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852发布日期:2019-06-19 02:18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间便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



背景技术:

厕所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用具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厕所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最重要的便是近年来出现的生态厕所。生态厕所是环保厕所的一类,是指具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概念和功能的一类厕所。目前来说的生态厕所大多为泡沫式生态厕所。

泡沫式厕所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厕所。如技术方案CN201198594Y、CN204826120U、CN204225244U等,将便池与水箱相连,泡沫发生器通过泡沫输送管与便池相连,泡沫输送管的开口均位于便池后上方。上述技术方案发挥了泡沫所的高润滑性和一定的密封性,有利于冲排粪便和密封粪便臭气。但单一的泡沫排出口导致便池内侧壁的接触面积较小,排泄物易沾粘在便池内。即使为多孔泡沫喷头,也还是无法全方位对内侧壁进行清洁。

技术方案CN201535003U在排泄口处装有防止臭气返排的翻板组件,并在坐式便池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与进水管相连的冲厕喷头,但多喷头结构容易附着污渍,滋生细菌且不易清洗,从而影响整体整洁度,并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

技术方案CN205777691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移动厕所,包括厕所箱体,在厕所箱体内设有粪尿分离式蹲便器、小便器、生化处理池以及尿液过滤系统,粪尿分离式蹲便器设在生化处理池上,且粪尿分离式蹲便器的粪便排泄口与生化处理池相连,生化处理池设有通风管通向厕所箱体外侧;粪尿分离式蹲便器的尿液排泄口与尿液过滤系统相连,小便器的尿液排泄口通过管道与尿液过滤系统相连,尿液过滤系统通过泄水口排放到厕所箱体外侧。上述技术方案需将尿液与粪便分开处理,增加了处理流程,生化处理池的处理结构单一无法实现充分的降解。

上述方案所提及的节能环保厕所,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第一、泡沫输口大多集中在同一处,使泡沫与便池内壁的接触面较小;

第二、清洁水的出水管口,易附着污渍,不易清洗;

第三、排泄物的生化处理结构单一无法实现充分的降解。

因此,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实现微量水流冲洗与泡沫辅助处理一体的自洁型厕所。既可杜绝排泄物粘接在便池底部,彻底避免臭气返上,保持喷水口的清洁,并实现对排泄物的充分生化降解处理。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储水装置、便池、排污管、生化处理箱与净化处理系统,排污管连通便池底部与生化处理箱上部,排污管底部设有封堵结构;便池外围环设有发泡箱体,排污管贯穿发泡箱体底面;便池上部环设有若干泡沫出口,泡沫出口连通便池内腔与发泡箱体;发泡箱体内设有发泡气管,发泡气管与发泡箱体外所设的发泡气泵相连接;便池上部便池上部环设有喷水装置,高压储水装置与喷水装置相配合连接;便池顶部的内表面设有红外线探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微水流冲洗与泡沫辅助清洁一体化的便池清理。在使用时,排泄物接触便池内壁即可通过泡沫润滑作用,将排泄物带出便池,大大减少了排泄物与便池的粘连面积。完成使用后,只需使用少量水流冲洗便池内腔即可完成清洁工作。随后,排泄物通过排污管依次进入生化处理箱与净化处理系统,完成生化降解处理。同时,红外线探头的设置,有利于检测便池内泡沫高度,有效防止泡沫溢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喷水装置包括环型水管与水管安置槽,水管安置槽槽口朝上,槽底面连通设有若干出水导口;出水导口均朝向便池内壁,并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环型水管配合设于水管安置槽内,环型水管下部凸出设有与出水导口一一对应的出水导管,出水导管配合嵌设于出水导口内,环形水管为柔性防水材料;水管安置槽内设有喷水管,环型水管上对应设有喷水连接口,喷水管一端与喷水连接口紧密配合连接,另一端连接高压储水装置。

