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074发布日期:2019-10-15 18:1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柱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多高层结构施工制作目前已解决了各项技术难题,但是多高层结构安装测量控制截止目前还是一个难题。传统的多高层柱安装,当上节柱和下节柱发生扭状错位时,柱子需按规范规定的数值进行校正,传统的柱子的校准方法采用调节柱子的缆风绳及在连接上节柱与下节柱的临时耳板处加装垫板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不便操作,而且调节精度得不到保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于2011.08.17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多高层钢结构柱安装测量校正结构(申请号:201110236725.7)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在上节柱和下节柱之间设置螺杆调节单元,通过调整螺母即可改变由调节螺杆在上节柱和下节柱之间形成的支撑高度,现场获得对于多高层钢结构柱安装标高和垂直度的测量校正,进行消除因钢结构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累计误差,保证安装精度。但是上述技术方案适合调整上节柱的竖直高度,无法调整上节柱的倾斜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能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快速对上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上连接耳板施加作用力,使得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小幅度偏转,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倾斜度,将上方钢结构柱调整到竖直状态,改变上方钢结构的标高,同时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作用在中隔板上,可将上方钢结构柱受到的力分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便于将上方钢结构柱安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在施工方法中,通过上方的第三螺栓为转轴,可将调整架打开到最大角度,方便将上方钢结构柱的上连接耳板吊入到调整架中,当合拢调整架时,调整架保持竖直状态,先后采用处于下方的第五螺栓和第二螺栓将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直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上,再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顶推上连接耳板,使得上方钢结构柱保持竖直状态,将上方钢结构柱的标高调整到符合设计标高,再通过第二限位板的第六螺栓对上方钢结构柱进行水平方向微调,接着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对上连接耳板进行顶推作用,使得整个上方钢结构柱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进行扭转运动,使得上方钢结构柱的侧面与下方钢结构柱的侧面重合,然后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和第五螺栓将上方钢结构柱限位在钢结构柱安装装置中,实现上方钢结构柱与下方钢结构柱上下精准对位,提高后续上方钢结构柱安装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架、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调整架的上半部中,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调整架的下半部中,调整架的外侧设有水平顶推装置,水平顶推装置作用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上,调整架设有中隔板,中隔板设于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下方,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作用在中隔板上。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快速对上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上连接耳板施加作用力,使得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小幅度偏转,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倾斜度,将上方钢结构柱调整到竖直状态,改变上方钢结构的标高,同时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作用在中隔板上,可将上方钢结构柱受到的力分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便于将上方钢结构柱安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

进一步,调整架包括两块竖向侧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两块竖向侧板对称设置,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焊接于竖向侧板的端部上,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均设于两块竖向侧板之间,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竖向侧板的上半部上,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竖向侧板的下半部上,水平顶推装置设于竖向侧板的外侧,中隔板焊接于两块竖向侧板的内侧之间。通过对调整架的具体设计,便于控制整个调整架的安装质量。

进一步,水平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一螺栓,第一限位板焊接于竖向侧板的外侧,第一限位板的外侧设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母上。拧动第一螺栓,在第一螺栓的作用下,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向调整架的左侧转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顶推上连接耳板,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倾斜度。

进一步,两块竖向侧板的上半部和两块竖向侧板的下半部均设有两个第一调节通孔,第一调节通孔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设于第一调节通孔中。竖向侧板的下半部的第二螺栓作用在下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下连接耳板上,由于下方钢结构柱预先固定连接,使得处于下方的第二螺栓用于固定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向侧板的上半部的第二螺栓作用在上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上连接耳板上,由于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限位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上,使得处于上方的第二螺栓用于扭转整个上方钢结构柱,并对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固定。

进一步,两块竖向侧板的上半部之间和两块竖向侧板的下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通孔,第二调节通孔之间设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设有第三螺母,第三螺母拧紧于竖向侧板上,第三螺栓的直径小于第二调节通孔的直径。可将两块竖向侧板的下半部之间的第三螺栓作为转轴,将调整架打开到最大角度;当整个上方钢结构柱调整完成后,将处于上方的第三螺栓紧固,增加整个上方钢结构柱的安全性。上方钢结构柱的标高调整在第三螺栓与第二调节通孔之间相差距离的范围内。

进一步,竖向侧板的上半部和竖向侧板的下半部均设有导向孔,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均设有第四螺栓,第四螺栓设于导向孔中,第四螺栓设有第四螺母,第四螺母拧紧于竖向侧板上。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紧固作用,实现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调整架的上半部中;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紧固作用,实现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连接于调整架的下半部中。

进一步,上盖板和下盖板均设有第五螺母,第五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五螺栓。通过下盖板的第五螺栓,实现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上;通过上盖板的第五螺栓,实现整个上方钢结构柱固定在钢结构柱安装装置上。

