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L形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773发布日期:2019-07-19 23:1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L形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L形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墙体的施工常用砂浆砌块,费时费力,还会耗费大量建筑材料。目前,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建筑方式开始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化,装配式建筑就是典型产品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应用到的装配式建筑砌块结构复杂,制作工艺及装配工艺要求较高,增加了操作难度。

授权公告号为CN207749672U,授权公告日为2018.08.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砌块墙体,包括主砌块和辅助砌块,辅助砌块包括1/2砌块、丁字节点砌块、转角砌块和端头砌块,主砌块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和连接肋,两个连接肋并列垂直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连接肋两端设有凸出于侧壁顶面的凸台,主砌块包括第一主砌块和第二主砌块,第一主砌块与第二主砌块的侧壁及连接肋的长度、厚度均相同,第一主砌块与第二主砌块上下布置,第一主砌块的两个连接肋设置于第二主砌块的两个连接肋之间,第一主砌块的两个连接肋分别与第二主砌块的两个连接肋接触。通过将第一主砌块的凸台卡在第二主砌块的侧壁内侧,同时利用第二主砌块的两个连接肋对第一主砌块的连接肋进行限位,使上下相邻的主砌块连锁更牢固;同时外壁面保持一致,保证外观。侧壁两端分别设有榫头和企口,两两水平相邻的主砌块通过端部的榫头和企口咬合形成榫卯连接结构。上下两个主砌块的端缝交错布置,下方主砌块的凸台卡接于上方主砌块的侧壁之内,上下相邻第一主砌块和第二主砌块的侧壁对齐。1/2砌块或端头砌块设置在墙体端部补齐缺口,1/2砌块与丁字节点砌块或转角砌块相连。

上述装配式墙体在施工过程无需砂浆砌块,通过装配式砌块之间的榫头和企口的配合、凸台与侧壁的配合实现墙体的平面内外约束,保证了墙体稳定性。但是,上述装配式砌块装配成L形墙体时,需要使用拐角砌块形成墙体的拐角,而在墙体中单独设置拐角砌块实现L形墙体的装配,增加了装配式砌块和制作相应装配式砌块的模具种类,从而增加了模具成本;另外,组成墙体的第一主砌块和第二主砌块上仅两连接肋的间距不同,外观差异很小,装配过程不易区分,装配式墙体施工过程需要保证相邻两层拐角砌块与不同类型砌块的配合,造成墙体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L形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装配式砌块组装成的L形墙体成本高,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L形墙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式L形墙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第一L形组合层和第二L形组合层,各L形组合层均包括水平面投影为U形的U型砌块和水平面投影为工字形的工字型砌块,所述U型砌块包括与U形的两侧边对应的侧边部和与U形的底边对应的用于形成墙体壁面的主体部;工字型砌块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用于形成墙体壁面的壁面部和连接在两壁面部的中间的中间连接部,两壁面部的水平方向尺寸相同;

各L形组合层均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第一L形组合层的横向部分包括呈一字形排列的工字型砌块、纵向部分包括以两两对扣的形式成对布置的U型砌块,各对U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相邻两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的竖直侧边相邻布置,相邻两对U型砌块的侧边部相邻布置,与横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的扣合处与横向部分中工字型砌块最末端的竖直侧边对齐;

第二L形组合层的纵向部分包括呈一字形排列的工字型砌块、横向部分包括以两两对扣的形式成对布置的U型砌块,各对U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相邻两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的竖直侧边相邻布置,相邻两对U型砌块的侧边部相邻布置;与纵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的扣合处与纵向部分中工字型砌块最末端的竖直侧边对齐;