这样的设计,将原有技术中的水流喷头结构分解为柔性水管与安置槽相结合的结构。若使用后期出水导管出现破旧现象,即可直接更换环型水管,提高厕所整体的整洁度。出水导口的倾斜结构,可达到出水导管的螺旋形分布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水流冲洗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环型水管上部设有罩盖,罩盖配合罩设于水管安置槽槽口上。这样的结构,可避免灰尘、排泄物等物体落入水管安置槽内,保证槽内的干净清洁。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封堵结构包括连通管与封堵挡板,连通管顶部与排污管相配合连接;封堵挡板包括活动板和配重板,活动板和配重板之间衔接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与连通管底部后侧转动连接,活动板与连通管底部开口配合封闭和打开,配重板上设置有配重物,配重板与活动板通过转轴形成杠杆结构。这样的结构,利用杠杆原理在没有排泄物作用封堵挡板时,使封堵挡板紧贴连通管底部;在有排泄物作用时,封堵挡板顺时针运动,将排泄物排出后自动归位,有效阻挡臭气返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位于配重物上方的连通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配重物位于封堵挡板上部,压力传感器与高压储水装置电气连接。这样的设计,当封堵挡板顺时针运动后,配重物挤压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后对高压储水装置发送开启水流指令,对便池内进行彻底冲洗,自动完成二次水流清洁,进一步确保便池的清洁度。

具体的,高压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与冲水管,冲水管一端连通储水箱下部,另一端与喷水管相配合连接;冲水管由上至下还设有止回阀、水泵与冲水阀门。这样的结构,可增加水流进入喷水管的初始动力,提升水流对便池内壁的冲洗力度,提高清洁效率;同时,止回阀可避免水的返流,保护设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发泡气管为圆形或类圆形;发泡气管上部还设有若干单向的出气口。这样的结构,使发泡范围更加的均匀,避免一侧泡沫过多的现象。还可以使泡沫更加稠密,提高泡沫与便池内壁的附着力与润滑作用。

具体的,便池与排污管平滑过渡连接,便池分为前段与后段,前段的侧剖面为陡斜状。这样的结构,可加速排泄物向排污管的流动,减少排泄物粘连在便池内壁的可能性。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生化处理箱内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生化处理箱由上至下分为收集混合腔与流动净化腔,流动净化腔上部连通设有排出管道;收集混合腔内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生化处理箱外所设的曝气泵相连接;横隔板上设有投放通口;排出管道连通净化处理系统。收集混合腔上部还设有处理菌添加口。这样的结构,实现了对排泄物的分步处理,先在收集混合腔内将排泄物与处理菌充分混合,再投入至流动净化腔进行反应分解。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流动净化腔设有若干个竖隔板,竖隔板将流动净化腔在水平方向上分成若干个逐级处理腔,投放通口与排出管道分别连通两侧的逐级处理腔;竖隔板上设有流通通口;流通通口所在水平位置的高度由投放通口至排出管道依次下降。这样的设计,使排泄物与处理菌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液在逐级处理腔内可以由高到低分级流动,对排泄物实现逐级处理,使处理菌在各个处理腔内充分流动,大大提高处理菌对排泄物的降解效率。流通通口所在水平位置由投放通口至排出管道依次下降,可使得前一个逐级处理腔内的菌体通过投放通口流入到下一个逐级处理腔内,通过依次降低流通通口水平位置,可以提高位于后面逐级处理腔内菌类的密度和与待降解物的混合度,避免菌体集中于逐级处理腔上部,而下部的待降解物得不到充分降解的现象发生。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曝气管成排设置,曝气管上设有若干单向出气口,相邻的曝气管上的单向出气口之间交错设置。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曝气范围与曝气管出气更加均匀,可提高排泄物和处理菌的混合效率。且易形成剪切的气流,对粪便进行剪切细化和与菌体混合。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单片机,单片机分别与阀门、止回阀、水泵、发泡气泵、红外线探头、曝气泵电气连接。这样的结构,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厕所的运作,减少了使用者的手动操作,使用更加高效便捷。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生化池、膜生物反应池、消毒脱色池与出水管;膜生物反应池设有膜生物过滤器,膜生物过滤器下方设置有用于冲洗膜生物过滤器的膜曝气冲洗装置;调节池与生化处理箱通过排出管道相连通。