进一步,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于同一轴上,便于集中安装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

进一步,竖向侧板的外侧焊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外侧设有第六螺母,第六螺母螺纹连接有第六螺栓。拧动第二限位板的第六螺栓,在第六螺栓的作用下,上方钢结构柱在下方钢结构柱上水平移动,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水平位置。

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准备:先在下方钢结构柱的侧面焊接下连接耳板,再在上方钢结构柱的侧面焊接上连接耳板,然后对钢结构柱安装装置进行制作,再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到调整架的最右侧,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第四螺母拧紧在调整架上,同时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转动到调整架的最右侧,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第四螺母拧紧在调整架上;

b、打开调整架:先将调整架套设在下方钢结构柱的下连接耳板上,并在调整架的下半部和下连接耳板之间通入第三螺栓,第三螺栓上的第三螺母处于松开状态,然后将整个调整架向上移动,同时将整个调整架向远离下方钢结构柱方向转动,当下连接耳板卡在中隔板和调整架的内侧上时,调整架架设在下连接耳板上,此时调整架打开到最大角度;

c、吊放上方钢结构柱及固定调整架:采用吊机将上方钢结构柱吊放到下方钢结构柱上,上方钢结构柱的上连接耳板与下方钢结构柱的下连接耳板初步上下对准,当上方钢结构柱的上连接耳板吊入到调整架中时,停止吊机吊放工作,然后将整个调整架向下方钢结构柱方向转动,当调整架保持竖直状态时,在下盖板的第五螺母中拧入第五螺栓,第五螺栓顶紧下方钢结构柱的下连接耳板的底部,下连接耳板卡紧在第五螺栓与中隔板之间,再在调整架的下半部的第二螺母中拧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顶紧下方钢结构柱的下连接耳板的侧部,再将调整架的下半部的第三螺栓上的第三螺母拧紧在调整架上,然后吊机再次对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吊放,将上方钢结构柱放置在下方钢结构柱上;

d、微调上方钢结构柱的标高:松开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上的第四螺母,再转动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向调整架的左侧转动,当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作用在中隔板上时,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第四螺母拧紧在调整架上,再拧动第一螺栓,在第一螺栓的作用下,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向调整架的左侧转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顶推上连接耳板,当上方钢结构柱保持竖直状态,上方钢结构柱的标高符合设计标高时,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第四螺栓的第四螺母拧紧在调整架上;

e、微调上方钢结构柱的水平位置:先拧动第二限位板的第六螺栓,在第六螺栓的作用下,上方钢结构柱在下方钢结构柱上水平移动,再观察上方钢结构柱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的偏离情况,在调整架的上半部的其中一个第二螺母中拧入第二螺栓,处于上方的第二螺栓对上连接耳板进行顶推作用,使得整个上方钢结构柱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进行扭转运动,当上方钢结构柱的侧面与下方钢结构柱的侧面重合时,在调整架的上半部的另一个第二螺母中拧入第二螺栓,两个第二螺栓锁紧上连接耳板;

f、固定上方钢结构柱:先在上盖板的第五螺母中拧入第五螺栓,上方的第五螺栓顶紧上方钢结构柱的上连接耳板的顶部,再卸除吊机作用在上方钢结构柱上的吊钩,然后对上方钢结构柱和下方钢结构柱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快速对上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上连接耳板施加作用力,使得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小幅度偏转,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倾斜度,将上方钢结构柱调整到竖直状态,改变上方钢结构的标高,同时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作用在中隔板上,可将上方钢结构柱受到的力分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便于将上方钢结构柱安装到下方钢结构柱上。

2、本实用新型在两块竖向侧板的上半部和两块竖向侧板的下半部均设置两个第一调节通孔,第一调节通孔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设于第一调节通孔中。竖向侧板的下半部的第二螺栓作用在下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下连接耳板上,由于下方钢结构柱预先固定连接,使得处于下方的第二螺栓用于固定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向侧板的上半部的第二螺栓作用在上方钢结构柱侧面的上连接耳板上,由于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限位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上,使得处于上方的第二螺栓用于扭转整个上方钢结构柱,并对上方钢结构柱进行固定。

3、本实用新型在竖向侧板的外侧焊接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的外侧设有第六螺母,第六螺母螺纹连接有第六螺栓。拧动第二限位板的第六螺栓,在第六螺栓的作用下,上方钢结构柱在下方钢结构柱上水平移动,调整上方钢结构柱的水平位置。

