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9225发布日期:2019-09-29 16:1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装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就是产生的大量噪音,现有的降噪装饰板因为成本的原因对噪音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且各种降噪材料的结合并不紧实,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松散脱落,导致墙体不平,装饰板材料之间摩擦也回产生噪音,降噪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降噪材料结合紧密且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的顶部包括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下表面与上层板的顶部粘接,所述上层板的内部包括上泡沫剂,所述上泡沫剂的表面与上层板的内壁粘接,所述上层板的底部包括锯齿形隔音棉、金属薄板、左连接杆、胶水、右连接杆和隔音棉条,所述锯齿形隔音棉的上表面通过胶水与上层板的底部粘接,所述胶水位于上层板的底部与锯齿形隔音棉的顶部之间设置,所述锯齿形隔音棉的下表面与金属薄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薄板的下表面与隔音棉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杆位于上层板底部左侧设置,所述左连接杆的表面与锯齿形隔音棉的内壁粘接,所述左连接杆的表面与金属薄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连接杆的表面与隔音棉条的内壁粘接,所述左连接杆的顶部贯穿锯齿形隔音棉与上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杆位于上层板的右侧设置,所述锯齿形隔音棉的内壁和隔音棉条的内壁均与右连接杆的表面粘接,所述金属薄板的内壁与右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杆的顶部贯穿锯齿形隔音棉与上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隔音棉条的下表面包括下层板、下泡沫剂、固定柱、左侧板、右侧板和墙体,所述右侧板上表面和左侧板的上表面均与隔音棉条的下表面粘接,所述左侧板的左端与下层板的顶部卡接,所述右侧板的右端与下层板的顶部卡接,所述下层板的内壁与下泡沫剂的表面粘接,所述下层板的内壁底部通过固定柱与墙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薄板的右侧包括右卡柱和右顶柱,所述右卡柱的顶部与上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卡柱的表面底部与下层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右顶柱的顶部与右卡柱的表面卡接,所述右顶柱的底部与下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顶柱的右侧与右固定条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金属薄板的左侧包括左卡柱和左顶柱,所述左卡柱的顶部上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卡柱的表面底部与下层板的内壁卡接,所述左顶柱的顶部与左卡柱的表面卡接,所述左卡柱的左侧与左固定条的右侧滑动连接,所述左卡柱的顶部与下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柱以下层板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柱位于下层板的内壁底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板的右侧包括右固定条,所述右固定条的左侧与上层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右固定条的顶部左端与上层板的内壁卡接,所述右固定条的底部左端与下层板的内壁卡接,所述右固定条的左侧与下层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板的左侧包括左固定条,所述上层板的左侧和下层板的左侧均与左固定条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条的顶部右端与上层板的内壁卡接,所述左固定条的底部右端与下层板的内壁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以下层板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左侧板的右端与右侧板的左端之间保留右五厘米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胶水位于上层板的底部与锯齿形隔音棉的顶部之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通过在上层板和下层板的两端设置左固定条和右固定条,在上层板的底部两侧设置左卡柱和右卡柱,从而达到了将降噪材料固定紧密的目的,通过在上层板的底部和下层板的顶部之间设置锯齿形隔音棉和隔音棉条,从而解决了降噪装饰板降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该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通过在隔音棉条和锯齿形隔音棉之间设置金属薄板,从而达到了增加降噪装饰板强度的目的,通过在