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排泄混合液的有效处理,混合液流入调节池完成蓄水并使部分固体得到沉淀;随后,初步沉淀液流入生化池,通过生化处理后,流入膜生物反应池;经过膜生物过滤器的过滤处理后,进入消毒脱色池,完成最后的消毒与脱色处理,使水流达标排放。在工作中,膜曝气冲洗装置可随时对膜生物过滤器进行曝气冲洗,提高了对膜生物过滤器清洗的自由控制度。若需清洁膜生物过滤器,只需开启膜曝气冲洗装置即可,无须暂停净化流程,提高了混合液处理的净化效率。

具体的,膜生物过滤器包括集水盘,集水盘内部为集水空腔,集水盘下表面连接有若干根集水柱,集水柱中空为集水通路,集水通路与集水空腔底部相连通,集水空腔上部连通设有抽水管,抽水管开口端朝向消毒脱色池;集水柱侧壁连通设有若干个进水口,集水柱外表面固定有过滤膜;膜生物反应池内的液体通过过滤膜过滤后,依次流经进水口、集水通路、集水空腔进入抽水管;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这样的结构,液体过滤处理得到有效的进行,负压设备增加了抽滤的动力,多个集水柱与进水口增加了抽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膜曝气冲洗装置包括集气盘,集气盘内部为集气空腔,集气盘上表面连接有若干根集气柱,集气柱中空为集气通路,集气通路与集气空腔上部连通;集气柱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曝气孔,集气空腔下部连通设有集气充气管;集气充气管与冲洗气泵连接。这样的设计,可对吸附于过滤膜外壁上的过滤固体进行曝气冲洗,使过滤固体脱落,避免固体的不断聚集造成的进水口堵塞,降低过滤效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膜曝气冲洗装置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导向筒,集气盘与导向筒内壁上下滑动连接;导向筒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气囊,驱动气囊与气囊充气泵通过气囊充气管路相连接;驱动气囊上端与集气盘下端配合接触,并驱动集气盘在导向筒内上下滑动,导向筒上开设有容纳集气充气管上下滑动的通槽;膜生物过滤器固定设置,相邻两集水柱之间设有流水间隙,集气柱在上行过程中与流水间隙位置配合。

这样的设计,通过升降装置对膜曝气冲洗装置进行上抬与下降,实现阶段性的控制膜曝气冲洗装置对膜生物过滤器的清洗。需要清洗膜生物过滤器时,给气囊充气和放气,上抬和下降膜曝气冲洗装置,增加了冲洗接触面积,减少了清洗时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集气充气管上设有伸缩管段。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伸缩管段的伸缩性来实现集气充气管上下位移,使设备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的,抽水管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抽水阀与抽水泵,抽水阀与抽水管的进水口之间设有反洗水管;反洗水管的出水口连通抽水管,反洗水管的进水口朝向消毒脱色池,反洗水管上设有反洗水阀与反洗水泵。这样的结构,只需关闭抽水阀与抽水泵,开启反洗水阀与反洗水泵,使消毒脱色池内的水回流,实现了对膜生物过滤器的反冲洗。彻底清除过滤膜外壁上吸附的过滤固体,适合作为长周期性的清洗维护。

具体的,生化池设有生化池曝气装置与生物菌添加装置。生物菌添加装置可替换为人工投入生物菌。这样的结构,使处理液在生化池中通过曝气与加入的生物菌充分混合反应后流入膜生物反应池。

具体的,消毒脱色池设有消毒剂添加装置与脱色处理装置;脱色处理装置为臭氧发生器。消毒剂添加装置可替换为人工投入消毒剂。这样的结构,对处理水进行了脱色与消毒,实现了二次处理,保证处理水的达标排放。

具体的,调节池下部连通设有抽污管。调节池内还设有过滤格栅,混合液进入调节池后通过过滤格栅再流入生化池。这样的结构,实现了对混合液的预处理,过滤液中体积较大的固体,避免这些固体进入后期处理流程中,影响设备运行。同时,利用调节池的蓄水作用,使大部分固体得到沉淀,从抽污管排出,加快了后期的处理效率,也便于对初沉固体的再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泡沫处理可大大减少排泄物粘接在便池内侧,加速排泄物的排出;

