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楼板浇筑厚度合格率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981发布日期:2019-09-12 09:13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可提高楼板浇筑厚度合格率的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楼板浇筑厚度合格率的楼板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浇筑完成质量、平整度等控制的措施,直接或间接的均对后续工程施工产生巨大影响。楼板浇筑厚度控制精度的提高可有效降低因浇筑过厚产生的经济损失及浇筑过薄引起的质量缺陷。

楼板浇筑过程中,因现场存在标高误差,从而降低了浇筑完成的质量。楼板面的平整度不仅影响了后期地板装饰装修工程及顶板装饰装修工程,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楼板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楼板厚度控制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提高楼板浇筑厚度合格率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高度与楼板厚度一致的管体,设置于管体下端处、向外延伸的环状底板,设置于管体外壁上、位于管体中部处的外部截水槽,设置于管体内壁上、位于管体中部处的内部截水槽,设置于管体外壁上、位于外部截水槽下方的浇筑孔,以及设置于外壁上、位于浇筑孔下方、且与浇筑孔相对布置的排气孔;所述环状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孔的直径为25mm。

优选的是,所述浇筑孔的直径为25mm。

优选的是,所述管体采用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管体的厚度为2mm。

优选的是,所述环状底板采用PVC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环状底板的厚度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实用性强,可有效加强楼板浇筑过程中应对浇筑厚度的控制,并达到提升楼板浇筑合格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图1-2所示可提高楼板浇筑厚度合格率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高度与楼板厚度一致的管体1,设置于管体1下端处、向外延伸的环状底板2,设置于管体1外壁上、位于管体1中部处的外部截水槽3,设置于管体1内壁上、位于管体1中部处的内部截水槽4,设置于管体1外壁上、位于外部截水槽3下方的浇筑孔5,以及设置于外壁上、位于浇筑孔5下方、且与浇筑孔5相对布置的排气孔6;所述环状底板2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7,安装孔的孔径为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6的直径为25mm,其中心与管体底部的距离为22.5mm,排气孔可有效加强混凝土在其内部的浇筑密实及拆模后的观感质量。所述浇筑孔5的直径为25mm,其中心与管体底部的距离为34.5mm。所述管体1采用PVC材料制成,直径为40mm,厚度为2mm。所述环状底板2采用PVC材料制成,外径为63mm,厚度为2mm。所述外部截水槽及内部截水槽的槽宽为5mm,高度为4mm,距离环形底板的距离为55mm。外部截水槽及内部截水槽可有效防止因材料不均匀收缩产生的缝隙。

楼板浇筑时,将若干楼板厚度控制器按一定方式布置在模板上,如采用梅花型布置,间距以现场收面刮尺长度范围内为宜;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固定方式为:木模可采用钉子通过安装孔固定,铝合金模板可采用自攻螺钉通过安装孔定位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