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装踢脚线及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0000发布日期:2020-09-25 18: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暗装踢脚线及其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装踢脚线及其总成。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行业,室内墙面与地面交界处通常以踢脚线做收口处理,起到遮蔽缝隙,保护墙面的作用。踢脚线包括明装踢脚线和暗装踢脚线,明装踢脚线凸出于墙面,暗装踢脚线凹陷于墙面内。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暗装踢脚线一般为一体成型。安装前,需在墙面上预留安装槽,安装时,直接将暗装踢脚线安装到安装槽内即可。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一体成型的暗装踢脚线对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安装槽的尺寸与踢脚线一致,安装槽的尺寸过小或者过大,均需要重新施工安装槽,大大增加了施工时间,导致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暗装踢脚线及其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暗装踢脚线,其包括: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所述上踢脚线包括用于安装在原始墙面上且与饰面板边沿相抵接的安装板,所述下踢脚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安装板贴合,且贴合位置可调,所述安装板远离饰面板的一侧与饰面板的间距小于所述基板远离饰面板的一侧与饰面板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上踢脚线还包括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垂直连接,所述饰面板的边沿抵接在所述抵接板的板面上。

可选地,所述上踢脚线还包括竖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竖板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板和竖板之间,所述竖板与饰面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抵接在饰面板上。

可选地,所述竖板远离所述抵接板的边沿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抵接板的第一侧面共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饰面板的侧面的夹角为70-80°。

可选地,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双面胶带,所述基板与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双面胶带粘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沉头孔,紧固件穿过所述沉头孔与原始墙面连接,所述双面胶带盖设在沉头孔上。

可选地,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饰面板的一侧上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垂直于所述基板。

可选地,所述基板朝向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位于所述翻边与双面胶带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暗装踢脚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暗装踢脚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暗装踢脚线及其总成通过设置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上踢脚线的安装板边沿与饰面板的边沿相抵接,安装板和下踢脚线的基板贴合,在安装时可根据饰面板与地面的间距调整安装板和基板的贴合位置,以适应饰面板与地面不同间距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暗装踢脚线在装配式装修中对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难的问题,无需通过重新安装饰面板来调整与地面的间距,可大大节约装修时间,提高装修效率,而且所有部件均可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只需在施工现场简单组装,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同时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低,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暗装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暗装踢脚线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暗装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暗装踢脚线,其包括:上踢脚线1和下踢脚线2。

如图1-4所示,所述上踢脚线1包括用于固定在原始墙面7上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上边沿抵接在饰面板3的下边沿上。

所述下踢脚线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与所述安装板12贴合,且两者的贴合位置可调。

所述安装板12远离所述饰面板3的一侧与饰面板3的间距小于所述基板21远离所述饰面板3的一侧与饰面板3的间距。

暗装踢脚线安装时,先将饰面板3安装在原始墙面7上,再将上踢脚线1的上边沿抵接在饰面板3朝向地面的边沿上,并将安装板12贴合固定在原始墙面7上。

然后,再根据安装板12与地面的距离确定贴合位置,将基板21贴合在安装板12上,基板21的下边沿抵接在地面上。安装板12可部分贴合在基板21上,也可全部贴合在基板21上。

其中,基板21背离安装板12的板面为饰面层,饰面层可根据饰面板3的装修风格选取,以提高装修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暗装踢脚线通过设置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上踢脚线的安装板边沿与饰面板的边沿相抵接,安装板和下踢脚线的基板贴合,在安装时可根据饰面板与地面的间距调整安装板和基板的贴合位置,以适应饰面板与地面不同间距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暗装踢脚线在装配式装修中对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难的问题,无需通过重新安装饰面板来调整与地面的间距,可大大节约装修时间,提高装修效率,而且所有部件均可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只需在施工现场简单组装,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同时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低,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上踢脚线1还包括抵接板11,所述抵接板11与所述安装板12垂直连接,所述饰面板3的边沿抵接在所述抵接板11的板面上。通过设置抵接板11,可增大饰面板3与上踢脚线1的抵接面积,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21和安装板12位于抵接板11的下方。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上踢脚线1还包括竖板13,所述抵接板11与所述竖板13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板12和竖板13之间,所述竖板13与饰面板3贴合。

通过设置竖板13,一方面,可遮挡饰面板3与抵接板11之间的间隙,提高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对上踢脚线1的限位,提高上踢脚线1的安装准确性。

而且,抵接板11分别与安装板12和竖板13垂直连接,还可方便上踢脚线1的制作,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13上设置有凸起部131,所述凸起部131抵接在饰面板3上。通过在竖板13设置凸起部131与饰面板3抵接,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可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131远离抵接板11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竖板13远离所述抵接板11的边沿共面。

第一侧面与凸起部131朝向所述饰面板3的侧面的夹角θ=70-80°,可减小凸起部131与饰面板3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本实施例中,θ=75°。

较佳地,所述基板21朝向所述安装板12的板面上设置有双面胶带22,所述基板21与所述安装板12通过双面胶带22粘接,不仅可提高安装效率,还可减小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12上设置有沉头孔121,紧固件穿过所述沉头孔121与原始墙面7连接,所述胶带22盖设在沉头孔121上。

通过设置沉头孔121,不仅可保证安装板12与基板21贴合位置的平整性,而且采用胶带盖住沉头孔121,一方面可保证密封紧固件,避免紧固件生锈等;另一方面还可提高装修效果。文中的紧固件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在图4的实施例中,基板21远离饰面板3的一侧上设置有翻边24,可增大基板2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基板21更好地贴牢地面,保证基板21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翻边24垂直于基板21,以方便加工。

优选地,所述基板21朝向所述安装板12的板面上设置有支撑肋23,支撑肋23位于翻边24与双面胶带22之间。

通过设置支撑肋23,支撑肋23可抵接在所述龙骨找平基层4上,不仅可增加基板21的强度,还可保证基板21安装平稳。

如图4所示,支撑肋2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根支撑肋23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提高基板21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肋23垂直于基板21,以便加工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踢脚线1和下踢脚线2均为挤出成型,可进一步地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上踢脚线1和下踢脚线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以降低自重,便于安装。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暗装踢脚线总成,其包括如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的暗装踢脚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暗装踢脚线总成通过设置上踢脚线和下踢脚线,上踢脚线的安装板边沿与饰面板的边沿相抵接,安装板和下踢脚线的基板贴合,在安装时可根据饰面板与地面的间距调整安装板和基板的贴合位置,以适应饰面板与地面不同间距的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暗装踢脚线在装配式装修中对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难的问题,无需通过重新安装饰面板来调整与地面的间距,可大大节约装修时间,提高装修效率,而且所有部件均可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只需在施工现场简单组装,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同时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低,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较佳地,如图2所示,暗装踢脚线总成还包括饰板3和用于找平原始墙面的龙骨找平基层4,所述饰面板3通过所述龙骨找平基层4安装在原始墙面7上,所述安装板12安装在所述龙骨找平基层4上。通过设置龙骨找平基层4将墙面找平,可保证饰面板3安装的平整性,提高装修效果。

进一步地,暗装踢脚线总成还包括木塑板5,所述木塑板5设置在所述龙骨找平基层4与安装板12之间。

如图2所示,紧固件依次穿过安装板12、木塑板5钉入龙骨找平基层4内。通过设置木塑板5,可提高安装板12的安装牢固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