第二、微水流的冲洗,既保证了对便池内部的再清洁,也可减少水量的使用量,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第三、泡沫预处理与微水流冲洗共同作用,便于便池的清洁与后期维护,节约了人力;

第四、生化处理箱与净化处理系统的共同作用,可实现对排泄物的充分生化降解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实施例1中厕所与生化处理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厕所与生化处理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净化处理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膜生物过滤器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膜曝气冲洗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厕所与生化处理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发泡气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净化处理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膜曝气冲洗装置与升降机构由驱动气囊无气状态至驱动气囊满气状态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3中厕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3中厕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3中曝气管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3中净化处理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3中生化池曝气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4中配重物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1、便池;1002、储水箱;1003、冲水管;1004、排污管;1005、喷水管;1006、发泡箱体;1007、泡沫出口;1008、发泡气管;1009、发泡气泵;1010、冲水阀门;1011、水管安置槽;1011-1、出水导口;1012、环型水管;1012-1、出水导管;1012-2、罩盖;1012-3、喷水连接口;1013、单向出气口;1014、连通管;1015、封堵挡板;1016、配重物;1016-1、弹性材料块;1016-2、金属底座;1017、压力传感器;1018、止回阀;1019、水泵;1020、红外线探头;1021、反光板;2003、生化处理箱;2003-1、收集混合腔;2003-2、流动净化腔;2003-3、一级处理腔;2003-4、二级处理腔;2003-5、三级处理腔;2003-6、四级处理腔;2003-7、五级处理腔;2004、横隔板;2005、排出管道;2006、投放通口;2008、曝气管;2009、处理菌添加口;2010、曝气泵;2012、竖隔板;2013、流通通口;3002、调节池;3003、生化池;3004、膜生物反应池;3005、消毒脱色池;3006、出水管;3007、膜生物过滤器;3007-1、集水盘;3007-11、集水空腔;3007-2、集水柱;3007-21、集水通路;3007-22、进水口;3007-3、抽水管;3007-4、过滤膜;3007-5、抽水泵;3007-6、抽水阀;3007-7、反洗水管;3007-8、反洗水阀;3007-9、反洗水泵;3008、膜曝气冲洗装置;3008-1、集气盘;3008-11、集气空腔;3008-2、集气柱;3008-21、集气通路;3008-22、曝气孔;3008-3、集气充气管;3008-31、伸缩管段;3008-4、冲洗气泵;3009、导向筒;3009-1、通槽;3010、驱动气囊;3011、气囊充气泵;3012、气囊充气管路;3013、生化池曝气装置;3013-1、生化池曝气箱;3013-11、生化池曝气空腔;3013-12、生化池曝气通口;3013-2、生化池曝气管;3013-3、生化池曝气泵;3014、臭氧发生器;3015、抽污管;3015-1、抽污阀;3016、过滤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5所示,实施例1的一种泡沫封堵微水冲式环保厕所,包括依次连接的厕所、生化处理箱2003与净化处理系统。厕所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储水装置、便池1001与排污管1004,排污管1004连通便池1001底部与生化处理箱2003上部,排污管1004底部设有封堵结构;便池1001外围环设有发泡箱体1006,排污管1004贯穿发泡箱体1006底面;便池1001上部环设有若干泡沫出口1007,泡沫出口1007连通便池1001内腔与发泡箱体1006;发泡箱体1006内设有发泡气管1008,发泡气管1008与发泡箱体1006外所设的发泡气泵1009相连接;高压储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002与冲水管1003,冲水管1003上设有冲水阀门1010;便池1001前段上部设有喷水管1005,冲水管1003配合连通喷水管1005。封堵结构包括连通管1014与封堵挡板1015,连通管1014顶部与排污管1004相配合连接;封堵挡板1015与连通管1014一侧转动连接,封堵挡板1015一侧与连通管底部开口配合封闭和打开,另一侧外凸于连通管1014外围,并设有配重物1016。便池1001与排污管1004平滑过渡连接,便池1001前段的侧剖面为陡斜状。

