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7441发布日期:2019-07-03 03:32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安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筑的楼层越来越多,电梯则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有的电梯安装于高层建筑中建造有相应的电梯厅,为了增加其美观度,电梯厅处的墙体用墙面石板加以装饰,并用若干石板干挂件实现石板的固定。

然而,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采用上述方法固定的墙面石板在长期承受震动的过程中,石板干挂件会出现一定的松动,进而使得墙面石板的结构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通过加固板件对墙体和墙面石板加以连接,使得墙面石板稳定的安装于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一侧并用于固定墙面石板的第一角钢、设置于墙体与墙面石板拼接处的加固板件以及安装于墙体另一侧并用于固定加固板件的第二角钢;所述加固板件的一侧与墙面石板固定连接,加固板件的另一侧与墙体远离墙面石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角钢将墙面石板固定于墙体上,再利用加固板件增加墙面石板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对墙面石板与墙体之间的拼接缝加以遮蔽,减少外界异物对其墙面石板边缘的撞击,最后再由第二角钢增加加固板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使得墙面石板稳定的安装于墙体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固板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板、连接板和定位板;所述U型板的开口朝电梯口的外侧,且墙面石板的端面固定连接于U新板的一侧板面上;所述定位板与电梯框架贴合并与墙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墙面石板、加固板件以及墙体之间的膨胀系数通常存在差异,U型板在连接板和定位板的支撑下能够为其热胀冷缩提供形变的空间,降低墙面石板、加固板件以及墙体之间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开裂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且连接板连接U型板的一侧与墙体的垂直距离小于其连接定位板一侧与墙体的垂直距离。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板倾斜设置使得电梯口由内向外逐渐扩大,方便人们进出于电机,同时增加U型板与连接板之间的夹角大小,减小其夹角处的应力集中,增加了加固板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U型板的内侧沿着U型的板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且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贴合于U型板在与墙面石板连接的板面上并与墙面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贴合于U型板的另一侧板面上并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第二夹板上固定有安装于墙体在靠近墙面石板一侧的第三角钢。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夹板将U型板与墙面石板加以连接,增加了U型板与墙面石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夹板通过第三角钢将U型板与墙体加以连接,增加了U型板与墙面石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此使得墙面石板、U型板以及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加了墙面石板与墙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板的内侧板面上固定有第三夹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板面上固定有第四夹板,且第三夹板分别与第二夹板和第四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分别与第四夹板和墙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第四夹板便于第一角钢的固定,为定位板提供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第三夹板将第二夹板和第四夹板固定连接,增加了加固板件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其对墙面石板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三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四角钢,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五角钢。

采用上述方案,第四角钢和第五角钢能够分别对第二夹板、第三夹板以及第四夹板之间形成的两个夹角加以固定,降低三者之间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U型板的外侧板面上设置有LED灯带,且LED灯带位于U型板形成的凹槽中。

采用上述方案,LED灯带能够为人们提供指示作用,尤其在夜间能够明确的告知人们电梯的位置;此外,LED灯带位于U型板形成的凹槽中还能减少其被外界异物撞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U型板在LED灯带的外侧罩设有一透光板。

采用上述方案,透光板为LED灯带提供防护作用,减少LED灯带被损坏的可能性,同时其材质和结构还根据实际电梯厅的布局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于提高电梯厅的美观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U型板在透光板的相对两侧凹陷有两个安装槽,透光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安装槽中。

采用上述方案,透光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安装槽中,以此对透光板加以固定,其安装时只需由上往下滑入安装槽中即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加固板件的设置,再结合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第四夹板以及第三角钢、第四角钢、第五角钢,使得墙面石板、加固板件以及墙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加了墙面石板安装于墙体上时的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板、连接板和定位板的设置,降低墙面石板、加固板件以及墙体之间因热胀冷缩而产生开裂的可能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LED灯带、透光板以及安装槽的设置,便于人们快速找到电梯进行乘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第一角钢与墙体和波纹板竖向的剖视图;