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内壁设置上泡沫剂和下泡沫剂,从而解决了装饰板整体过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卡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其中,1上层板、2上泡沫剂、3锯齿形隔音棉、4胶水、5右连接杆、6右卡柱、7右顶柱、8右固定条、9墙体、10固定柱、11右侧板、12下泡沫剂、13下层版、14左侧板、15金属薄板、16隔音棉层、17左顶柱、18左连接杆、19左固定条、20防水膜、21左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环保建筑装饰板,包括上层板1,上层板1的顶部包括防水膜20,防水膜20的下表面与上层板1的顶部粘接,防水膜20用于防止装饰板被淋湿,长时间使用后材料变质,影响降噪效果,上层板1的内部包括上泡沫剂2,上泡沫剂2的表面与上层板1的内壁粘接,上层板1的底部包括锯齿形隔音棉3、金属薄板15、左连接杆18、胶水4、右连接杆5和隔音棉条16,锯齿形隔音棉3的上表面通过胶水4与上层板1的底部粘接,锯齿形隔音棉3用于将传来的噪音反射回一部分,胶水4位于上层板1的底部与锯齿形隔音棉3的顶部之间设置,胶水4用于将锯齿形隔音棉3与下层板13底部之间粘接紧密,锯齿形隔音棉3的下表面与金属薄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金属薄板15的下表面与隔音棉条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金属薄板15用于增加装饰板的整体强度,左连接杆18位于上层板1底部左侧设置,左连接杆18的表面与锯齿形隔音棉3的内壁粘接,左连接杆18的表面与金属薄板15的内壁固定连接,左连接杆18的表面与隔音棉条16的内壁粘接,左连接杆18的顶部贯穿锯齿形隔音棉3与上层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右连接杆5位于上层板1的右侧设置,锯齿形隔音棉3的内壁和隔音棉条16的内壁均与右连接杆5的表面粘接,金属薄板15的内壁与右连接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右连接杆5的顶部贯穿锯齿形隔音棉3与上层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左连接杆18和右连接杆5用于在拼装时候将锯齿形隔音棉3、金属薄板15和隔音棉条16固定在一起。

隔音棉条16的下表面包括下层板13、下泡沫剂12、固定柱10、左侧板14、右侧板11和墙体9,右侧板11上表面和左侧板14的上表面均与隔音棉条16的下表面粘接,左侧板14的左端与下层板13的顶部卡接,右侧板11的右端与下层板13的顶部卡接,左侧板14和右侧板11以下层板13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左侧板14的右端与右侧板11的左端之间保留右五厘米距离,下层板13的内壁与下泡沫剂12的表面粘接,下泡沫剂12和上泡沫剂2用于降低降噪装饰板的整体重量,下层板13的内壁底部通过固定柱10与墙体9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柱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柱10以下层板13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固定柱10位于下层板13的内壁底部设置,上层板1的右侧包括右固定条8,右固定条8的左侧与上层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右固定条8的顶部左端与上层板1的内壁卡接,右固定条8的底部左端与下层板13的内壁卡接,右固定条8的左侧与下层板13的右侧固定连接,上层板1的左侧包括左固定条19,上层板1的左侧和下层板13的左侧均与左固定条19的右侧固定连接,左固定条19的顶部右端与上层板1的内壁卡接,左固定条19的底部右端与下层板13的内壁卡接,左固定条19和右固定条8用于将上层板1和下层板13扣紧实,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材料松散,无法保持良好的降噪效果,金属薄板15的右侧包括右卡柱6和右顶柱7,右卡柱6的顶部与上层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右卡柱6的表面底部与下层板13的内壁滑动连接,右顶柱7的顶部与右卡柱6的表面卡接,右顶柱7的底部与下层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右顶柱7的右侧与右固定条8的左侧滑动连接,金属薄板15的左侧包括左卡柱21和左顶柱17,左卡柱21的顶部上层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左卡柱21的表面底部与下层板13的内壁卡接,左顶柱17的顶部与左卡柱21的表面卡接,左卡柱21的左侧与左固定条19的右侧滑动连接,左卡柱21的顶部与下层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左卡柱21和右卡柱6用于将上层板1和下层板13之间扣紧。

使用时,将下层板13放置在墙体9上,通过固定柱10将下层板13固定在墙体9上,将左侧板14和右侧板11固定到下层板13上,从左侧板14和右侧板11之间留有的五厘米距离将下泡沫剂12灌进下层板13内壁中,下泡沫剂12右粘性会将固定在和下层板13粘紧,左连接杆18和右连接杆5将锯齿形隔音棉3、金属薄板15和隔音棉条16粘接在一起,然后固定在上层板1上,上层板1的上表面设置了防水膜20达到防水的目的,通过上层板1通过左卡柱21和右卡柱6与下层板13卡接,锯齿形隔音棉3的锯齿形在遇到声音时会反射回去一部分噪音,剩下的由隔音棉条16吸收掉,金属薄板15增加整个装饰板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