生化处理箱2003内设有横隔板2004,横隔板2004将生化处理箱2003由上至下分为收集混合腔2003-1与流动净化腔2003-2,流动净化腔2003-2上部连通设有排出管道2005;横隔板2004上设有投放通口2006;收集混合腔2003-1内设有曝气管2008,收集混合腔2003-1上部设有处理菌添加口2009,曝气管2008与生化处理箱2003外所设的曝气泵2010(功率为370W)相连接。处理菌优选为ME菌种。

净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3002、生化池3003、膜生物反应池3004、消毒脱色池3005与出水管3006;膜生物反应池3004固定设有膜生物过滤器3007,膜生物过滤器3007下方设置有用于冲洗膜生物过滤器3007的膜曝气冲洗装置3008。膜生物过滤器3007包括集水盘3007-1,集水盘3007-1内部为集水空腔3007-11,集水盘3007-1下表面连通设有若干根集水柱3007-2,集水柱3007-2中空为集水通路3007-21,集水通路3007-21与集水空腔3007-11底部相连通,集水空腔3007-11上部连通设有抽水管3007-3,抽水管3007-3开口端朝向消毒脱色池3005;集水柱3007-2侧壁连通设有若干个进水口3007-22,集水柱3007-2外表面固定有过滤膜3007-4;膜生物反应池3004内污水通过过滤膜3007-4过滤后,依次流经进水口3007-22、集水通路3007-21、集水空腔3007-11进入抽水管3007-3;抽水管3007-3上设有抽水泵3007-5。膜曝气冲洗装置3008包括集气盘3008-1,集气盘3008-1内部为集气空腔3008-11,集气盘3008-1上表面连接有若干根集气柱3008-2,集气柱3008-2中空为集气通路3008-21,集气通路3008-21与集气空腔3008-11上部连通;集气柱3008-2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曝气孔3008-22,集气空腔3008-11下部连通设有集气充气管3008-3;集气充气管3008-3与冲洗气泵3008-4连接。

使用前,发泡箱体1006内装入发泡液,储水箱1002内装入清洁水,发泡液面位于泡沫出口1007下方5~10cm内。同时,封堵挡板1015由于配重物1016的压力作用,封堵挡板1015顶压在连通管1014底部,有利于泡沫堆积在连通管1014内,润滑封堵结构的内壁,还可避免下部异味上扩。随后,开启发泡气泵1009与曝气泵2010,发泡气泵1009通过发泡气管1008,对发泡箱体1006内的发泡液进行吹气发泡。泡沫不断在发泡液面上堆积上升,直至到达泡沫出口1007的高度,通过泡沫出口1007流入便池1001内壁,沿便池1001内壁不断下滑至排污管1004。

使用时,使用者排出的排泄物落在被泡沫所润滑后的便池1001上,会减少排泄物与便池1001内壁的粘连度,使大部分排泄物滑出排污管1004。同时,当排泄物或清洁水流入排污管1004并接触到封堵挡板1015后,会对封堵挡板1015产生向下的压力,导致封堵挡板1015以连接轴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使排泄物彻底排出厕所。随后排泄物的作用力消失,封堵挡板1015以连接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归位。实现厕所的自动封堵,有效防止异味扩散。随后泡沫的不断滑入,还可带动粘连在便池1001内壁内壁的部分排泄物,滑出排污管1004。使用者使用完毕后,开启冲水阀门1010,储水箱1002内的清洁水通过冲水管1003与喷水管1005对便池1001内壁内壁进行冲洗。由于前期泡沫的辅助带动处理排泄物,后期只需少量的清洁水即可完成便池1001的清洁。完成水冲清洁后,依次关闭冲水阀门1010、发泡气泵1009与曝气泵2010即可。

当排泄物通过排污管1004,由便池1001进入生化处理箱2003上的收集混合腔2003-1。使用者通过处理菌添加口2009,向收集混合腔2003-1内添加处理菌,使收集混合腔2003-1内的排泄物细化并与处理菌充分混合,并通过投放通口2006进入收集混合腔2003-1,静置降解,将排泄物降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少量的固体。

