述内墙体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凹槽一或连接凸沿一,所述外墙体和所述内墙体底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凸沿二或连接凹槽二,所述外墙体和所述内墙体顶部均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凹槽一或卡接凸沿一,所述外墙体和所述内墙体底部均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凸沿二或卡接凹槽二,

所述卡接凸沿一、所述卡接凸沿二、所述卡接凹槽一和所述卡接凹槽二的宽度从所述内墙体或外墙体的两侧向中部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一面,所述限位板另一面连接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或第三插槽的插接板,两个所述插接板互相平行,所述插接板连接有加固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加固板平行且均与所述插接板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包括上纵向连接板和下纵向连接板,所述上纵向连接板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限位板,所述下纵向连接板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限位板,所述上纵向连接板的下侧高度大于等于所述下纵向连接板的上侧高度,所述上纵向连接板下侧通过加强板与所述下纵向连接板的上侧连接,所述加强板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限位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纵向连接板的侧面和/或下纵向连接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板、所述上纵向连接板和/或所述下纵向连接板上均设置有通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和/或所述加固板的宽度从与所述插接板连接处向两侧逐渐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连接桥可以将外墙体和内墙体连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了直板保温墙体,具备双层墙体且中间留有填充混凝土的空腔,保证了保温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可将外墙体、内墙体和连接桥分别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直板eps模块相比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需求更低,同时在仓储和运输也占用空间较小,在施工时,仅需将连接桥插入相对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即可完成安装,形成稳定的直板结构,用于房屋搭建时墙体部分,当墙体搭建门窗时,需要预留门窗安装的位置,此时需要对门窗安装处内墙体和外墙体的间隙进行密封,可通过将若干插板首尾相接的插入第一梯形槽和第二梯形槽中,进而起到了密封内外墙体的效果,在向内外墙体间浇筑水泥时不会发生泄漏,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插板是通过两侧设置的梯形凸沿插入内墙体和外墙体间的,梯形槽和梯形凸沿不仅能够限制插板在内墙体或外墙体上沿横向的滑动,还能够防止刹插板与内墙体和外墙体的分离,插板仅能通过滑动至顶部或底部才可拆下,使插板连接的内外墙体在门窗安装处结构更稳定,两个凸沿能够防止内外墙体和插板间发生距离晃动,进一步起到了增强保温墙体稳定性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梯形槽的设置,能够增加插板外侧涂覆涂料与插板表面的附着强度,进而增强了防涂料脱落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交错设置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能够使直板墙体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搭建的房屋更加稳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中,上下两个相邻的eps保温墙体模块通过连接凸沿一和连接凹槽二相对,完成结合拼合,结构稳定便于安装,同时沿墙体厚度方向设置的卡接凸沿一和卡接凹槽二能够相对插接在一起,对局部的墙体进行了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稳定性,成梯形设置的卡接凸沿和卡接凹槽能够增大互相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外墙体和内墙体间的连接采用一种新型连接桥,连接桥通过连接部连接两个插接板,两个插接板在安装时能够分别插入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或均插入两个第三插槽中,同时加固板能够防止内外墙体相互分离,进而能够进一步将外墙体和内墙体锁紧,同时限位板、加固板和插接板形成的H型结构能够防止外墙体和内墙体间发生晃动。

7、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纵向连接板、加强板和下纵向连接板,其中上纵向连接板、加强板和下纵向连接板形成z型结构,能够起到防止连接部歪曲的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内外墙体间晃动,增强内外墙体互相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当加强板与上纵向连接板互相垂直时,该结构稳定最佳,同时该结构在模具设计时便于分模,在加工时便于脱模,设置科学合理。

8、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连接部的强度,提高了连接部的抗弯和抗剪性能,同时在连接桥与内外墙体组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筋能够增加混凝土与连接部的接触,防止混凝土在上纵向连接板上或在下纵向连接板上侧滑。

9、本实用新型中,通孔一方面形成镂空的结构,提高了抗变形强度,改善了连接桥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减轻了连接桥的用料,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10、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桥的限位板和加固板的宽度从与插接板连接处向两侧逐渐减小能够使连接桥在插入外墙体和内墙体的过程中所受阻力更小,进而使连接桥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组装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部,11-上纵向连接板,12-下纵向连接板,13-加强板,14-加强筋,2-限位板,3-插接板,4-加固板,5-外墙体,51-第一插槽,52-第一梯形槽,6-内墙体,61-第二插槽,62-第二梯形槽,71-连接凸沿一,72-连接凹槽二,73-卡接凸沿一,74-卡接凹槽二,8-插板,81-梯形凸沿,82-加固凸沿,84-第三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

一种具有插板8的eps保温墙体模块,包括外墙体5,其中外墙体5上沿和/或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插槽51,还包括内墙体6,其中内墙体6的上沿和/或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槽61,外墙体5与内墙体6平行设置,第一插槽51与第二插槽61间共同插接有连接桥,

内墙体6接近外墙体5一侧还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梯形槽52,外墙体5接近内墙体6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梯形槽62,第一梯形槽52与第二梯形槽62中滑动设置有插板8。

