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及复合板内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7268发布日期:2019-07-10 09:1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及复合板内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及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要求的逐年提升,建筑保温也受到了大家的密切关注。现有建筑保温手段主要分为:建筑外保温、建筑内保温和建筑自保温,其中建筑内保温的保温材料置于墙体内侧,蓄热系数小,室内升降温速度快,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内保温系统为内保温复合板系统,目前内保温复合板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用保温板与成品覆面板粘合形成保温复合板,其中用于干燥区域覆面板一般选用纸面石膏板,用于潮湿区域覆面板一般选用无石棉硅酸钙板或无石棉纤维水泥压力板,而纸面石膏板吊挂力差,影响业主二次吊挂装饰物,硅酸钙板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板材易变形、翘曲导致饰面砖开裂;第二类是保温板两侧采用砂浆内嵌网格布增强,然后制作成模板用于现浇混凝土,该模板可以免拆,与混凝土墙体一体化,但仅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墙体,对于砌块墙体则无法处理。

因此,为解决上述隐患,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构造的、适用范围广的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内保温复合板系统吊挂力不足及耐水、变形开裂问题的墙体内保温复合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生产、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且提升吊挂力、耐水、抗开裂的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及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包括:靠近墙体室内侧的保温层,在保温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覆面层,所述保温层与覆面层之间设置用于进行界面改性的界面剂层;所述覆面层内内置两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分别为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本技术方案中的构造层均可在工厂预制完成,使内保温复合板在工厂一体成型,出厂为成品内保温复合板,在现场只需通过胶粘剂粘贴上墙即可,施工简便,系统安全可靠。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覆面层内置两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可提高其强度,最终使覆面层抗压强度≥2.5MPa,抗拉强度≥0.3MPa,远大于传统方案的覆面板强度,可满足室内吊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EPS板或SEPS板或XPS板。

优选的,所述覆面层材质为含有一定量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砂浆或胶粉聚苯颗粒。本技术方案中的覆面层材质,现有技术中的该种混合材质,具有优异的导热保温性能,可进一步降低覆面层导热系数。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适宜含量为V/V=0.5~2%。

进一步的,无机保温砂浆干密度介于550~650kg/m3之间。本技术方案可以增强覆面层的抗压、抗拉强度,增强吊挂力,提升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覆面层通过有机硅或硬脂酸类或丙烯酸进行憎水改性处理。本技术方案中的改性剂也可以采用及行业内公知的憎水改性材料,通过憎水改性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覆面层防水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和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其单位质量面积介于160~300g/m2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区域作出不同选择,以降低保温成本。

优选的,所述覆面层厚度不低于10mm。可以保证覆面层的抗冲击、抗开裂及吊挂强度。

优选的,所述内保温复合板宽度为1200mm,长度为600-3000mm。

一种复合板内保温系统,包括前述的内保温复合板,通过胶黏剂将内保温复合板的保温层一侧粘贴在基层墙体的找平层上,从而形成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及复合板内保温系统,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憎水改性后的保温砂浆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布与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复合,使内保温复合板在工厂一体成型,在现场只需通过胶黏剂粘贴上墙即可,施工简便,系统安全可靠;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覆面层抗压强度≥2.5MPa,抗拉强度≥0.3MPa,远大于传统方案的覆面板强度,可满足室内吊挂。

2)本实用新型覆面层的材质采用掺加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砂浆或胶粉聚苯颗粒,可进一步降低保温砂浆导热系数,进而降低内保温复合板厚度,增加室内净面积。并且覆面层可通过有机硅等做憎水处理,可进一步增强保温砂浆防水性能,避免保温材料吸水导致保温效果降低,延长内保温复合板保温寿命。

3)本实用新型覆面层内置的两层增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克重根据不同应用区域作出不同选择,从而可降低保温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保温复合板及其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施工,且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内保温复合板系统吊挂力不足及耐水、变形开裂问题,可同时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墙体和砌块墙体,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保温复合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保温复合板系统的剖面构造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保温层;2、界面剂层;3、覆面层;4、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5、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墙体内保温复合板,包括:靠近墙体室内侧的保温层1,在保温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覆面层3,所述保温层与覆面层之间设置用于进行界面改性的界面剂层2;所述覆面层3内内置两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分别为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4、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5。以上构造层均在工厂预制完成,使内保温复合板在工厂一体成型,出厂为成品内保温复合板,在现场只需通过胶粘剂粘贴上墙即可,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系统安全可靠。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覆面层内置两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可提高复合板中覆面层的强度,从而使其满足室内吊挂。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其中保温层采用EPS板或SEPS板或XPS板等具有一定强度的块状硬质保温板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覆面层3材质为掺加一定量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保温砂浆或胶粉聚苯颗粒。现有技术中的该种混合材质,具有优异的导热保温性能,可进一步降低覆面层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效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适宜含量为V/V=0.5~2%。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无机保温砂浆干密度介于550~650kg/m3之间。可以增强覆面层的抗压、抗拉强度,最终使覆面层抗压强度≥2.5MPa,抗拉强度≥0.3MPa,远大于传统方案的覆面板强度,增强吊挂力,提升使用的可靠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中,覆面层3通过改性剂进行憎水改性处理,改性剂采用有机硅或硬脂酸类或丙烯酸及本领域其它公知的憎水改性材料,可以进一步提升覆面层的防水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中的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4和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5,其单位质量面积介于160~300g/m2之间。两层增强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单位质量面积可根据不同应用区域作出不同选择。比如,当内保温复合板用于室内干燥环境时(如卧室、客厅、衣帽间等),耐碱玻璃纤维网布采用双层160g/m2的网布;当内保温复合板用于室内潮湿环境时(如厨房、卫生间等),第一层耐碱玻纤网布采用160g/m2,第二层增强耐碱玻纤网布240~300g/m2的网布,从而可降低保温成本。

实施例5

为保证覆面层抗冲击、抗开裂及吊挂强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使覆面层厚度不低于10mm。进一步的,使所述内保温复合板宽度为1200mm,长度为600-3000mm。

实施例6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5任一项所得的内保温复合板的基础上,通过胶黏剂将内保温复合板粘贴在基层墙体的找平层上,从而形成复合板内保温系统。

本实施例中内保温复合板在工厂一体成型,在现场只需通过胶粘剂粘贴上墙即可得到本系统,施工简便,系统安全可靠。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对于其它的众多组合,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