当混合处理液通过排出管道2005进入净化处理系统后,混合液依次通过调节池3002与生化池3003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004,且液面接触到膜生物过滤器3007后,开启抽水泵3007-5。膜生物过滤器3007开始抽滤工作,污水从膜生物反应池3004内通过过滤膜3007-4过滤后,依次流经进水口3007-22、集水通路3007-21、集水空腔3007-11、抽水管3007-3,进入消毒脱色池3005,最后通过出水管3006排出,完成污水处理工作。随着膜生物过滤器3007的抽滤不断进行,使絮状漂浮物不断聚集在进水口3007-22附近的过滤膜3007-4上,降低了过滤膜3007-4的有效过滤面积。抽滤时,开启冲洗气泵3008-4,使外部气体通过集气充气管3008-3依次经过集气空腔3008-11与集气通路3008-21,并通过集气柱3008-2上的曝气孔3008-22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004。由于集气柱3008-2在集水柱3007-2下方,曝气孔3008-22排出的气体上浮对过滤膜3007-4上附着的絮状漂浮物有一定的冲击力,可对絮状漂浮物曝气冲洗,使其脱落。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如图6至10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泡沫出口1007上方环设有水管安置槽1011,水管安置槽1011槽口朝上,槽底面连通设有若干出水导口1011-1;出水导口1011-1均朝向便池1001内壁,并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水管安置槽1011内配合设有环型水管1012,环型水管1012下部凸出设有与出水导口1011-1一一对应的出水导管1012-1,出水导管1012-1配合嵌设于出水导口1011-1内,环型水管1012为橡胶材料;喷水管1005位于水管安置槽1011内,环型水管1012上对应设有喷水连接口1012-3,喷水管1005一端与喷水连接口1012-3紧密配合连接,另一端连接冲水管1003;发泡气管1008为类圆形,环设于便池外围,上部还设有若干单向出气口1013,单向出气口1013内紧密配合设有单向出气阀。

流动净化腔2003-2设有四个竖隔板2012,竖隔板2012将流动净化腔2003-2在水平方向上依次分成一级处理腔2003-3、二级处理腔2003-4、三级处理腔2003-5、四级处理腔2003-6与五级处理腔2003-7;竖隔板2012上设有流通通口2013;投放通口2006与排出管道2005分别连通一级处理腔2003-3与五级处理腔2003-7;流通通口2013所在水平位置的高度由投放通口2006至排出管道2005依次下降。

膜曝气冲洗装置3008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膜生物反应池底部的导向筒3009,集气盘3008-1与导向筒3009内壁上下滑动连接;导向筒3009内腔底部设有驱动气囊3010,驱动气囊3010与气囊充气泵3011通过气囊充气管路3012相连接;驱动气囊3010上端与集气盘3008-1下端配合接触,并驱动集气盘3008-1在导向筒3009内上下滑动;集气充气管3008-3设于集气盘3008-1侧壁上,导向筒3009上设有容纳集气充气管3008-3上下滑动的通槽3009-1。膜生物过滤器3007固定设置,相邻集水柱3007-2之间设有流水间隙,集气柱3008-2与流水间隙位置配合。位于膜生物反应池3004内垂直方向的集气充气管3008-3上设有伸缩管段3008-31;伸缩管段3008-31为波纹管,由可收缩高密度的材料制得,材料优选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

抽水管3007-3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抽水阀3007-6与抽水泵3007-5,抽水阀3007-6与抽水管3007-3的进水口之间设有反洗水管3007-7;反洗水管3007-7的出水口连通抽水管3007-3,反洗水管3007-7的进水口位于消毒脱色池3005内,反洗水管3007-7上设有与反洗水泵3007-9。

在使用前,使驱动气囊3010内没有气体。在使用时,清洁水通过喷水管1005进入环型水管1012,并从出水导管1012-1流动便池1001内。由于水管安置槽1011内的出水导口1011-1的倾斜导向左右,使清洁水在便池1001内呈螺旋状流动,可增加清洁水的清洁面积与力度。若使用过程中出现环型水管1012的老化或无法清洗干净等现象,可直接将环型水管1012拿出更换新的环型水管1012,提高厕所整体的整洁度。发泡气管1008的设计结构,扩大了发泡气管1008的出气面积,使出气更加均匀,提高发泡效率;还增加了泡沫稠密度,提高泡沫与便池内壁的附着力与润滑效果。

