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421发布日期:2019-06-29 00:50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房,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



背景技术:

阳光房为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阳光房通常包括:立柱、主梁、前梁、靠墙梁等结构,目前现有的阳光房安装较为复杂,其各个结构之间往往通过7字型铝合金角铝和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如此容易造成螺丝外露,使阳光房的外光不够美观,而且暴露于外部的螺丝容易生锈腐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整个阳光房的重量集中在几根螺丝上,从而对螺丝造成较大的负荷。而且现有的阳光房并未采用各个结构之间的拼接方式,而仅仅依靠螺丝进行拼装固定。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的阳光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解决了现有阳光房阳光房安装较为复杂,且暴露于外部的螺丝容易生锈腐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包括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主梁A17、梁脊组件18和主梁B26,横梁柱组件A1、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首尾依次固定连接为矩形框架31,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分别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所述横梁柱组件A1包括异形件A101、燕尾槽A102、燕尾槽B103、连接件A104、异形件B105,异形件A101上、下端对称开设燕尾槽A102,异形件A101左侧壁上、下侧对称开设燕尾槽B103,异形件A101后侧还设置异形件B105,且异形件B105与异形件A1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B105与所述异形件A101对称布置,连接件A104前端插入异形件A101后侧壁上的燕尾槽A102,连接件A104后端插入异形件B105前侧壁上的燕尾槽A102,所述矩形框架31拐角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所述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分别与所述梁立柱组件A10相对所述矩形框架31对称布置,所述梁立柱组件A10包括异形件C1001、燕尾槽C1002、燕尾槽D1003、异形件D1004、燕尾槽E1005、燕尾槽F1006、连接件B1007,异形件C1001右侧壁上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C1002,且燕尾槽C1002与所述燕尾槽A102结构相同,异形件C1001右端后侧壁上和后端右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D1003,且燕尾槽D1003与所述燕尾槽B103结构相同,异形件C1001右、后侧还设置异形件D1004,异形件D1004右侧壁上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E1005,异形件D1004前侧壁右端和左侧壁后端分别开设燕尾槽F1006,连接件B1007一端分别插入燕尾槽D1003,连接件B1007另一端分别插入燕尾槽F1006,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上端中部分别与长度相同的梁立柱组件E14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梁立柱组件E14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且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上的所述燕尾槽C1002与所述梁立柱组件E14上的所述燕尾槽A102相对布置,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的中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E14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纵梁柱组件D9,且纵梁柱组件D9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所述纵梁柱组件D9分别与正下方对应的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同向布置,横梁柱组件E5左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A10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E5右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D13上端固定连接,且横梁柱组件E5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同向布置,横梁柱组件D4左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B11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D4右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C12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D4与所述横梁柱组件B2同向布置,侧梁组件A15前端与所述横梁柱组件E5左端后侧壁固定连接,侧梁组件A15后端与所述横梁柱组件D4左端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梁组件A15包括异形件E1501、燕尾槽G1502、燕尾槽H1503、连接件C1504、异形件F1505、异形件G1506、凸台A1507、圆柱槽A1508、燕尾槽J1509、凸台B1510、异形件I1511、圆柱形凸台A1512、凸台C1513、异形件H1514、凸台D1515、折弯边A1516,异形件E1501底部开设燕尾槽G1502,异形件E1501左侧壁上、下侧开设燕尾槽H1503,异形件E1501左侧壁上的燕尾槽H1503分别与连接件C1504右端插接配合,连接件C1504左侧还插接配合异形件F1505,且异形件F1505与异形件E15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F1505与所述异形件E1501相对所述连接件C1504对称布置,异形件F1505左侧壁与异形件G150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异形件G1506右端设置凸台A1507,所述凸台A1507与所述异形件G1506底部平齐,所述异形件G1506左端下侧设置圆柱槽A1508,所述异形件G1506上端左侧开设燕尾槽J1509,所述异形件G1506左侧上端设置凸台B1510,异形件I1511右端上侧壁固定设置圆柱形凸台A1512,异形件I1511左端上侧比固定设置凸台C1513,所述异形件I1511上的圆柱形凸台A1512与所述异形件G1506上的所述圆柱槽A1508插接配合,异形件H1514右端固定设置凸台D1515,异形件H1514左端设置折弯边A1516,异形件H1514右端的凸台D1515与异形件G1506上的凸台B1510搭接配合,且异形件H1514位于异形件I1511正上方,侧梁组件B16前端与所述梁立柱组件D13右端后侧壁固定连接,侧梁组件B16后端与所述梁立柱组件C12右端前侧壁固定连接,且侧梁组件B16与侧梁组件A15机构相同,所述侧梁组件B16与所述侧梁组件A15相对所述横梁柱组件D4对称布置,所述侧梁组件A15右侧设置若干个主梁A17,且主梁A17与侧梁组件A15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A17右端与梁脊组件18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包括异形件J1801、凸台G1802、槽口1803、异形件K1804、凸台H1805、圆柱槽B1806、异形件L1807、圆柱形凸台B1808、异形件M1809、异形件N1810,异形件J1801顶部居中固定设置凸台G1802,异形件J1801右侧壁上端开设槽口1803,异形件K1804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凸台H1805,异形件K1804右侧壁下端开设圆柱槽B1806,所述异形件K1804上的所述凸台H1805与所述异形件J1801上的所述槽口1803相配合,异形件L1807左、右侧壁下端分别固定设置圆柱形凸台B1808,所述异形件K1804上的圆柱槽B1806与所述异形件L1807左侧的圆柱形凸台B1808插接配合,异形件L1807右侧的圆柱形凸台B1808与异形件M1809插接配合,且异形件M1809与所述异形件K1804结构相同,异形件M1809右侧还配合连接异形件N1810,所述异形件N1810与所述异形件J18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N1810与所述异形件J1801相对所述异形件L1807对称布置,梁脊组件18右侧壁固定设置多组主梁B26,且主梁B26与主梁A17结构相同,所述主梁B26与所述主梁A17相对所述梁脊组件18对称布置,主梁B26右端与侧梁组件B16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所围成的矩形空间所在的燕尾槽A102、燕尾槽C1002、燕尾槽E1005、燕尾槽G1502内插入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A19,所述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上端的所述燕尾槽A102内插入所述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B21,围成阳光房的墙壁,风不会通过阳光房的墙壁吹到阳光房内,。