图3为加固板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面石板;2、墙体;3、电梯框架;4、第一角钢;5、加固板件;51、U型板;511、LED灯带;512、凹槽;513、透光板;514、安装槽;52、连接板;53、定位板;54、第一夹板;55、第二夹板;56、第三夹板;57、第四夹板;6、第二角钢;7、波纹板;71、卡槽;8、第三角钢;9、第四角钢;10、第五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电梯厅墙体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梯厅墙面石板的安装结构,参见图1,包括第一角钢4、加固板件5和第二角钢6。

结合图2,每块墙面石板1与墙体2之间设置有两个反向设置的第一角钢4,整体呈Z字型,且第一角钢4与墙体2之间、两个第一角钢4之间均通过膨胀螺栓加以固定。

第一角钢4与墙面石板1之间还设置有12mm厚的波纹板7,波纹板7的一侧开设有供第一角钢4卡接的卡槽71,并用建筑胶加以固定,波纹板7的另一侧通过石板胶与墙面石板1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墙面石板的固定,同时增加电梯厅的隔音效果。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建筑胶优选为丙烯酸建筑胶,石板胶优选为环氧树脂和改性胺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的双组份胶粘剂。

结合图3,加固板件5设置于墙体2与墙面石板1拼接处,为镀黑钛不锈钢。加固板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U型板51、连接板52和定位板53。U型板51的开口朝电梯口的外侧,且墙面石板1的端面同样通过上述的石板胶固定连接于U新板的一侧板面上;定位板53与电梯框架3贴合并与墙体2通过上述的建筑胶固定连接。

U型板51的内侧沿着U型的板面依次设置有第一夹板54和第二夹板55。其中,第一夹板54的一侧板面通过上述的石板胶固定贴合于U型板51在与墙面石板1连接的板面上,与此同时其一侧端面与墙面石板1固定粘接;第二夹板55同样通过上述的石板胶固定贴合于U型板51的另一侧板面上,其板面的一侧与第一夹板54的另一侧端面固定粘接。第二夹板55的内侧板面上固定有第三角钢8,且该第三角钢8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于墙体2在靠近墙面石板1一侧,以此增加墙体2、墙面石板1以及U型板5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U型板51的外侧板面上固定安装有一个LED灯带511,且LED灯带511位于U型板51形成的凹槽512中,U型板51在LED灯带511的外侧罩还设有一透光板513,以此便于人们在黑夜中快速找到电梯口,提高人们的体验度。U型板51在透光板513的相对两侧凹陷有两个安装槽514,透光板513为人造雪花石板,其相对两侧分别与安装槽514卡接,以此在安装透光板513时只需将其由上往下卡入安装槽514中,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连接板52倾斜设置,且连接板52连接U型板51的一侧与墙体2的垂直距离小于其连接定位板53一侧与墙体2的垂直距离,使得电梯口的开口由内向外依次增大。连接板52的内侧板面上固定有第三夹板56,定位板53的内侧板面上固定有第四夹板57,且第三夹板56分别与第二夹板55和第四夹板57固定连接,第一角钢4通过膨胀螺钉分别与第四夹板57和墙板固定连接,进而增加了加固板件5与墙体2的连接强度。

第二夹板55与第三夹板56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四角钢9,第三夹板56和第四夹板57之间设置有第五角钢10,第四角钢9和第五角钢10分别对两个连接处加以保护,为加固板件5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此外,第一夹板54、第二夹板55、第三夹板56以及第四夹板57均为9mm后的阻燃夹板,以此增加了电梯厅的阻燃性能。

固定墙面石板1时,先将其中一个第一角钢4固定于墙体2上,再将另一个角钢4固定于第一个第一角钢4上,同时用石板胶将墙面石板1粘结于波纹板7上,然后再将粘接有墙面石板1的波纹管7卡接于第二个第一角钢4上,以此将墙面石板1由下往上依次安装;

与此同时,分别将第一夹板54、第二夹板55、第三夹板56以及第四夹板57固定于加固板件5的内侧对应的板面上,并用第四角钢9和第五角钢10对第二夹板55、第三夹板56以及第四夹板57进行加固;随后将第二角钢6和第三角钢8对应安装于第四夹板57和第二夹板55上,最后用膨胀螺栓将其固定于墙面上,以此使得墙面石板1稳定的安装于墙体2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