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房用水槽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6175发布日期:2019-08-16 21:34阅读:927来源:国知局
阳光房用水槽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阳光房用水槽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技术与建筑型材的完善,阳光房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因其具有亲近自然、享受阳光、休闲娱乐的用途开始被大众所接受。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外文名为winter garden。阳光房是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由铝合金型材组成框架,在框架内镶嵌玻璃建成的阳光房,其保温、隔热和密封效果较好。阳光房在晴天时可以通过玻璃顶充分吸收自然光,雨天时,雨水从玻璃顶流下到水槽型材中,水槽型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阳光房是否涉水以及涉水的安全性。水槽型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收集雨水并通过雨水管导入地下排水管,然而目前的铝合金的水槽型材结构比较简单。例如中国专利 CN99212959.1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止水槽型材构件,用铝合金或硬塑料制成。其结构为长条槽状,槽底外侧两边分别有向外伸出的固定止水槽构件的边沿,槽顶外侧两边也有向外伸出的加固装饰边沿。该实用新型虽然具有规矩凭证、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它的结构过于简单,造型比较单一,外形不够美观,并且止水效果也相对较弱,不能满足大雨量的雨水收集,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阳光房用水槽型材,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成型难度小,并且成型的成本较低,同时,它的止水效果得到了提升,可以满足大雨量的雨水收集,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水槽本体1、槽底2、第一边沿3、上安装部31、第一悬挂板部32、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安装部34、第二边沿4、第二悬挂板部41、连接部5、端板51,水槽本体 1包含槽底2、第一边沿3、第二边沿4,第一边沿3设置在第二边沿4左侧,槽底2的一端与第一边沿3下端固定连接,槽底2的另一端与第二边沿4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边沿3的上部为上安装部31,上安装部31顶端设置第一悬挂板部32,上安装部31下部为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安装部34设置在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方,第二边沿4顶端设置有第二悬挂板部41,连接部5和槽底2平行设置,端板51设置在连接部5和槽底2之间。装饰线条弯曲部33 的设置起到了阻挡作用,避免了雨水的溅落。

所述的槽底2与第二边沿4的连接处为直角21。

所述的第一边沿3的高度为132mm,第二边沿4的高度为120mm。第一边沿3的高度高于第二边沿4的高度,第一边沿3形成了挡板。

所述的第一边沿3上设置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弯耳341设置在弧形拱起部342上方,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均与第一边沿3一体成型。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的设置可以装饰水槽本体1的侧面,加强了装饰效果了,使水槽本体1的外观更美观。

所述的下安装部34顶部为接头35,连接部5左端为连接端部52,接头 35和连接端部52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一边沿的位置高于第二边沿的位置,第一边沿形成了挡板,当房顶的雨水大量往下流入水槽时,装饰线条弯曲部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了雨水的溅落。弯耳设置在弧形拱起部上方,弯耳和弧形拱起部的设置可以装饰水槽本体的侧面,加强了装饰效果,使水槽本体的外观更美观。第二悬挂板的设置使水槽能与主梁的连接更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成型难度小,并且成型的成本较低,同时,它的止水效果得到了提升,可以满足大雨量的雨水收集,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水槽本体1、槽底2、直角21、第一边沿3、上安装部31、第一悬挂板部32、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安装部34、弯耳341、弧形拱起部 342、接头35、第二边沿4、第二悬挂板部41、连接部5、端板51、连接端部 5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水槽本体 1、槽底2、第一边沿3、上安装部31、第一悬挂板部32、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安装部34、第二边沿4、第二悬挂板部41、连接部5、端板51组成,水槽本体1包含槽底2、第一边沿3、第二边沿4,第一边沿3设置在第二边沿4 左侧,槽底2的一端与第一边沿3下端固定连接,槽底2的另一端与第二边沿4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边沿3的上部为上安装部31,上安装部31顶端设置第一悬挂板部32,上安装部31下部为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安装部34设置在装饰线条弯曲部33下方,第二边沿4顶端设置有第二悬挂板部41,连接部 5和槽底2平行设置,端板51设置在连接部5和槽底2之间。装饰线条弯曲部33的设置起到了阻挡作用,避免了雨水的溅落。

所述的槽底2与第二边沿4的连接处为直角21。

所述的第一边沿3的高度为132mm,第二边沿4的高度为120mm。第一边沿3的高度高于第二边沿4的高度,第一边沿3形成了挡板。

所述的第一边沿3上设置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弯耳341设置在弧形拱起部342上方,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均与第一边沿3一体成型。弯耳341和弧形拱起部342的设置可以装饰水槽本体1的侧面,加强了装饰效果了,使水槽本体1的外观更美观。

所述的下安装部34顶部为接头35,连接部5左端为连接端部52,接头 35和连接端部52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一边沿的位置高于第二边沿的位置,第一边沿形成了挡板,当房顶的雨水大量往下流入水槽时,装饰线条弯曲部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了雨水的溅落。弯耳设置在弧形拱起部上方,弯耳和弧形拱起部的设置可以装饰水槽本体的侧面,加强了装饰效果,使水槽本体的外观更美观。第二悬挂板的设置使水槽能与主梁的连接更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成型难度小,并且成型的成本较低,同时,它的止水效果得到了提升,可以满足大雨量的雨水收集,适合大量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