所述的侧梁组件A15上的燕尾槽J1509内放置房顶玻璃20下端,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A17的主梁肩1701上,房顶玻璃20下端放置在侧梁组件B16上的燕尾槽J1509内,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B26的主梁肩1701上,围成阳光的房顶,雨雪不会落到阳光房内。

所述的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E5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22,所述推拉门22上还设置门锁29,人通过推拉门容易进出阳光房,且给阳光房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同时增加了阳光房的防盗功能。

所述的相邻的主梁A17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相邻的主梁B26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增加阳光房顶部的强度。

所述的主梁A17和主梁B26上的凸台I1702上固定设置玻璃压板A27,所述玻璃压板A27包括扣合板2701、凸台E2702、弓形件2703、弓把2704、弓臂2705、弓梢2706、凸台F2707,扣合板2701两端内侧固定设置凸台E2702,弓形件2703两端的弓梢2706外侧固定设置凸台F2707,所述扣合板2701上的所述凸台E2702上端上方放置弓形件2703上的所述凸台F2707下端,弓臂2705位于扣合板2701内侧,弓把2704与凸台I170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上的所述凸台G(1802)上端固定连接玻璃压板B(30),且玻璃压板B(30)与所述玻璃压板A(27)结构相同,防止阳光房漏风、漏雨。

所述的玻璃压板B30上方放置脊瓦形压板28,所述脊瓦形压板28两端内侧设置卡槽2801,玻璃压板B30位于外侧的左上端和右上端与槽2801插接连接,防止房顶积水、漏雨。

所述的异形件I1511与水槽24插接配合,所述水槽24包括水槽本体2401、挂钩2402、凸台I2403,水槽本体2401左侧上端固定设置挂钩2402,水槽本体2401左侧下端固定设置凸台I2403,所述水槽本体2401上的挂钩2402插在I1511上的凸台C1513上,且水槽本体2401上的凸台I2403支撑在异形件I1511的外侧壁上,所述异形件H1514上的折弯边A1516伸入所述水槽本体2401内,帮助房顶的雨水通过水槽滑落。