各L形组合层中相互扣合的一对U型砌块围成方形结构;对于上下层叠的工字型砌块和U型砌块,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与U型砌块的相应侧主体部平行并跨过相邻两对U型砌块的相邻部位,所述U型砌块的主体部跨过相邻两工字型砌块的对应壁面部;所述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上下相对的端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凸起,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以使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定位配合的定位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L形墙体包括上下层叠的两种L形组合层,各L形组合层均由U型砌块和工字型砌块装配组成,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U型砌块的主体部分别形成墙体壁面;其中一种L形组合层的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分别由U型砌块和工字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组成,另一种L形组合层的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分别由工字型砌块和U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组成,与通过工字型砌块组成的横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的扣合处与横向部分中两相邻工字型砌块的连接处对齐,与通过工字型砌块组成的纵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的扣合处与纵向部分中两相邻工字型砌块的连接处对齐,且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上下相对的端面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的配合实现定位,从而通过工字型砌块对处于其上层、下层相邻的两U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同时通过U型砌块对处于其上层、下层相邻的两工字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保证装配成的L形墙体的稳定性。整个L形墙体的装配过程不需要专门的拐角砌块,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两种主体砌块和拐角砌块相比,减少了砌块种类,从而减少了模具种类,降低模具成本;另外,整个L形墙体的砌块种类少,两种砌块外观差异明显,只需保证上层与下层砌块种类不同即可,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两连接肋间距区分不同砌块相比,更容易保证砌块的正确组装,提高墙体装配效率。

为了对处于同一层上的相邻两工字型砌块、相邻U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的主体部上设有两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分别与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上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对应。同一U型砌块的主体部上的两个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上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对应,从而通过U型砌块的主体部对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工字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同时,同一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相邻两个的U型砌块的主体部上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对应,从而通过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对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U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

为了进一步对处于同一层上的相邻两工字型砌块、相邻两U型砌块进行定位拉紧,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的两个侧边部上各设有一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分别与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上的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对应。

为了方便工字型砌块上定位凸起、定位凹部的设计加工,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的上端面设有定位凸起、下端面设有定位凹部,中间连接部的上端面上的四个定位凸起以矩阵形式相互间隔布置,中间连接部的下端面上的四个定位凹部以矩阵形式间隔布置。

为了进一步减少组成装配式L形墙体的砌块种类,降低模具种类和成本,本方案中U型砌块包括扣合在工字型砌块两壁面部的侧边的端头砌块,端头砌块的主体部跨过与其层叠的一对U型砌块的侧边部或者端头砌块的主体部跨过与其层叠的U型砌块的侧边部和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主体部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与侧边部上的对应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定位配合以使端头砌块与U型砌块沿水平方向定位配合。U型砌块作为端头砌块避免了另外增加端头砌块模具,进一步降低了十字形墙体墙体的建造成本。

为了保证L形墙体各处的结构强度,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的主体部、侧边部与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的厚度相等,且工字型砌块中间连接部的厚度是其壁面部厚度的两倍;对于U型砌块,其上的定位凸起的内侧面与U型砌块的内壁面平齐、外侧面与U型砌块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距;对于工字型砌块,其壁面部上的定位凸起的内侧面与工字型砌块的内壁面平齐、外侧面与工字型砌块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距,中间连接部上沿平行于壁面部的方向布置的两个定位凸起的相背侧面与中间连接部的壁面平齐、相对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隔。U型砌块的主体部、侧边部与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的厚度相等,且工字型砌块中间连接部的厚度是其壁面部厚度的两倍,可保证相邻的U型砌块之间、相邻的工字型砌块之间均无间隔,保证装配后墙体壁面的平整,从而保证墙体的结构强度;另外,任意一个定位凸起的一侧面与对应的砌块侧面平齐、另一侧面与砌块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在保证节省砌块材料的同时,方便模具的设计加工。

为了进一步保证相邻U型砌块、相邻工字型砌块之间的定位,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的侧边部和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上均设有榫卯结构,成对的两个U型砌块通过榫卯结构扣合,相邻的两个工字型砌块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为了方便墙体的装配,本方案中对于U型砌块,其两侧边部上两榫卯结构的企口一个朝向U型砌块内侧、另一个朝向U型砌块的外侧;对于工字型砌块,处于中间连接部同侧的壁面部上的两榫卯结构的企口一个朝向工字型砌块的内侧、另一个朝向工字型砌块的外侧。这样,各U型砌块不会因为榫卯结构而不同,各工字型砌块也不会因为榫卯结构而不同,在进行墙体装配时不用根据榫卯结构选择U型砌块或工字型砌块,方便墙体的装配,有利于提高墙体装配效率。

为了方便制作U型砌块的模具的制造和脱模,本方案中所述U型砌块的侧边部上设有用于在成对的U型砌块扣合时形成线管穿孔的线管避让槽。线管穿孔由成对的U型砌块扣合形成,便于U型砌块的模具的制造和脱模;另外,只需在原有未设置U型砌块的模具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结构或者设置成组合模具形成线管避让槽即可,不需要重新设置整个模具,模具的成本增加有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L形墙体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装配式L形墙体上穿装有钢筋和钢筋笼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A向视图;