在生化处理箱2003内,混合液通过投放通口2006进入一级处理腔2003-3,聚集并静置降解。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上层液体逐渐流入二级处理腔2003-4内,继续进行降解处理,以此不断逐级流动。到达五级处理腔2003-7时,由于右侧排出管道2005高度高于左侧投放通口2006,所以当混合液在五级处理腔2003-7内聚集时,使中部的混合液回流至前面的处理腔内,让内部处理菌更加充分流动。最后上层液体再通过排出管道2005的入净化处理系统。

在净化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中,若需对膜生物过滤器3007进行冲洗,则开启气囊充气泵3011与冲洗气泵3008-4,气囊充气泵3011通过气囊充气管路3012对驱动气囊3010进行充气,膜曝气冲洗装置3008不断上抬,伸缩管段3008-31逐渐呈拉升状态,集气柱3008-2部分穿设于集水柱3007-2之间的流水间隙中。随着集气柱3008-2穿设于集水柱3007-2之间的流水间隙内的穿设面积增加,曝气孔3008-22排出的气体对过滤膜3007-4上附着的过滤固体的冲击力会不断加强,可对过滤固体曝气冲洗,使过滤固体脱落,提高清洗速率。由于集气柱3008-2部分穿设于集水柱3007-2之间,在流水间隙中可以上下移动,气泡可以更加充分的对过滤膜3007-4进行冲刷,在过滤过程中,间隔2-5分钟对过滤膜3007-4进行一次冲刷,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由于长时间的过滤,需要对膜生物过滤器3007反向清洗,将附着在过滤膜表面的微小物体清洗。确保气囊充气泵3011与冲洗气泵3008-4为关闭状态,且驱动气囊3010内的气体全部排出后,伸缩管段3008-31为收缩状态。关闭抽水阀3007-6与抽水泵3007-5,开启反洗水阀3007-8与反洗水泵3007-9,将消毒脱色池3005内的处理水反抽至膜生物过滤器3007中,使处理水通过反洗水管3007-7,依次流经抽水管3007-3、集水空腔3007-11、集水通路3007-21与进水口3007-22,最后通过过滤膜3007-4进入膜生物反应池3004。利用处理水的反向冲洗,对过滤膜3007-4进行深度清洁。完成清洁后,关闭反洗水阀3007-8与反洗水泵3007-9即可。这样的彻底清洗每天进行一次。这样,通过间歇的曝气冲洗过滤膜3007-4表面结合每天的反向冲洗,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过滤膜3007-4的过滤效率。

实施例3

对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如图11至1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环型水管1012上部连接罩盖1012-2,罩盖1012-2与环型水管1012一体成型,罩盖1012-2配合罩设于水管安置槽1011槽口上;便池顶部的内表面相对的设有一一对应的红外线探头1020与反光板1021。红外线探头1020的型号优选为LTR-507。还设有单片机,位于配重物1016上方的连通管1014外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017,配重物1016位于封堵挡板1015上部,压力传感器1017与冲水阀门1010分别与单片机电气连接。冲水管1003上还设有止回阀1018与水泵1019。单片机还分别与止回阀1018、水泵1019、发泡气泵1009、曝气泵2010、红外线探头1020、冲水阀门1010电气连接。单片机的型号优选为AT89C51。曝气管2008有四根且成排设置,曝气管2008上设有若干单向出气口1028,相邻的曝气管2008上的单向出气口1028之间交错设置。

生化池3003设有生化池曝气装置3013,生化池曝气装置3013包括生化池曝气箱3013-1,生化池曝气箱3013-1内部为生化池曝气空腔3013-11,生化池曝气箱3013-1上部设有若干个生化池曝气通口3013-12,生化池曝气箱3013-1下部连通生化池曝气空腔3013-11设有生化池曝气管3013-2,生化池曝气管3013-2与生化池曝气泵3013-3相连接;消毒脱色池3005设有臭氧发生器3014;调节池3002下部连通设有抽污管3015,抽污管3015上设有抽污阀3015-1;调节池3002内还设有过滤格栅3016,混合液进入调节池3002后通过过滤格栅3016再流入生化池3003。臭氧发生器3014的型号优选为MTS-CFG-50A。