所述的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主梁A17、梁脊组件18、辅梁23、水槽24、主梁B26、玻璃压板A27、脊瓦形压板28、玻璃压板B30为铝合金材质,且铝合金表面均设防氧化涂层,有效减轻了阳光房的重量,隔热效果好,且外观漂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两异形件A与连接件A配合组成横梁柱组件A,与横梁柱组件A结构相同的纵梁柱组件A、横梁柱组件B、纵梁柱组件C与横梁柱组件A首尾固定连接组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端面四角固定结构相同的梁立柱组件A、梁立柱组件B、梁立柱组件C、梁立柱组件D,梁立柱组件A、梁立柱组件D上端固定横梁柱组件E,梁立柱组件B、梁立柱组件C上端固定横梁柱组件D,横梁柱组件D和横梁柱组件E之间的左、右端分别固定侧梁组件A、侧梁组件B,侧梁组件A左端固定连接多组主梁A,主梁A右端固定梁脊组件,梁脊组件右端固定主梁B,主梁B右端与侧梁组件B左端固定连接,主梁A之间和主梁B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辅梁,横梁柱组件A、横梁柱组件E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推拉门上还设置门锁,其余空间的燕尾槽A、燕尾槽C、燕尾槽G内置玻璃压线,玻璃压线分别固定房架玻璃A、房架玻璃B,房顶上放置房顶玻璃,并用玻璃压板A、玻璃压板B固定,玻璃压板B顶部插接脊瓦形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阳光房框架由多个异形件拼接搭建,拼装简单,结构稳定性更好,拼装效率高。2、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所围成的矩形空间所在的燕尾槽A102、燕尾槽C1002、燕尾槽E1005、燕尾槽G1502内插入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A19,所述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上端的所述燕尾槽A102内插入所述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B21,围成阳光房的墙壁,风不会通过阳光房的墙壁吹到阳光房内。3、侧梁组件A15上的燕尾槽J1509内放置房顶玻璃20下端,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A17的主梁肩1701上,房顶玻璃20下端放置在侧梁组件B16上的燕尾槽J1509内,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B26的主梁肩1701上,围成阳光的房顶,雨雪不会落到阳光房内。4、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E5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22,所述推拉门22上还设置门锁29,人通过推拉门容易进出阳光房,且给阳光房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同时增加了阳光房的防盗功能。5、相邻的主梁A17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相邻的主梁B26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增加阳光房顶部的强度。6、主梁A17和主梁B26上的凸台I1702上固定设置玻璃压板A27,所述玻璃压板A27包括扣合板2701、凸台E2702、弓形件2703、弓把2704、弓臂2705、弓梢2706、凸台F2707,扣合板2701两端内侧固定设置凸台E2702,弓形件2703两端的弓梢2706外侧固定设置凸台F2707,所述扣合板2701上的所述凸台E2702上端上方放置弓形件2703上的所述凸台F2707下端,弓臂2705位于扣合板2701内侧,弓把2704与凸台I170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上的所述凸台G(1802)上端固定连接玻璃压板B(30),且玻璃压板B(30)与所述玻璃压板A(27)结构相同,防止阳光房漏风、漏雨。7、玻璃压板B30上方放置脊瓦形压板28,所述脊瓦形压板28两端内侧设置卡槽2801,玻璃压板B30位于外侧的左上端和右上端与槽2801插接连接,防止房顶积水、漏雨。8、异形件I1511与水槽24插接配合,所述水槽24包括水槽本体2401、挂钩2402、凸台I2403,水槽本体2401左侧上端固定设置挂钩2402,水槽本体2401左侧下端固定设置凸台I2403,所述水槽本体2401上的挂钩2402插在I1511上的凸台C1513上,且水槽本体2401上的凸台I2403支撑在异形件I1511的外侧壁上,所述异形件H1514上的折弯边A1516伸入所述水槽本体2401内,帮助房顶的雨水通过水槽滑落。9、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主梁A17、梁脊组件18、辅梁23、水槽24、主梁B26、玻璃压板A27、脊瓦形压板28、玻璃压板B30为铝合金材质,且铝合金表面均设防氧化涂层,有效减轻了阳光房的重量,隔热效果好,且外观漂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视图标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C-C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D-D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横梁柱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C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D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侧梁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G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I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H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J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K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异形件L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扣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弓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脊瓦形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梁柱组件A、101-异形件A、102-燕尾槽A、103-燕尾槽B、104-连接件A、105-异形件B、2-横梁柱组件B、3-横梁柱组件C、4-横梁柱组件D、5-横梁柱组件E、6-纵梁柱组件A、7-纵梁柱组件B、8-纵梁柱组件C、9-纵梁柱组件D、10-梁立柱组件A、1001-异形件C、1002-燕尾槽C、1003-燕尾槽D、1004-异形件D、1005-燕尾槽E、1006-燕尾槽F、1007-连接件B、11-梁立柱组件B、12-梁立柱组件C、13-梁立柱组件D、14-梁立柱组件E、15-侧梁组件A、1501-异形件E、1502-燕尾槽G、1503-燕尾槽H、1504-连接件C、1505-异形件F、1506-异形件G、1507-凸台A、1508-圆柱槽A、1509-燕尾槽J、1510-凸台B、1511-异形件I、1512-圆柱形凸台A、1513-凸台C、1514-异形件H、1515-凸台D、1516-折弯边A、16-侧梁组件B、17-主梁A、1701-主梁肩、1702-凸台I、18-梁脊组件、1801-异形件J、1802-凸台G、1803-槽口、1804-异形件K、1805-凸台H、1806-圆柱槽B、1807-异形件L、1808-圆柱形凸台B、1809-异形件M、1810-异形件N、19-房架玻璃A、20-房顶玻璃、21-房架玻璃B、22-推拉门、23-辅梁、24-水槽、25-玻璃压线、26-主梁B、27-玻璃压板A、2701-扣合板、2702-凸台E、2703-弓形件、2704-弓把、2705-弓臂、2706-弓梢、2707-凸台F、28-脊瓦形压板、2801-卡槽、29-门锁、30-玻璃压板B、31-矩