图9为图7的B-B向视图;

图10为图1中U型砌块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中工字型砌块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100-第一L形组合层,200-第二L形组合层,1-U型砌块,2-工字型砌块,3-侧边部,4-主体部,5-壁面部,6-中间连接部,7-榫卯结构,71-榫头,72-企口,9-定位凸起,91-第一凸起,92-第二凸起,10-定位凹部,101-第一凹部,102-第二凹部,11-接线盒开口,12-接线盒,13-线管穿孔,14-走线管,15-线管避让槽,16-钢筋,17-方孔,18-钢筋笼,19-钢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L形墙体的具体实施例,装配式L形墙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第一L形组合层100和第二L形组合层20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其中两层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位于下层的L形组合层为第一L形组合层100,位于上层的L形组合层为第二L形组合层200,第一L形组合层100和第二L形组合层200均包括水平面投影为U形的U型砌块1和水平面投影为工字形的工字型砌块2,其中U型砌块1包括与U型砌块1两侧边对应的侧边部3和与U型砌块1的底边对应的主体部4;工字型砌块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壁面部5和连接在两壁面部5的中间的中间连接部6,定义墙体的延伸方向为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的宽度方向,两壁面部5的宽度相同,其中U型砌块1的主体部4、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用于形成墙体壁面。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L形组合层100和第二L形组合层200均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第一L形组合层100的横向部分包括呈一字形排列的工字型砌块2、纵向部分包括以两两对扣的形式成对布置的U型砌块1,各对U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相邻两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的竖直侧边相邻设置,相邻两对U型砌块1的侧边部3相邻设置,与横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1的扣合处与横向部分中工字型砌块2最末端的竖直侧边对齐。

第二L形组合层200的纵向部分包括呈一字形排列的工字型砌块2、横向部分包括以两两对扣的形式成对布置的U型砌块1,各对U型砌块呈一字形排列,相邻两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的竖直侧边相邻布置,相邻两对U型砌块1的侧边部3相邻布置,与纵向部分相邻的一对U型砌块1的扣合处与纵向部分中工字型砌块2的竖直侧边对齐。

两层L形组合层中相互扣合的U型砌块1围成方形结构,对于上下层叠的工字型砌块2和U型砌块1,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与U型砌块1的相应侧主体部4平行并跨过相邻两对U型砌块1的相邻部位,U型砌块1的主体部4跨过相邻两工字型砌块2的对应壁面部5。

如图10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U型砌块1的主体部4的上端面上设有两处定位凸起9、下端面上设有两处定位凹部10,工字型砌块2的任意一个壁面部5的上端面上均设有两个定位凸起9、下端面上设有两个定位凹部10,且两个定位凸起9、两个定位凹部10位于中间连接部6的两侧。在进行装配式L形墙体装配时,同一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上的两个定位凸起9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上的定位凹部10定位配合,同一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上的两个定位凹部10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上的定位凸起9定位配合,从而通过U型砌块1的主体部4对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工字型砌块2进行定位拉紧;同时,同一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上的定位凸起9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上的定位凹部10定位配合,同一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上的定位凹部10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上的定位凸起9定位配合,从而通过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对处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U型砌块1进行定位拉紧。

另外,U型砌块1的两侧边部3的上端面上各设有一处定位凸起9、下端面上各设有一处定位凹部10,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的上端面上设有四个定位凸起9、下端面上设有四个定位凹部10,且四个定位凸起9以矩阵形式相互间隔布置,四个定位凹部10也以矩阵形式相互间隔布置。在进行装配式L形墙体装配时,同一U型砌块1的两侧边部3上的两个定位凸起9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上的定位凹部10定位配合,同一U型砌块1的两侧边部3上的两个定位凹部10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个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上的定位凸起9定位配合,从而通过U型砌块1的两侧边部3对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工字型砌块2进行定位拉紧;同时,同一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上的四个定位凸起9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对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上的定位凹部10定位配合,同一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上的四个定位凹部10分别与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对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上的定位凸起9定位配合,从而通过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对处于其上层或下层的相邻两对U型砌块1进行定位拉紧。