4、在施工方法中,通过下方的第三螺栓为转轴,可将调整架打开到最大角度,方便将上方钢结构柱的上连接耳板吊入到调整架中,当合拢调整架时,调整架保持竖直状态,先后采用处于下方的第五螺栓和第二螺栓将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直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上,再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顶推上连接耳板,使得上方钢结构柱保持竖直状态,将上方钢结构柱的标高调整到符合设计标高,再通过第二限位板的第六螺栓对上方钢结构柱进行水平方向微调,接着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对上连接耳板进行顶推作用,使得整个上方钢结构柱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进行扭转运动,使得上方钢结构柱的侧面与下方钢结构柱的侧面重合,然后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和第五螺栓将上方钢结构柱限位在钢结构柱安装装置中,实现上方钢结构柱与下方钢结构柱上下精准对位,提高后续上方钢结构柱安装的精度。

5、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可拆除,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6、本实用新型原理清晰、实时操作容易,控制要求一般,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吊放上方钢结构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固定上方钢结构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整架;2-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4-第一限位板;5-第一螺栓;6-竖向侧板;7-上盖板;8-下盖板;9-第一调节通孔;10-第二螺栓;11-第二调节通孔;12-第三螺栓;13-导向孔;14-第四螺栓;15-第五螺栓;16-第二限位板;17-第六螺栓;18-上方钢结构柱;19-上连接耳板;20-下方钢结构柱;21-下连接耳板;22-中隔板;23-第二螺母;24-第三螺母;25-第四螺母;26-第一螺母;27-第六螺母;28-第五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包括调整架1、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转动连接于调整架1的上半部中,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转动连接于调整架1的下半部中。调整架1的外侧设有水平顶推装置,水平顶推装置作用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上。调整架1设有中隔板22,中隔板22设于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的下方,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作用在中隔板22上。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转动于同一轴上,便于集中安装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

调整架1包括两块竖向侧板6、上盖板7和下盖板8,两块竖向侧板6对称设置,上盖板7和下盖板8分别焊接于竖向侧板6的端部上,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均设于两块竖向侧板6之间,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转动连接于竖向侧板6的上半部上,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转动连接于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上,水平顶推装置设于竖向侧板6的外侧,中隔板22焊接于两块竖向侧板6的内侧之间。通过对调整架1的具体设计,便于控制整个调整架1的安装质量。

水平顶推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板4和第一螺栓5,第一限位板4焊接于竖向侧板6的外侧,第一限位板4的外侧设有第一螺母26,第一螺栓5螺纹连接于第一螺母26上。拧动第一螺栓5,在第一螺栓5的作用下,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向调整架1的左侧转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顶推上连接耳板19,调整上方钢结构柱18的倾斜度。

两块竖向侧板6的上半部和两块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均设有两个第一调节通孔9,第一调节通孔9的外侧均设有第二螺母23,第二螺母23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0,第二螺栓10设于第一调节通孔9中。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的第二螺栓10作用在下方钢结构柱20侧面的下连接耳板21上,由于下方钢结构柱20预先固定连接,使得处于下方的第二螺栓10用于固定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向侧板6的上半部的第二螺栓10作用在上方钢结构柱18侧面的上连接耳板19上,由于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限位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使得处于上方的第二螺栓10用于扭转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并对上方钢结构柱18进行固定。

两块竖向侧板6的上半部之间和两块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之间均设有第二调节通孔11,第二调节通孔11之间设有第三螺栓12,第三螺栓12设有第三螺母24,第三螺母24拧紧于竖向侧板6上,第三螺栓12的直径小于第二调节通孔11的直径。可将两块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之间的第三螺栓12作为转轴,将调整架1打开到最大角度;当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调整完成后,将处于上方的第三螺栓12紧固,增加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的安全性。上方钢结构柱18的标高调整在第三螺栓12与第二调节通孔11之间相差距离的范围内。

竖向侧板6的上半部和竖向侧板6的下半部均设有导向孔13,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均设有第四螺栓14,第四螺栓14设于导向孔13中,第四螺栓14设有第四螺母25,第四螺母25拧紧于竖向侧板6上。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的第四螺栓14的紧固作用,实现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转动连接于调整架1的上半部中;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的第四螺栓14的紧固作用,实现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转动连接于调整架1的下半部中。

上盖板7和下盖板8均设有第五螺母28,第五螺母28螺纹连接有第五螺栓15。通过下盖板8的第五螺栓15,实现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通过上盖板7的第五螺栓15,实现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固定在钢结构柱安装装置上。

竖向侧板6的外侧焊接有第二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6的外侧设有第六螺母27,第六螺母27螺纹连接有第六螺栓17。拧动第二限位板16的第六螺栓17,在第六螺栓17的作用下,上方钢结构柱18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水平移动,调整上方钢结构柱18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快速对上方钢结构柱18侧面的上连接耳板19施加作用力,使得上方钢结构柱18进行小幅度偏转,调整上方钢结构柱18的倾斜度,将上方钢结构柱18调整到竖直状态,改变上方钢结构的标高,同时通过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作用在中隔板22上,可将上方钢结构柱18受到的力分担到下方钢结构柱20上,便于将上方钢结构柱18安装到下方钢结构柱20上。

