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4256发布日期:2019-05-24 21:1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基于太阳能的发展形势,市面上出现了太阳能组件与瓦组合在一起的光伏瓦,这种瓦的出现,能够直接铺设在屋顶上,省去了铺设传统瓦的过程,能够直接铺设光伏瓦,同时还能进行发电,解决用户用电问题,达到了美观、节能的效果,但是现在的光伏瓦拆卸复杂,由于使用螺栓直接固定在梁上,然后每片都压在另一片上,所以当某一片光伏瓦损坏时,需要拆下所有的光伏瓦才能换下损坏的光伏瓦,给维修维护造成很大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有待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具有拆卸放方便和连接稳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包括瓦体和内置于瓦体中部的光伏组件;所述瓦体中部向内开设方形槽;所述瓦体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固定连接有扎带条;所述扎带条的一面设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卡槽一;所述瓦体的另一端上部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中部贯穿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壁设有倾斜向上的卡舌;所述扎带条顺着卡舌穿过另一块瓦体的通道,且抵触于通道内的卡舌;所述卡舌限制扎带条倒退;所述卡舌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可供扎带条退回的收缩机构;所述瓦体的另外两个相对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杆,与所述端面相对的一面的两侧向内开设有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方形槽位于插杆和插孔的两侧向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的凹型槽;所述光伏组件卡接于两个凹型槽之间;所述凹型槽滑动于滑槽之间;位于所述滑槽两端的瓦体内分别四角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每个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穿过条形开口驱动两个相对的凹型槽相互夹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相互连接的瓦体,通过一块瓦体固定板上的扎带条穿过另一块瓦体加固板上的通道,利用卡舌抵住扎带条的退回,起到固定上下两片瓦体的作用,另外瓦体的两侧,是由一块瓦体的插杆去插入另一块瓦体的插孔中,起到固定左右两片瓦体的作用;驱动装置是起到固定光伏组件的作用,使整个瓦体能够使用不同尺寸的光伏组件。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杆、弹性卷片和棘爪;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空腔的内壁;所述弹性卷片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所述弹性卷片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开口连接于凹型槽的外壁;所述弹性卷片的一面设有斜向下的卡槽二;所述棘爪的尖端抵触于卡槽二;所述空腔的内侧壁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套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立柱底部;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棘爪;所述空腔的顶部向外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棘爪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适应光伏组件的大小,需要推动凹型槽来卡接于光伏组件的两端,从而使得弹性卷片被拉出,由扭簧固定的棘爪可以利用扭簧的作用力抵住弹性卷片的卡槽二,防止弹性卷片的弹性势能恢复使弹性卷片缩回,导致凹型槽不稳固;另外螺纹杆向外旋出可以间接拉出弹簧,使棘爪不抵触于卡槽二,这样便可以利用弹性卷片积蓄的弹性势能间接地把凹型槽缩回,方便取下光伏。

作为优选,所述收缩机构包括弹性圈、拉绳和铁环;所述弹性圈位于卡舌的中部,且弹性圈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卡舌的两端;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于弹性圈的一端;所述拉绳的另一端连接于铁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绳可以把卡舌向外拉出稍许,使卡舌不抵触于卡槽一,起到能使扎带条退回的作用,铁环便于套于手指使力。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槽底面分别开设有斜向下至瓦体的两侧的渗水孔;其中一个所述渗水孔外部延伸有管道;另一个所述渗水孔的孔径适用于管道插入的大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可以从渗水孔中流出,由于瓦体都是了相互连接的,所以每片瓦体上有管道的渗水孔和另一片没有管道的渗水口可以对插匹配,一直可以拼接至最后一片瓦体,把水流出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杆远离弹簧的一侧连接有弧形圈,所述弧形圈可转动连接于螺纹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螺纹杆进行旋紧旋松。