通过任意一层L形组合层上的U型砌块1分别对处于其上层、下层的L形组合层上的工字型砌块2进行定位拉紧,将相邻的工字型砌块2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任意一层L形组合层上的工字型砌块2分别对处于其上层、下层的L形组合层上的U型砌块1进行定位拉紧,将相邻的U型砌块1连接在一起,保证墙体的稳定性。整个L形墙体的装配过程不需要专门的L形节点砌块,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两种主体砌块和L形节点砌块相比,减少了砌块种类,从而减少了模具种类,降低模具成本;另外,整个L形墙体的砌块种类少,外观差异明显,只需保证上层与下层砌块种类不同即可,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两连接肋间距区分不同砌块相比,更容易保证砌块的正确组装,提高墙体装配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凹部10为通槽,即定位凸起9与定位凹部10在水平方向仅通过相对的两个竖直面进行定位配合,与定位凹部10设为盲孔相比,一方面,定位凸起9、定位凹部10的定位面数量少,加工方便,另一方面,在进行墙体的组装时,上层砌块既可从侧面沿水平方向与下层砌块组装,也可从上方沿竖直方向与下层砌块组装,装配方便。设置在U型砌块1和工字型砌块2上的定位凸起9具有两种,分别为第一凸起91、第二凸起92,设置在U型砌块1和工字型砌块2上的定位凹部10也具有两种,分别为第一凹部101、第二凹部102,其中设置在U型砌块1侧边部3上、工字型砌块2壁面部5上的定位凸起9为第一凸起91,设置在U型砌块1主体部4上、工字型砌块2中间连接部6上的定位凸起9为第二凸起92,第一凸起91的尺寸大于第二凸起92的尺寸;设置在U型砌块1侧边部3上、工字型砌块2壁面部5上的定位凹部10为第一凹部101,设置在U型砌块1主体部4上、工字型砌块2中间连接部6上的定位凹部10为第二凹部102,第一凹部101的尺寸大于第二凹部102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U型砌块1包括扣合在工字型砌块2的两壁面部5的侧边的端头砌块,处于装配式L形墙体末端的端头砌块的主体部4跨过与其层叠的一对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且主体部4的定位凸起9、定位凹部10分别与侧边部3上的定位凹部10、定位凸起9定位配合使端头砌块与U型砌块1沿水平方向定位配合;处于装配式L形墙体拐角处的端头砌块的主体部4跨过与其层叠的U型砌块1的侧边部3和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U型砌块作为端头砌块,避免了另外增加端头砌块模具,进一步减少了模具成本。

本实施例中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侧边部3与工字型砌块2的两壁面部5的厚度相等,且工字型砌块2中间连接部6的厚度是其壁面部5的厚度的两倍。定义U型砌块1两侧边部3与主体部4围成的部分为U型砌块1的内部,其余部分为U型砌块1的外部;处于工字型砌块2两壁面部5之间的部分为工字型砌块2的内部,其余部分为工字型砌块2的外部,U型砌块1上的定位凸起9朝向U型砌块1内部的侧面为该定位凸起9的内侧面,与其相背的侧面为外侧面;工字型砌块2上的定位凸起9朝向工字型砌块2内部的侧面为该定位凸起9的内侧面,与其相背的侧面为外侧面。U型砌块1上的定位凸起9的内侧面与U型砌块1的内壁面平齐、外侧面与U型砌块1的外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壁面部5上的定位凸起9的内侧面与工字型砌块2的内壁面平齐、外侧面与工字型砌块2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距;中间连接部6上沿平行于壁面部5的方向布置的两个定位凸起9相背的侧面与中间连接部6的壁面平齐、相对的侧面之间具有间隔。U型砌块1和工字型砌块2各部分尺寸的设计可保证相邻的U型砌块1之间,相邻的工字型砌块2之间均无间隔,从而保证墙体的结构强度;另外,任意一个定位凸起9的一侧面与对应的砌块侧面平齐、另一侧面与砌块侧面之间具有间距,在保证节省砌块材料的同时,方便模具的设计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上设有榫卯结构7,成对的两个U型砌块1通过榫卯结构7扣合;工字型砌块2的壁面部5上设有榫卯结构7,相邻的两个工字型砌块2通过榫卯结构7连接。对于U型砌块1,两侧边部3上两榫卯结构7的企口72一个朝向U型砌块1内侧、另一个朝向U型砌块1的外侧;对于工字型砌块2,处于中间连接部6同侧的壁面部5上的两榫卯结构7的企口72一个朝向工字型砌块2的内侧、另一个朝向工字型砌块2的外侧。这样,同一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上的企口72朝向相同、榫头71朝向相同,同一工字型砌块2上处于中间连接部6同侧的壁面部5上的企口72朝向相同、榫头71朝向相同,在进行墙体装配时不用根据榫卯结构选择U型砌块或工字型砌块,方便墙体的装配,有利于提高墙体装配效率。