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施工准备:先在下方钢结构柱20的侧面焊接下连接耳板21,再在上方钢结构柱18的侧面焊接上连接耳板19。然后对钢结构柱安装装置进行制作,再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转动到调整架1的最右侧,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的第四螺栓14的第四螺母25拧紧在调整架1上,同时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转动到调整架1的最右侧,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的第四螺栓14的第四螺母25拧紧在调整架1上。

b、打开调整架1:先将调整架1套设在下方钢结构柱20的下连接耳板21上,并在调整架1的下半部和下连接耳板21之间通入第三螺栓12,第三螺栓12上的第三螺母24处于松开状态。然后将整个调整架1向上移动,同时将整个调整架1向远离下方钢结构柱20方向转动,当下连接耳板21卡在中隔板22和调整架1的内侧上时,调整架1架设在下连接耳板21上,此时调整架1打开到最大角度。

c、吊放上方钢结构柱18及固定调整架1:采用吊机将上方钢结构柱18吊放到下方钢结构柱20上,上方钢结构柱18的上连接耳板19与下方钢结构柱20的下连接耳板21初步上下对准。当上方钢结构柱18的上连接耳板19吊入到调整架1中时,停止吊机吊放工作,然后将整个调整架1向下方钢结构柱20方向转动,当调整架1保持竖直状态时,在下盖板8的第五螺母28中拧入第五螺栓15,第五螺栓15顶紧下方钢结构柱20的下连接耳板21的底部,下连接耳板21卡紧在第五螺栓15与中隔板22之间。再在调整架1的下半部的第二螺母23中拧入第二螺栓10,两个第二螺栓10顶紧下方钢结构柱20的下连接耳板21的侧部,再将调整架1的下半部的第三螺栓12上的第三螺母24拧紧在调整架1上,然后吊机再次对上方钢结构柱18进行吊放,将上方钢结构柱18放置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

d、微调上方钢结构柱18的标高:松开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和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上的第四螺母25,再转动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的第四螺栓14,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向调整架1的左侧转动,当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作用在中隔板22上时,将下转动标高调整装置3的第四螺栓14的第四螺母25拧紧在调整架1上。再拧动第一螺栓5,在第一螺栓5的作用下,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向调整架1的左侧转动,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顶推上连接耳板19,当上方钢结构柱18保持竖直状态,上方钢结构柱18的标高符合设计标高时,将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的第四螺栓14的第四螺母25拧紧在调整架1上。

e、微调上方钢结构柱18的水平位置:先拧动第二限位板16的第六螺栓17,在第六螺栓17的作用下,上方钢结构柱18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水平移动。再观察上方钢结构柱18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20的偏离情况,在调整架1的上半部的其中一个第二螺母23中拧入第二螺栓10,处于上方的第二螺栓10对上连接耳板19进行顶推作用,使得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20进行扭转运动,当上方钢结构柱18的侧面与下方钢结构柱20的侧面重合时,在调整架1的上半部的另一个第二螺母23中拧入第二螺栓10,两个第二螺栓10锁紧上连接耳板19。

f、固定上方钢结构柱18:先在上盖板7的第五螺母28中拧入第五螺栓15,上方的第五螺栓15顶紧上方钢结构柱18的上连接耳板19的顶部。再卸除吊机作用在上方钢结构柱18上的吊钩,然后对上方钢结构柱18和下方钢结构柱20进行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方法中,通过下方的第三螺栓12为转轴,可将调整架1打开到最大角度,方便将上方钢结构柱18的上连接耳板19吊入到调整架1中,当合拢调整架1时,调整架1保持竖直状态,先后采用处于下方的第五螺栓15和第二螺栓10将钢结构柱安装装置竖直固定在下方钢结构柱20上。再通过上转动标高调整装置2顶推上连接耳板19,使得上方钢结构柱18保持竖直状态,将上方钢结构柱18的标高调整到符合设计标高。再通过第二限位板16的第六螺栓17对上方钢结构柱18进行水平方向微调,接着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10对上连接耳板19进行顶推作用,使得整个上方钢结构柱18相对于下方钢结构柱20进行扭转运动,使得上方钢结构柱18的侧面与下方钢结构柱20的侧面重合,然后通过上方的第二螺栓10和第五螺栓15将上方钢结构柱18限位在钢结构柱安装装置中,实现上方钢结构柱18与下方钢结构柱20上下精准对位,提高后续上方钢结构柱18安装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个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可拆除,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原理清晰、实时操作容易,控制要求一般,易于推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