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3422发布日期:2019-04-29 12:3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踢脚线组件。



背景技术:

踢脚线又称地脚线,是一种安装在室内墙面和底面结合处的具有防踢功能的装饰结构,踢脚线不仅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而且可以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装饰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

作为室内装饰必不可少的功能性结构,踢脚线安装的便利性、功能的多样性对居住体验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前踢脚线仅实现了对墙体的保护,结构和功能均较为单一,降低了实用性。为了更好地满足日常需要,人们对现有踢脚线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例如在踢脚线的表面增设照明装置,这样虽然丰富了踢脚线的功能,但由于踢脚线的位置环境,实际使用中照明装置被碰触的几率非常大,不仅影响其使用效果,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又如,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并非完全等高,这就使得踢脚线的安装固定难以在同一水平线上,十分麻烦,大大降低了踢脚线的安装效率和美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踢脚线组件,该踢脚线组件结构紧凑,不仅照明效果好、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同时兼顾了施工的便捷性,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踢脚线组件,其包括踢脚线本体、LED灯带、遮光保护罩和调节插条;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连接部延伸出的反光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水平延伸出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反光部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LED灯带粘接于所述第二卡板的底部,所述遮光保护罩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调节插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插条包括插条本体,所述插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插条本体向垂直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出弧形板;所述卡接头插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且所述抵接板抵接于所述反光部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的厚度由靠近所述抵接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插条本体在所述卡接头与抵接板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接头和卡块呈倒刺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调节插条是由软性材料制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遮光保护罩包括遮光部和卡接部,所述遮光部呈L形,所述卡接部与遮光部垂直设置,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遮光保护罩与第二卡板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空腔,所述LED灯带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卡板的上部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当所述遮光保护罩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时,所述凸起卡紧于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光部为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连接部所在的延长线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3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光部呈弧形或半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部通过固定件插接于所述固定孔内与墙体或结构板材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踢脚线组件结构设置巧妙、紧凑且布置合理,通过将LED灯带设置在空腔内,实现了LED灯带在踢脚线上的应用,从而实现了踢脚线的功能多样化,提高了实用性和装饰效果;通过反光部进行反射,不仅避免光线直射眼球,使光线更柔和,视觉效果清晰,还可以通过反光部的角度变化反射不同强度的光线;通过在反光部的端部设置调节插条,不仅能够使踢脚线的高度得以调节以使踢脚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无需反复调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因地面凹凸不平而难以调节高度的缺陷,同时调节插条可确保踢脚线与建筑地面紧密贴合,不会藏尘。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不仅照明效果好、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同时兼顾了施工的便捷性,易于安装固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踢脚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踢脚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踢脚线本体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插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遮光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踢脚线本体;11、连接部;12、反光部;13、第一卡板;14、第二卡板;15、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凸起;2、LED灯带;3、遮光保护罩;31、遮光部;32、卡接部;33、凹槽;4、调节插条;41、插条本体;42、卡接头;43、抵接板;44、弧形板;45、卡块;5、墙体或结构板材;6、装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踢脚线组件,其包括踢脚线本体1、LED灯带2、遮光保护罩3和调节插条4。具体地,踢脚线本体1包括用于连接墙体或结构板材5的连接部11以及从连接部11延伸出的反光部12;连接部11的上部设有固定孔,该连接部11可通过固定件插接于固定孔内与墙体或结构板材5固定连接。连接部11的中部水平延伸出第一卡板13和第二卡板14,即第一卡板13和第二卡板14与连接部11相互垂直,第一卡板13的上部用于安装或承托装饰面6,第一卡板13与第二卡板14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15。反光部12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卡槽16;为了提高灯光的装饰效果,如图2所示,反光部12呈弧形或半圆形,不仅避免光线直射眼球,使光线更柔和,视觉效果清晰,还可以通过反光部12的弧度变化反射不同强度的光线;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反光部12可以是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连接部11所在的延长线具有夹角α,夹角α为30°~60°,可使LED灯带2的光线以最佳的效果反射出去,大大提高了装饰效果。LED灯带2粘接于第二卡板14的底部,LED灯带2选用软质条形灯,提高了LED灯带2安装的灵活性,便于设置在第二卡板14的底部,提高了工作效率;遮光保护罩3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卡槽15内,不仅能够很好地避免光线直射,同时也对LED灯带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被踢以致脱落或损坏。调节插条4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卡槽16内,能够使踢脚线的高度易于调节以使踢脚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无需反复调节,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因地面凹凸不平而难以调节高度的缺陷。

具体地,如图4所示,调节插条4包括插条本体41,插条本体41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头42、另一端连接有与插条本体41向垂直的抵接板43,抵接板43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出弧形板44;当调节插条4插接在第二卡槽16中时,卡接头42插接于第二卡槽16内,且抵接板43抵接于反光部12的尾部。为了使弧形板44能够更好地与地面贴合,弧形板44的厚度由靠近抵接板43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这样能够使弧形板44易于产生形变。为了提高调节插条4与踢脚线本体1的连接强度,插条本体41在卡接头42与抵接板43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卡块45,卡接头42和卡块45均呈倒刺状。优选地,调节插条4是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如橡胶等软性材料,有利于提高弧形板44的形变量。

具体地,如图5所示,遮光保护罩3包括遮光部31和卡接部32,遮光部31呈L形,卡接部32与遮光部31垂直设置,卡接部32卡接于第一卡槽15内。遮光保护罩3与第二卡板14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空腔,LED灯带2设置于空腔内,有利于灯光照射至反光部12上。更具体地,第一卡板13的底部和第二卡板14的上部均设置有凸起17,卡接部32上设置有与凸起17相匹配的凹槽33,当遮光保护罩3插接于第一卡槽15时,凸起17卡紧于凹槽33内,避免遮光保护罩3在外力作用下脱落。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