为方便走线管14穿过装配式L形墙体,同时方便U型砌块1模具的制造和脱模,本实施例中U型砌块1的侧边部3上设有线管避让槽15,同时在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上设置线管穿孔13,线管避让槽15在两U型砌块1扣合时形成形成如图1所示的线管穿孔13。另外,为方便在装配式十字形墙体上安装接线盒12,本实施例中的U型砌块1的主体部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盒12的开口,且接线盒12的开口处具有斜面结构,以便于U型砌块1脱模。

如图6至图9所示,为提高墙体的强度,U型砌块1两个侧边部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主体部4连接处、工字型砌块2中间连接部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壁面部5连接处、工字型砌块2两个壁面部5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与中间连接部6连接处分别设有用于避让组成钢筋笼18的水平钢筋16的钢筋凹槽19。另外,成对的U型砌块1围成的方孔17内穿装有竖直钢筋16,相邻的工字型砌块2的中间连接部6与侧壁面部5围成的方孔17孔也穿装有竖直钢筋16。待装配式L形墙体装配完成、钢筋16穿装完成后向方孔17内灌注混凝土,保证墙体的结构强度。还可在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内设置网片,以增强U型砌块与工字型砌块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墙体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工字型砌块2的第一凹部101和第二凹部102均与工字型砌块2上的钢筋凹槽19连通,避免在工字型砌块2的定位凹部10与钢筋凹槽19之间出现凸起,不仅简化了工字型砌块2的结构,而且方便制造工字型砌块2的模具的制作。

本实施例中的U型砌块的主体部和侧边部的上端面均设置定位凸起、下端面上均设置定位凹部,同时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和壁面部的上端面均设置定位凸起、下端面上均设置定位凹部,以对处于其上层、下层的相应砌块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在U型砌块的主体部上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侧边部上不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同时在工字型砌块的两壁面部上设置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中间连接部上不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也可仅在U型砌块的两侧边部上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主体部上不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同时在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上设置定位凹部或定位凸起、两壁面部上不设置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U型砌块的主体部上也可设置三个以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U型砌块的两侧边部上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数量也可设置三个、两个或五个以上;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也可错开布置;工字型砌块的两壁面部上的定位凸起或定位凹部数量也可不相等,各设置两个以上;定位凹部也可为盲孔、同时定位凸起为与盲孔适配的柱状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U型砌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仅设置定位凸起,同时在工字型砌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仅设置定位凹部;U型砌块的上端面、下端面上也可均设置定位凸起和定位凹部,同时工字型砌块的上端面、下端面上也均设置与之对应的定位凹部和定位凸起;也可设置专门的端头砌块,例如可将现有的U型砌块的侧边部与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设为一体式结构作为端头砌块使用;U型砌块的侧边部上可不设置榫卯结构,成对的U型砌块仅通过上端面的定位凸起与上层工字型砌块的定位凹部定位配合、下端面的定位凹部与下层工字型砌块的定位凸起定位配合实现定位;工字型砌块的壁面部上也可不设置榫卯结构,相邻的工字型砌块仅通过上端面的定位凸起与上层U型砌块的定位凹部定位配合、下端面的定位凹部与下层U型砌块的定位凸起定位配合实现定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U型砌块的侧边部上可不设置线管避让槽,例如作为端头砌块的U型砌块或者走线管的一端从墙体中间部分穿出,则处于走线管走向方向后侧的U型砌块上可不设置线管避让槽;工字型砌块的中间连接部上也可不设置线管穿孔,例如走线管的一端从墙体中间部分穿出,则处于走线管走线方向后侧的工字型砌块上可不设置线管穿孔;在对墙体结构强度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不需要向墙体内灌注混凝土,此时组成装配式L形墙体的各砌块的方形孔内不用不穿装钢筋,U型砌块和工字型砌块上不设置钢筋笼凹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