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桥可以将外墙体5和内墙体6连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了直板保温墙体,具备双层墙体且中间留有填充混凝土的空腔,保证了保温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生产时,可将外墙体5、内墙体6和连接桥分别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中一体成型的直板eps模块相比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需求更低,同时在仓储和运输也占用空间较小,在施工时,仅需将连接桥插入相对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即可完成安装,形成稳定的直板结构,用于房屋搭建时墙体部分,当墙体搭建门窗时,需要预留门窗安装的位置,此时需要对门窗安装处内墙体6和外墙体5的间隙进行密封,可通过将若干插板8首尾相接的插入第一梯形槽52和第二梯形槽62中,进而起到了密封内外墙体5的效果,在向内外墙体5间浇筑水泥时不会发生泄漏,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插板8两侧设置分别有与第一梯形槽52或第二梯形槽62相对应的梯形凸沿81,插板8一侧设置的梯形凸沿81至少为两个,插板8顶部设置有加固凸沿82,插板8底部设置有与加固凸沿82对应的加固凹槽。

本实施例中,插板8是通过两侧设置的梯形凸沿81插入内墙体6和外墙体5间的,梯形槽和梯形凸沿81不仅能够限制插板8在内墙体6或外墙体5上沿横向的滑动,还能够防止刹插板8与内墙体6和外墙体5的分离,插板8仅能通过滑动至顶部或底部才可拆下,使插板8连接的内外墙体5在门窗安装处结构更稳定,两个凸沿能够防止内外墙体5和插板8间发生距离晃动,进一步起到了增强保温墙体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插板8两面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三梯形槽84。

本实施例中,第三梯形槽84的设置,能够增加插板8外侧涂覆涂料与插板8表面的附着强度,进而增强了防涂料脱落的效果。

进一步:外墙体5的上沿和下沿均设置有第一插槽51,外墙体5的上沿设置的第一插槽51与外墙体5的下沿设置的第一插槽51沿横向交错等距设置,

内墙体6的上沿和下沿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槽61,内墙体6的上沿设置的第二插槽61与内墙体6的下沿设置的第二插槽61沿横向交错等距设置。

本实施例中,交错设置的第一插槽51和第二插槽61能够使直板墙体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搭建的房屋更加稳定,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外墙体5和内墙体6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凹槽一或连接凸沿一71,外墙体5和内墙体6底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凸沿二或连接凹槽二72,外墙体5和内墙体6顶部均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凹槽一或卡接凸沿一73,外墙体5和内墙体6底部均沿宽度方向还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凸沿二或卡接凹槽二74,

卡接凸沿一73、卡接凸沿二、卡接凹槽一和卡接凹槽二74的宽度从内墙体6或外墙体5的两侧向中部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上下两个相邻的eps保温墙体模块通过连接凸沿一和连接凹槽二相对,完成结合拼合,结构稳定便于安装,同时沿墙体厚度方向设置的卡接凸沿一和卡接凹槽二能够相对插接在一起,对局部的墙体进行了固定,对局部的墙体进行了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稳定性,成梯形设置的卡接凸沿和卡接凹槽能够增大互相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连接桥,包括连接部1,连接部1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2一面,限位板2另一面连接有用于插入第一插槽51、第二插槽61或第三插槽的插接板3,两个插接板3互相平行,插接板3连接有加固板4,限位板2与加固板4平行且均与插接板3垂直。

本实施例中,外墙体5和内墙体6间的连接采用一种新型连接桥,连接桥通过连接部1连接两个插接板3,两个插接板3在安装时能够分别插入到第一插槽51和第二插槽61中,或均插入两个第三插槽中,同时加固板4能够防止内外墙体5相互分离,进而能够进一步将外墙体5和内墙体6锁紧,同时限位板2、加固板4和插接板3形成的H型结构能够防止外墙体5和内墙体6间发生晃动。

进一步:连接部1包括上纵向连接板11和下纵向连接板12,上纵向连接板11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板2,下纵向连接板12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板2,上纵向连接板11的下侧高度大于等于下纵向连接板12的上侧高度,上纵向连接板11下侧通过加强板13与下纵向连接板12的上侧连接,加强板1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两个限位板2。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纵向连接板11、加强板13和下纵向连接板12,其中上纵向连接板11、加强板13和下纵向连接板12形成z型结构,能够起到防止连接部1歪曲的作用,进而能够防止内外墙体5间晃动,增强内外墙体5互相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当加强板13与上纵向连接板11互相垂直时,该结构稳定最佳,同时该结构在模具设计时便于分模,在加工时便于脱模,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上纵向连接板11的侧面和/或下纵向连接板12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两端连接两个限位板2。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4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连接部1的强度,提高了连接部1的抗弯和抗剪性能,同时在连接桥与内外墙体5组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加强筋14能够增加混凝土与连接部1的接触,防止混凝土在上纵向连接板11上或在下纵向连接板12上侧滑。

进一步:插接板3、上纵向连接板11和/或下纵向连接板12上均设置有通孔。

本实施例中,通孔一方面形成镂空的结构,提高了抗变形强度,改善了连接桥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减轻了连接桥的用料,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限位板2和/或加固板4的宽度从与插接板3连接处向两侧逐渐减少。

本实施例中,连接桥的限位板2和加固板4的宽度从与插接板3连接处向两侧逐渐减小能够使连接桥在插入外墙体5和内墙体6的过程中所受阻力更小,进而使连接桥的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组装时的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