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2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快速拼接阳光房,包括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主梁A17、梁脊组件18和主梁B26,横梁柱组件A1、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首尾依次固定连接为矩形框架31,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分别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所述横梁柱组件A1包括异形件A101、燕尾槽A102、燕尾槽B103、连接件A104、异形件B105,异形件A101上、下端对称开设燕尾槽A102,异形件A101左侧壁上、下侧对称开设燕尾槽B103,异形件A101后侧还设置异形件B105,且异形件B105与异形件A1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B105与所述异形件A101对称布置,连接件A104前端插入异形件A101后侧壁上的燕尾槽A102,连接件A104后端插入异形件B105前侧壁上的燕尾槽A102,所述矩形框架31拐角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所述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分别与所述梁立柱组件A10相对所述矩形框架31对称布置,所述梁立柱组件A10包括异形件C1001、燕尾槽C1002、燕尾槽D1003、异形件D1004、燕尾槽E1005、燕尾槽F1006、连接件B1007,异形件C1001右侧壁上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C1002,且燕尾槽C1002与所述燕尾槽A102结构相同,异形件C1001右端后侧壁上和后端右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D1003,且燕尾槽D1003与所述燕尾槽B103结构相同,异形件C1001右、后侧还设置异形件D1004,异形件D1004右侧壁上和后侧壁上分别开设燕尾槽E1005,异形件D1004前侧壁右端和左侧壁后端分别开设燕尾槽F1006,连接件B1007一端分别插入燕尾槽D1003,连接件B1007另一端分别插入燕尾槽F1006,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上端中部分别与长度相同的梁立柱组件E14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梁立柱组件E14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且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上的所述燕尾槽C1002与所述梁立柱组件E14上的所述燕尾槽A102相对布置,所述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的中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E14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纵梁柱组件D9,且纵梁柱组件D9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结构相同,所述纵梁柱组件D9分别与正下方对应的纵梁柱组件A6、横梁柱组件B2、纵梁柱组件C8同向布置,横梁柱组件E5左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A10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E5右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D13上端固定连接,且横梁柱组件E5与所述横梁柱组件A1同向布置,横梁柱组件D4左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B11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D4右端底部与所述梁立柱组件C12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柱组件D4与所述横梁柱组件B2同向布置,侧梁组件A15前端与所述横梁柱组件E5左端后侧壁固定连接,侧梁组件A15后端与所述横梁柱组件D4左端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侧梁组件A15包括异形件E1501、燕尾槽G1502、燕尾槽H1503、连接件C1504、异形件F1505、异形件G1506、凸台A1507、圆柱槽A1508、燕尾槽J1509、凸台B1510、异形件I1511、圆柱形凸台A1512、凸台C1513、异形件H1514、凸台D1515、折弯边A1516,异形件E1501底部开设燕尾槽G1502,异形件E1501左侧壁上、下侧开设燕尾槽H1503,异形件E1501左侧壁上的燕尾槽H1503分别与连接件C1504右端插接配合,连接件C1504左侧还插接配合异形件F1505,且异形件F1505与异形件E15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F1505与所述异形件E1501相对所述连接件C1504对称布置,异形件F1505左侧壁与异形件G1506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异形件G1506右端设置凸台A1507,所述凸台A1507与所述异形件G1506底部平齐,所述异形件G1506左端下侧设置圆柱槽A1508,所述异形件G1506上端左侧开设燕尾槽J1509,所述异形件G1506左侧上端设置凸台B1510,异形件I1511右端上侧壁固定设置圆柱形凸台A1512,异形件I1511左端上侧比固定设置凸台C1513,所述异形件I1511上的圆柱形凸台A1512与所述异形件G1506上的所述圆柱槽A1508插接配合,异形件H1514右端固定设置凸台D1515,异形件H1514左端设置折弯边A1516,异形件H1514右端的凸台D1515与异形件G1506上的凸台B1510搭接配合,且异形件H1514位于异形件I1511正上方,侧梁组件B16前端与所述梁立柱组件D13右端后侧壁固定连接,侧梁组件B16后端与所述梁立柱组件C12右端前侧壁固定连接,且侧梁组件B16与侧梁组件A15机构相同,所述侧梁组件B16与所述侧梁组件A15相对所述横梁柱组件D4对称布置,所述侧梁组件A15右侧设置若干个主梁A17,且主梁A17与侧梁组件A15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A17右端与梁脊组件18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包括异形件J1801、凸台G1802、槽口1803、异形件K1804、凸台H1805、圆柱槽B1806、异形件L1807、圆柱形凸台B1808、异形件M1809、异形件N1810,异形件J1801顶部居中固定设置凸台G1802,异形件J1801右侧壁上端开设槽口1803,异形件K1804左侧壁上端固定设置凸台H1805,异形件K1804右侧壁下端开设圆柱槽B1806,所述异形件K1804上的所述凸台H1805与所述异形件J1801上的所述槽口1803相配合,异形件L1807左、右侧壁下端分别固定设置圆柱形凸台B1808,所述异形件K1804上的圆柱槽B1806与所述异形件L1807左侧的圆柱形凸台B1808插接配合,异形件L1807右侧的圆柱形凸台B1808与异形件M1809插接配合,且异形件M1809与所述异形件K1804结构相同,异形件M1809右侧还配合连接异形件N1810,所述异形件N1810与所述异形件J1801结构相同,所述异形件N1810与所述异形件J1801相对所述异形件L1807对称布置,梁脊组件18右侧壁固定设置多组主梁B26,且主梁B26与主梁A17结构相同,所述主梁B26与所述主梁A17相对所述梁脊组件18对称布置,主梁B26右端与侧梁组件B16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所围成的矩形空间所在的燕尾槽A102、燕尾槽C1002、燕尾槽E1005、燕尾槽G1502内插入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A19,所述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上端的所述燕尾槽A102内插入所述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B21,围成阳光房的墙壁,风不会通过阳光房的墙壁吹到阳光房内,。

