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5196发布日期:2019-05-31 20:4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的横担作为输电杆塔的重要构件,横担的两端安装绝缘子和金具,起着支承导线、避雷线的作用。当前复合材料横担由于防污闪、节省材料、重量小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复合杆塔。

公开号为CN10797528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横担,该复合横担包括芯棒、包裹在芯棒外的绝缘层以及用于连接横担至输电杆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横担容腔和连接件,连接件由连接板和抱箍构成。横担通过固定装置架设在输电杆上,两个自由端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弯曲。这种复合横担,可以减少横担挠度,从而保证横担的力学性能。

但是上述横担通过抱箍与电杆连接,抱箍通过摩擦力与电杆相连对横担进行固定,长时间使用,抱箍老化容易松动,横担与电杆连接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具有横担与杆体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包括杆体和横担,杆体上焊接有用于与横担相连的连接件,所述横担的端部设有与连接件相连的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呈“凵”字形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杆体固定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竖直设有成对的导向板,两块导向板之间形成竖直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导向槽相配合的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与连接孔相连的连接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担与杆体相连时,横担的端部与杆体相对,将固定板与导向槽正对,竖直滑动横担,使得固定板插进导向槽内,并使得固定孔与连接孔正对,此时连接螺栓穿过固定孔和连接孔,连接螺栓将横担与杆体相连。横担通过固定板、导向板、连接螺栓与杆体相连,固定板与横担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连接较为牢固,连接强度较高;固定板与导向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连接螺栓水平设置与重力方向相垂直,连接螺栓的支撑效果较好,固定板与导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不易松脱;导向板与连接板一体设置与杆体固定相连,导向板与杆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综上,横担与杆体的连接强度较高,不易松动,稳定性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向外延伸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固定板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和阻挡,防止固定板运动过度,使得固定孔与连接孔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通的加强孔,所述加强孔内螺纹连接有加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担与杆体连接后,固定板位于导向槽内。加强螺栓穿过加强孔与固定板的上端抵触,加强螺栓对固定板的上端施加向下的压力,对横担进行支撑,防止横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端部发生变形,从而提高横担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螺栓的下端设有与固定板相抵触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螺栓通过加强板与固定板相抵触,加强板与固定板的接触面积较大,加强板对固定板的支撑效果较好,提高横担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与加强螺栓之间通过加强弹簧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在加强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对固定板时间压力,防止长时间使用,加强螺栓松动使得加强板与固定板之间产生间隙,加强弹簧对此进行补偿,保证加强板始终对横担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倒有圆弧角,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圆弧角相贴合的圆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角与圆弧槽增大加强板与固定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强板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为螺纹孔与连接螺栓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孔相连,固定板与连接螺栓固定相连,固定板不易晃动,提高横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与横担相连的焊接板,所述焊接板上开设有与横担相配合的焊接孔,所述横担穿过焊接孔与焊接板焊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担穿过焊接孔与焊接板相连,横担与焊接板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强度较高,结构较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担的两侧固定有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支撑架攀爬横担,便于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由若干锥状杆段连接而成,所述杆段与杆段之间通过法兰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杆多段式设置,便于电杆的制造,杆段通过法兰相连,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板、导向板、连接螺栓的设置,横担与杆体的连接强度较高,不易松动,稳定性较好;

2.通过限位板、加强螺栓、加强弹簧和加强板的设置,加强板对固定板的上端施加向下的压力,对横担进行支撑,防止横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端部发生变形,从而提高横担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横担与杆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杆体;11、杆段;12、法兰;2、横担;3、连接件;31、连接板;32、导向板;321、连接孔;33、导向槽;34、限位板;341、加强孔;35、加强螺栓;36、加强板;361、圆弧槽;37、加强弹簧;4、固定件;41、焊接板;411、焊接孔;42、固定板;421、固定孔;422、圆弧角;43、连接螺栓;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连接稳定的电杆,如图1,包括杆体1和横担2。杆体1由若干锥状的杆段11组装而成,便于生产。杆段11的端部设有用于连接的法兰12,便于安装。

如图2,横担2水平固定于杆体1的上端,横担2的两侧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架5,用于支撑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横担2以及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可踩踏在支撑架5上。

如图2,横担2通过连接件3和固定件4与杆体1相连,连接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强,不易松脱。

如图2,连接件3呈“凵”字形设置,包括连接板31和导向板32。连接板31焊接于杆体1上,导向板32设有四块,两两一对竖直焊接于连接板31的两侧。成对设置的两块导向板32之间形成竖直的导向槽33,用于与固定件4相连。

如图2,固定件4呈“凵”字形设置,包括固定板42和焊接板41。焊接板41上开设有焊接孔411,横担2的端部穿过焊接孔411与焊接板41焊接相连。固定板42焊接于焊接板41朝向导向板32的一面。固定板42与导向槽33相互配合,可在导向槽33内滑动,固定板42与导向板32通过水平设置的连接螺栓43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2,导向板3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连接孔321,固定板4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固定孔421,连接螺栓43穿过固定孔421和连接孔321将固定板42和导向板32进行连接。连接螺栓43水平设置与重力方向相垂直,连接螺栓43的支撑效果较好,固定板42与导向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好,不易松脱。

如图2,固定孔421为螺纹孔,固定孔421与连接螺栓43螺纹连接。连接螺栓43与固定板42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固定板42与连接螺栓43固定相连,固定板42难以在导向槽33内晃动,横担2与杆体1的连接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强。

如图2,连接板31的上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34,限位板34朝向横担2伸出,限位板34的下表面与导向板32的上端抵触,限位板34将导向槽33进行遮挡。限位板34对固定板42进行限位和遮挡,防止固定板42运动过度。

如图2,导向槽33内滑动连接有加强板36,连接板31上穿设有加强螺栓35,加强螺栓35与加强板36之间设有加强弹簧37。加强板36在加强弹簧37的作用下始终对固定板42时间压力,对横担2进行支撑,防止横担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端部发生变形,从而提高横担2的力学性能。

如图2,连接板31上开设有竖直的加强孔341,加强孔341与导向槽33相连通,加强螺栓35螺纹连接于加强孔341内。安装横担2时,松开加强螺栓35,减小加强弹簧37对固定板42的阻力,将固定板42穿进导向槽33内,直至固定板42的上端与加强板36抵触。连接孔321与固定孔421正对,连接螺栓43穿过连接孔321与固定孔421将固定板42与导向板32固定相连。此时,转动加强螺栓35,加强螺栓35对加强弹簧37进行挤压,加强板36在加强弹簧37的作用下始终对固定板42施加支撑力,防止横担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端部发生变形,从而提高横担2的力学性能。

如图2,固定板42的上端倒有圆弧角422,加强板36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圆弧角422相贴合的圆弧槽361。圆弧角422与圆弧槽361增大加强板36与固定板4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加强板36的支撑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将杆段11与横担2运输至施工现场,杆段11依次通过法兰12进行拼装,形成竖立的杆体1。杆体1完成之后,安装横担2。将固定板42对准连接板31,固定板42滑动连接于导向槽33内,固定孔421与连接孔321正对,连接螺栓43穿过连接孔321与固定孔421将两者相连。横担2与杆体1固定相连。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