罩盖1012-2的设置可避免灰尘、排泄物等物体落入水管安置槽内,保证槽内的干净清洁,便于管理人员清洁与更换环型水管1012,清洁时直接进行擦拭或用水流冲洗罩盖1012-2即可。

使用时,当封堵挡板1015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连接轴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会使配重物上抬,对压力传感器1017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1017将感应到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 “判定”排泄物滑出连通管1014,随后发送控制指令开启阀门10,储水箱1002内的清洁水由冲水管1003进入出水导管1012-1,对便池1001内粘连的部分排泄物进行冲洗。当达到单片机内所预设的冲洗时间后,单片机控制冲水阀门1010关闭。同时,封堵挡板1015不再受到排泄物或清洁水的作用,在配重物1016的重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归位。

在工作时,红外线探头1020发射出红外线至反光板1021,若红外线经过反光板1021反射后返回至红外线探头1020,则便池1001内泡沫未达到该上限高度,单片机控制发泡气泵1009持续工作。若泡沫达到了红外线的路径高度,则红外线不能经过反光板1021反射返回红外线探头1020,此时单片机控制发泡气泵1009停止工作。泡沫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破碎液化,当泡沫高度下降至不足以遮挡红外线时,单片机控制发泡气泵1009再次开始工作,如此反复。若红外线探头1020检测到泡沫高度在红外光束以下,且多次驱动发泡气泵1009发泡或持续发泡达一定时间后泡沫高度仍然没有达到红外光束以上,则单片机认为发生故障并发出报警,管理维修人员可对装置进行检修。

冲水管1003上止回阀1018与水泵1019设置,增加了清洁水进入便池1001内腔的动力,提升水流对便池内壁的冲洗力度,提高清洁效率,同时止回阀避免清洁水的返流。单片机对止回阀1018、水泵1019、曝气泵2010、冲水阀门1010与发泡气泵1009的电气控制,可实现自动化开启或关闭止回阀1018、水泵1019、曝气泵2010、冲水阀门1010与发泡气泵1009,使用更加便捷高效。

在工作中,混合液流入调节池3002,经过过滤格栅3016,将可能固体过滤在调节池3002一侧初滤液逐渐聚集在过滤格栅3016的另一侧。当初滤液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流入生化池3003。同时,初滤液在调节池3002内不断聚集,初滤液中的部分固体会逐渐沉淀在调节池3002底部。当固体沉淀一段时间后,开启抽污阀3015-1,使污泥与部分固体通过抽污管3015排出。

当初滤液进入生化池3003后,开启生化池曝气泵3013-3,并投入生物菌,使气体依次通过生化池曝气管3013-2、生化池曝气空腔3013-11与生化池曝气通口3013-12进入生化池3003,对初滤液进行曝气,并使生物菌与初滤液充分混合,并给生物菌提供足量的反应所需氧气,得到生化混合液。生物菌将生化混合液中的物质生化反应后有效的去除了COD、BOD5、SS、TP、NH3-N、TN等。生化混合液不断增加,当其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流入膜生物反应池3004,进行过滤,所得的抽滤液抽至消毒脱色池3005。当抽滤液进入消毒脱色池3005后投入消毒剂与开启臭氧发生器3014,对抽滤液进行消毒褪色处理。经过消毒脱色处理后所得的处理好水最后通过出水管3006排出。

实施例4

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优化,如图17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配重物1016由上至下包括弹性材料块1016-1与金属底座1016-2。这样的设计,可减少配重物1016对封堵挡板1015顺时针转动时的限位,避免引起由于排放活动口过小而引起的连通管1014堵塞。同时,弹性材料块1016-1的材质可选用密度较高的海绵,即可保障其弹性,又不会影响压力传感器1017对压力感应的灵敏度。

本申请主要保护泡沫发生器的机械结构,对于电气控制部分的描述不属于本申请主要保护内容,均在于帮助审查员理解机械结构部分的运行方式,只是机械结构部分的运行方式的一种控制方法,本领域电气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机械机构和电子元器件结合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来具体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