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2238发布日期:2019-08-09 21:5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震支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



背景技术: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地震带上的高层建筑受地震影响较大。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会受到来自地震的横波和纵波的冲击,现有的抗震基座通常使用球形支座来减小纵波的冲击,通过球芯在球面四氟板上滑动摩擦隔震能避开绝大多数地震波产生的共振效应。此外,隔震层摩擦力做功,能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增加结构阻尼,降低结构地震反应。但是现有的球形支座仅仅使用档杆或是挡环防止球芯冲出球面四氟板,这样的结构太过简单,既影响球形支座减震,又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能有效的防止球芯冲出球面四氟板,增加结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上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表面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球面四氟板,所述球面四氟板上侧设有球芯,所述球芯上侧设有平面四氟板,所述平面四氟板上侧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下表面设有四个扇形凹槽,所述上支撑板螺栓连接有与扇形凹槽相匹配的挡块,所述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位于相邻两个挡块之间,所述减震器与下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球铰链,所述减震器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球铰链,所述减震器包括上档环和下挡环,所述下挡环固定连接有油缸,所述油缸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油缸固定连接有油缸盖,所述油缸内壁套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油缸盖与上档环固定连接,所述油缸盖设有与活塞匹配的挡环,所述挡环内壁镶嵌有与活塞杆相匹配的密封环,所述上档环与下挡环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用第一球铰链和第二球铰链使振动时减震器可以跟随上支撑板移动,保证减震器的拉伸和收缩方向始终沿着活塞杆移动方向一致,活塞杆在移动时,活塞挤压液压油,液压油从通孔中向反方向移动,这样产生较大的阻尼力,能辅助配合球芯与球面四氟板避开绝大多数地震波产生的共振效应从而减震,同时减小球芯的位移幅度,弹簧使减震器能够自动复位也与球芯与球面四氟板的自动复位相应,当振动过大时,挡块与支撑台接触,由于挡块位于扇形凹槽中因此挡块与上支撑板配合更加紧密稳固,可以限制球芯避免球芯冲出球面四氟板;密封环能防止液压油由挡环和活塞杆之间泄漏出;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球芯冲出球面四氟板,增加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球铰链与下支撑板之间和第二球铰链与上支撑板之间均采用电焊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减震器连接牢固。

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块截面为Z字形。这样的结构,挡块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的限制球芯滑出球面四氟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块内表面设有橡胶垫。这样的结构,在挡块与支撑台之间形成缓冲区,避免挡块与支撑台直接碰撞损坏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通孔以活塞杆为中心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液压油流动时活塞均匀受力,保护结构。

进一步限定,所述油缸盖设有吸油海绵。这样的结构,进一步防止油缸漏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实施例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下支撑板1、支撑台11、球面四氟板2、球芯21、平面四氟板22、上支撑板3、挡块32、减震器4、上档环41、下挡环42、油缸43、活塞431、通孔432、活塞杆433、液压油434、油缸盖44、挡环441、密封环442、吸油海绵443、弹簧45、第一球铰链5、第二球铰链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房屋建筑抗震支座,包括下支撑板1,下支撑板1上侧设有支撑台11,支撑台1上表面设有球面凹槽,球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球面四氟板2,球面四氟板2上侧设有球芯21,球芯21上侧设有平面四氟板22,平面四氟板22上侧设有上支撑板3,上支撑板3下表面设有四个扇形凹槽,上支撑板3螺栓连接有与扇形凹槽相匹配的挡块32,下支撑板1与上支撑板3之间设有减震器4,减震器4位于相邻两个挡块32之间,减震器4与下支撑板1之间设有第一球铰链5,减震器4与上支撑板3之间设有第二球铰链51,减震器4包括上档环41和下挡环42,下挡环42固定连接有油缸43,油缸43内设有液压油434,油缸43固定连接有油缸盖44,油缸43内壁套设有活塞431,活塞431设有若干通孔432,活塞431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33,活塞杆433贯穿油缸盖44与上档环41固定连接,油缸盖44设有与活塞431匹配的挡环441,挡环441内壁镶嵌有与活塞杆433相匹配的密封环442,上档环41与下挡环42之间设有弹簧45。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用第一球铰链5和第二球铰链51使振动时减震器4可以跟随上支撑板3移动,保证减震器4的拉伸和收缩方向始终沿着活塞杆433移动方向一致,活塞杆433在移动时,活塞431挤压液压油434,液压油434从通孔432中向反方向移动,这样产生较大的阻尼力,能辅助配合球芯21与球面四氟板2避开绝大多数地震波产生的共振效应从而减震,同时减小球芯21的位移幅度,弹簧45使减震器4能够自动复位也与球芯21与球面四氟板2的自动复位相应,当振动过大时,挡块32与支撑台11接触,由于挡块32位于扇形凹槽中因此挡块32与上支撑板3配合更加紧密稳固,可以限制球芯21避免球芯21冲出球面四氟板2;密封环442能防止液压油434由挡环441和活塞杆433之间泄漏出;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球芯冲出球面四氟板2,增加结构稳定性。

优选第一球铰链5与下支撑板1之间和第二球铰链51与上支撑板3之间均采用电焊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减震器4连接牢固。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球铰链5与下支撑板1之间和第二球铰链51与上支撑板3之间使用其他连接方式。

优选挡块32截面为Z字形。这样的结构,挡块32结构合理能够有效的限制球芯21滑出球面四氟板2。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挡块32截面使用其他形状。

优选挡块32内表面设有橡胶垫。这样的结构,在挡块32与支撑台11之间形成缓冲区,避免挡块32与支撑台11直接碰撞损坏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缓冲结构。

优选通孔432以活塞杆433为中心均匀分布。这样的结构,液压油434流动时活塞431均匀受力,保护结构。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通孔432使用其他分布形状。

优选油缸盖44设有吸油海绵443。这样的结构,进一步防止油缸43漏油。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结构防止油缸43漏油。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