所述的侧梁组件A15上的燕尾槽J1509内放置房顶玻璃20下端,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A17的主梁肩1701上,房顶玻璃20下端放置在侧梁组件B16上的燕尾槽J1509内,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B26的主梁肩1701上,围成阳光的房顶,雨雪不会落到阳光房内。

所述的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E5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22,所述推拉门22上还设置门锁29,人通过推拉门容易进出阳光房,且给阳光房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同时增加了阳光房的防盗功能。

所述的相邻的主梁A17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相邻的主梁B26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增加阳光房顶部的强度。

所述的主梁A17和主梁B26上的凸台I1702上固定设置玻璃压板A27,所述玻璃压板A27包括扣合板2701、凸台E2702、弓形件2703、弓把2704、弓臂2705、弓梢2706、凸台F2707,扣合板2701两端内侧固定设置凸台E2702,弓形件2703两端的弓梢2706外侧固定设置凸台F2707,所述扣合板2701上的所述凸台E2702上端上方放置弓形件2703上的所述凸台F2707下端,弓臂2705位于扣合板2701内侧,弓把2704与凸台I170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上的所述凸台G(1802)上端固定连接玻璃压板B(30),且玻璃压板B(30)与所述玻璃压板A(27)结构相同,防止阳光房漏风、漏雨。

所述的玻璃压板B30上方放置脊瓦形压板28,所述脊瓦形压板28两端内侧设置卡槽2801,玻璃压板B30位于外侧的左上端和右上端与槽2801插接连接,防止房顶积水、漏雨。

