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5344发布日期:2019-07-19 23:2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的连接节点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外脚手架的拉结方式为采用预留钢管与脚手架的硬拉结,即在墙体内埋设预留钢管,利用预留钢管将设置的脚手架与墙体拉结连接。上述方式中的预留钢管在墙体上形成了孔洞,后期割除预留钢管后还需要对预留钢管形成的脚手眼进行封堵,若后期修补不利则易导致渗漏水等问题。再有,现有建筑的东西山墙因强度要求而不能留设洞口,所以预留钢管无法在山墙处设置,相应地在山墙位置处的脚手架就无法与山墙拉结连接了,进而导致该处的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解决现有预留钢管的硬拉结存在的修补不利易发生渗漏水的问题及山墙位置无法设置预留钢管而导致脚手架无法与墙体拉结导致稳定性和牢固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包括:

埋设于墙体内的预埋件;

一端与所述预埋件连接的拉结件,另一端伸入脚手架内;

套设于所述拉结件上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抵靠于墙体;以及

以位置可调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拉结件的夹持组件,调节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以使得所述夹持组件紧贴于所述连接管上远离所述墙体的端部从而与所述墙体一起夹持固定所述连接管,进而将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脚手架上对应的部分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拉结结构在墙体内埋设在预埋件,并未在墙体上留设洞口,对墙体的结构强度影响较小,且后续也无洞口修补问题,避免了渗漏水的发生。预埋件和拉结件为连接管提供了设置基础,通过夹持组件可将连接管稳定牢固地夹持在脚手架和墙体之间,进而利用连接管与脚手架连接可将脚手架与墙体拉结连接,从而提高了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杜绝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拉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效,生产成本低廉,能够在山墙等位置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拉结件的卡件和与所述拉结件连接的紧固件,所述卡件沿所述拉结件移动并抵靠于所述连接管上远离所述墙体的端部,且所述紧固件抵紧所述卡件并与所述拉结件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结件上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段,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螺合于所述螺纹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结件上还螺合有与所述紧固螺母相贴合的加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件为山型卡,所述山型卡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埋件的端部与所述墙体的表面平齐,所述墙体的表面上形成有供露出所述预埋件端部的连接孔;

所述预埋件的端部于所述连接孔内形成有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与所述拉结件的端部螺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拉结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连接端部相匹配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螺合于所述连接端部的外螺纹从而紧固连接所述拉结件和所述预埋件。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埋件埋设于所述墙体内的端部弯折形成有锚固端。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拉结件与所述墙体的表面相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预埋件和所述拉结件为杆状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用于解决传统预埋钢管会在墙体上留下洞口而需要后期修补且修补不利易发生渗漏水的问题,还用于解决传统预埋钢管无法设置在强度要求高的墙体处进而导致脚手架无法与墙体拉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拉结结构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的脚手架拉结方式,通过埋设预埋件代替传统的预埋钢管,减少脚手眼后期修补以及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且预埋件可设置在强度要求高的墙体处,不会对墙体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能够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杜绝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效,生产成本低廉,且能够在山墙等位置设置拉结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连接脚手架和墙体的拉结结构20包括预埋件21、拉结件22、连接管23以及夹持组件24,预埋件21埋设于墙体11内;拉结件22的一端与预埋件21连接,另一端伸入脚手架12内;连接管23套设在拉结件22上,且连接管23的端部抵靠于墙体11;夹持组件24以位置可调的方式连接于拉结件22,调节该夹持组件24的位置以使得该夹持组件24紧贴于连接管23上远离墙体11的端部从而与墙体11一起夹持固定连接管23,进而将连接管23与脚手架12上对应的部分连接固定,就实现了拉结连接脚手架12和墙体11。其中脚手架12设于墙体11的外侧,脚手架12采用立杆、横杆及纵杆垂直连接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组件24包括套设于拉结件22的卡件241和与拉结件22连接的紧固件242,卡件241沿拉结件22移动并抵靠于连接管23上远离墙体11的端部,且紧固件242抵紧卡件241并与拉结件22紧固连接。

在安装拉结结构20时,将拉结件22与预埋件21固定连接,而后在拉结件22上套装连接管23,接着将卡件241套装在拉结件22上,将卡件241抵靠在连接管23上远离墙体11的端部,接着将紧固件242与拉结件22连接,调节该紧固件242的连接位置使得紧固件242抵靠卡件241进而使得卡件241夹紧连接管23,紧固件242紧固到位时该连接管23被卡件241和墙体11夹紧固定。利用卡件和紧固件紧紧地夹固连接管,使得连接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连接管还套设于拉结件,拉结件又与墙体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拉结结构整体牢固地连接在墙体上,为脚手架提供了稳定的拉结节点,能够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拉结件22上远离墙体11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段221,紧固件242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母螺合于螺纹连接段221。

螺纹连接段221为一螺杆,即在拉结件22上远离墙体11的一端的部分为一螺杆,该螺杆的长度较佳为拉结件22的端部上露出连接管23的部分的长度。

较佳地,拉结件22为杆状件,在杆状件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就形成了螺纹连接段221。又佳地,拉结件22采用钢筋。

再进一步地,拉结件22上还螺合有与紧固螺母相贴合的加固螺母243。利用加固螺母243与螺纹连接段221螺合连接,进而加固螺母243贴合于紧固螺母,能够防止紧固螺母因脚手架的晃动而松动脱落,提高了拉结结构20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脚手架12使用安全。

有进一步地,卡件241为山型卡,该山型卡的长度大于连接管23的外径。从而使得山型卡能够挡设在连接管23的端部处,对连接管23施加夹紧力。

在卡件241和紧固件242之间还夹设有垫片244,该垫片244套设在拉结件22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预埋件21的端部与墙体11的表面平齐,墙体11的表面上形成有供露出预埋件21端部的连接孔111;

预埋件21的端部于连接孔111内形成有连接端部211,连接端部211与拉结件22的端部螺合连接。

预埋件21全部埋设于墙体11内,在墙体11的表面设有供露出预埋件21的端部的连接孔111,这样的设置方式,未于墙体上留设孔口,对墙体的结构强度影响小,后续也无洞口修补的问题,对于较小的连接孔111后续只需要密实即可,避免了渗漏水的发生。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连接端部211设有外螺纹,拉结件22的端部设有与连接端部211相匹配的连接套筒222,连接套筒222螺合于连接端部211的外螺纹从而紧固连接拉结件22和预埋件21。

在施工墙体11时,将预埋件21的连接端部211套上塑料套帽进行保护,并将预埋件21与墙体11内的钢筋连接固定,墙体11施工好后,拆除墙体11的模板,在墙体11的表面将塑料套帽剔除,从而就在墙体11的表面形成了与套帽大小相适配的连接孔111,该连接孔111内留设了预埋件21的连接端部211。

较佳地,预埋件21埋设于墙体11内的端部弯折形成有锚固端212。将预埋件21上远离墙体11表面的端部部分向下垂直弯折,形成锚固端212,以提高预埋件21的锚固强度。

又佳地,预埋件21为杆状件,在杆状件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就形成了连接端部211。又佳地,预埋件21采用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方式,拉结件22与墙体11的表面相垂直设置。将拉结件22呈水平状设置,进而使得套设在拉结件22上的连接管23也呈水平状,而后将连接管23与相邻的脚手架12上的立杆通过扣件固定连接,就完成了脚手架12的拉结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