作为优选,所述扎带条和卡舌为韧性带和韧性卡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扎带条和卡舌能够抵挡阳光暴晒风吹雨淋,不易变脆,不易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渗水管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1、瓦体;2、光伏组件;3、方形槽;31、渗水孔;311、管道;32、滑槽;4、凹型槽;5、驱动装置;51、固定杆;52、弹性卷片;53、棘爪;6、立柱;7、扭簧;70、螺纹杆;71、弧形圈;8、空腔;9、条形开口;10、固定板;101、扎带条;102、卡槽一;11、加固板;111、通道;112、卡舌;12、收缩机构;121、绳索;122、铁环;123、弹性圈;13、插杆;14、插孔;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光伏屋面瓦连接结构,包括瓦体1和内置于瓦体1中部的光伏组件2。瓦体1中部向内开设方形槽3;方形槽3底面分别开设有斜向下至瓦体1的两侧的渗水孔31;其中一个渗水孔31外部延伸有管道311;另一个渗水孔31的孔径适用于管道311插入的大小,便于与另外的瓦体1拼接。

如图3所示,方形槽3位于插杆13和插孔14的两侧向内开设有滑槽32;滑槽32之间设有两个相对的凹型槽4;光伏组件2卡接于两个凹型槽4之间;凹型槽4滑动于滑槽32之间;位于滑槽32两端的瓦体1内开设有空腔8;空腔8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9;空腔8内设有驱动装置5,且驱动装置5穿过条形开口9驱动两个相对的凹型槽4相互夹紧。

如图4所示,每个驱动装置5包括固定杆51、弹性卷片52和棘爪53;固定杆51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空腔8的内壁;弹性卷片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杆51;弹性卷片52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开口9连接于凹型槽4的外壁;弹性卷片52的一面设有斜向下的卡槽二;棘爪53的尖端抵触于卡槽二;空腔8的内侧壁设有立柱6;立柱6上套有扭簧7;扭簧7的一端固定于立柱6底部;扭簧7的另一端抵触于棘爪53;空腔8的顶部向外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纹杆70;螺纹杆70的底部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棘爪53的中部;螺纹杆70远离弹簧15的一侧连接有弧形圈71,弧形圈71可转动连接于螺纹杆70,方便对螺纹杆70进行旋紧旋松。

如图2、3所示,瓦体1的一端下部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中固定连接有扎带条101;扎带条101的一面设有若干倾斜向下的卡槽一102;瓦体1的另一端上部设置有加固板11;加固板11的中部贯穿有通道111;通道111内壁设有倾斜向上的卡舌112;卡舌112中部固定设置有收缩机构12中的弹性圈123;拉绳的一端连接于弹性圈123的中部,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铁环122;扎带条101顺着卡舌112穿过另一块瓦体1的通道111,且抵触于通道111内的卡舌112;卡舌112限制扎带条101倒退。

如图2所示,瓦体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端面中的一个端面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杆13,与端面相对的一面的两侧向内开设有供插杆13插入的插孔14。

具体实施方式:实现上下两块瓦体1的连接,通过一块瓦体1的固定板10上的扎带条101穿过另一块瓦体1加固板11上的通道111,利用卡舌112抵住扎带条101的退回,起到固定上下两片瓦体1的作用。

拆卸上下连接的瓦体1:拉绳可以通过拉伸弹性圈123把卡舌112向外拉出稍许,使卡舌112不抵触于卡槽一102,起到能使扎带条101退回的作用,铁环122便于套于手指使力。

实现左右两块瓦体1的连接,是由一块瓦体1的插杆13去插入另一块瓦体1的插孔14中,起到固定左右两片瓦体1的作用。

实现光伏组件2的固定,需要推动凹型槽4来卡接于光伏组件2的两端,从而使得弹性卷片52被拉出,由扭簧7固定的棘爪53可以利用扭簧7的作用力抵住弹性卷片52的卡槽二,防止弹性卷片52的弹性势能恢复使弹性卷片52缩回,导致凹型槽4不稳固。

实现光伏组件2的拆卸:螺纹杆70向外旋出可以间接拉出弹簧15,使棘爪53不抵触于卡槽二,这样便可以利用弹性卷片52积蓄的弹性势能间接地把凹型槽4缩回,方便取下光伏组件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