所述的异形件I1511与水槽24插接配合,所述水槽24包括水槽本体2401、挂钩2402、凸台I2403,水槽本体2401左侧上端固定设置挂钩2402,水槽本体2401左侧下端固定设置凸台I2403,所述水槽本体2401上的挂钩2402插在I1511上的凸台C1513上,且水槽本体2401上的凸台I2403支撑在异形件I1511的外侧壁上,所述异形件H1514上的折弯边A1516伸入所述水槽本体2401内,帮助房顶的雨水通过水槽滑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两异形件A与连接件A配合组成横梁柱组件A,与横梁柱组件A结构相同的纵梁柱组件A、横梁柱组件B、纵梁柱组件C与横梁柱组件A首尾固定连接组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端面四角固定结构相同的梁立柱组件A、梁立柱组件B、梁立柱组件C、梁立柱组件D,梁立柱组件A、梁立柱组件D上端固定横梁柱组件E,梁立柱组件B、梁立柱组件C上端固定横梁柱组件D,横梁柱组件D和横梁柱组件E之间的左、右端分别固定侧梁组件A、侧梁组件B,侧梁组件A左端固定连接多组主梁A,主梁A右端固定梁脊组件,梁脊组件右端固定主梁B,主梁B右端与侧梁组件B左端固定连接,主梁A之间和主梁B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辅梁,横梁柱组件A、横梁柱组件E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推拉门上还设置门锁,其余空间的燕尾槽A、燕尾槽C、燕尾槽G内置玻璃压线,玻璃压线分别固定房架玻璃A、房架玻璃B,房顶上放置房顶玻璃,并用玻璃压板A、玻璃压板B固定,玻璃压板B顶部插接脊瓦形压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阳光房框架由多个异形件拼接搭建,拼装简单,结构稳定性更好,拼装效率高。2、横梁柱组件B2、横梁柱组件C3、横梁柱组件D4、纵梁柱组件A6、纵梁柱组件B7、纵梁柱组件C8、纵梁柱组件D9、梁立柱组件A10、梁立柱组件B11、梁立柱组件C12、梁立柱组件D13、梁立柱组件E14、侧梁组件A15、侧梁组件B16所围成的矩形空间所在的燕尾槽A102、燕尾槽C1002、燕尾槽E1005、燕尾槽G1502内插入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A19,所述横梁柱组件D4、横梁柱组件E5上端的所述燕尾槽A102内插入所述玻璃压线25,且前后相邻的玻璃压线25之间固定放置房架玻璃B21,围成阳光房的墙壁,风不会通过阳光房的墙壁吹到阳光房内。3、侧梁组件A15上的燕尾槽J1509内放置房顶玻璃20下端,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A17的主梁肩1701上,房顶玻璃20下端放置在侧梁组件B16上的燕尾槽J1509内,房顶玻璃20两侧放置在两相邻主梁B26的主梁肩1701上,围成阳光的房顶,雨雪不会落到阳光房内。4、横梁柱组件A1、横梁柱组件E5之间滑动设置推拉门22,所述推拉门22上还设置门锁29,人通过推拉门容易进出阳光房,且给阳光房提供一个封闭的空间,同时增加了阳光房的防盗功能。5、相邻的主梁A17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相邻的主梁B26之间固定连接辅梁23,增加阳光房顶部的强度。6、主梁A17和主梁B26上的凸台I1702上固定设置玻璃压板A27,所述玻璃压板A27包括扣合板2701、凸台E2702、弓形件2703、弓把2704、弓臂2705、弓梢2706、凸台F2707,扣合板2701两端内侧固定设置凸台E2702,弓形件2703两端的弓梢2706外侧固定设置凸台F2707,所述扣合板2701上的所述凸台E2702上端上方放置弓形件2703上的所述凸台F2707下端,弓臂2705位于扣合板2701内侧,弓把2704与凸台I1702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梁脊组件(18)上的所述凸台G(1802)上端固定连接玻璃压板B(30),且玻璃压板B(30)与所述玻璃压板A(27)结构相同,防止阳光房漏风、漏雨。7、玻璃压板B30上方放置脊瓦形压板28,所述脊瓦形压板28两端内侧设置卡槽2801,玻璃压板B30位于外侧的左上端和右上端与槽2801插接连接,防止房顶积水、漏雨。8、异形件I1511与水槽24插接配合,所述水槽24包括水槽本体2401、挂钩2402、凸台I2403,水槽本体2401左侧上端固定设置挂钩2402,水槽本体2401左侧下端固定设置凸台I2403,所述水槽本体2401上的挂钩2402插在I1511上的凸台C1513上,且水槽本体2401上的凸台I2403支撑在异形件I1511的外侧壁上,所述异形件H1514上的折弯边A1516伸入所述水槽本体2401内,帮助房顶的雨水通过水槽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