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324发布日期:2019-11-12 23:16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



背景技术: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在对侧墙进行钢筋绑扎时,需要用到双排脚手架。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599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脚手架,包括横杆、立杆,还包括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由两个支撑柱和弹性网构成,该弹性网的竖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柱上;该支撑柱与横杆固定连接;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当脚手架的高度较高时,操作人员需要不断上下攀爬脚手架拿取施工工具或施工材料,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将施工工具或施工材料等输送至脚手架上的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平行的顶板,所述顶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架体的高度,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底板的四角垂直于底板设置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连接至顶板上,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四根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与底板平行的移动板,每个所述立柱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板的四角设置有分别滑动连接于每个滑槽内的滑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以带动移动板于立柱上升降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脚手架上输送施工工具或施工材料时,将施工工具或施工材料置于移动板上,通过驱动件带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使得滑块带动移动板沿立柱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将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输送至脚手架上,无需人工多次攀爬脚手架,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可对移动板于立柱上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移动板在移动时沿水平方向产生倾斜,从而防止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于移动板上掉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顶板远离底板的面上的固定板,两侧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连接于两侧固定板上的转动轴,所述绕线辊上绕设有提升线,所述提升线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绕线辊上,另一端穿设顶板且于滑槽内连接至所述滑块上,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带动绕线辊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移动板带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时,通过电机带动绕线辊转动,使得提升线于绕线辊上绕设,使得提升线带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带动移动板升降;采用绕线辊和提升线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对移动板的驱动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线设置有四根,四根所述提升线均绕设于所述绕线辊上,四根所述提升线分别于四周的滑槽内通过且分别固定连接至每个滑槽的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提升线的设置可使得每个滑块均于滑槽内被提升线驱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移动板的升降效果,防止滑块带动移动板产生倾斜,并且对移动板具有较大的驱动力,使得移动板可对较重的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进行运输,当采用不同材质的提升线时,可使得移动板对操作人员进行运输,提高了移动板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辊上沿绕线辊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五块隔板,相邻的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绕线空间,四根所述提升线分别绕设于每个所述绕线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设置可使得每根提升线分别绕设至每个绕线空间内,防止多根提升线之间出现打结的现象,并且隔板的设置可防止提升线在绕线辊上绕设时于绕线辊上脱落,提高了提升线于绕线辊上的绕设效果,间接提高了提升线对移动板的驱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上于提升线贯穿的位置设置有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所述保护筒设置为塑料制成的,所述提升线于所述保护筒内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筒的设置可对提升线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提升线于顶板上穿设移动时,对提升线造成磨损,提高了提升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机内供电的蓄电池,所述顶板上且位于电机上方设置有用于向蓄电池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固定杆横跨于电机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位于顶板上,顶板的高度较高时,较难将电源接通至顶板所在的位置对电机进行供电,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内,当需要使用电机时,直接通过蓄电池向电机内供电即可,无需将电机接通至其他电路内,进一步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且位于移动板的四侧边缘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包括横竖交叉设置的多根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的设置可进一步防止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于移动板上掉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架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通过螺栓连接至架体上,使得整个升降装置可拆卸连接至架体上,将升降装置取下可使得升降装置用于其他的脚手架上,并且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得升降装置于架体上具有较好的牢固性,方便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绕线辊转动,使得提升线于绕线辊上绕设,提升线可带动滑块于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带动移动板完成升降,将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等置于移动板上,使得移动板可将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输送至脚手架的顶部或任意高度,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2.太阳能电池板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内,当需要使用电机时通过蓄电池向电机内供电即可,无需将电机接通至其他电路内,使得脚手架适用于任何环境,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展示滑槽和滑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底板;3、顶板;31、固定板;32、绕线辊;33、转动轴;34、提升线;35、电机;36、隔板;37、绕线空间;38、蓄电池;39、太阳能电池板;391、固定杆;4、立柱;41、连接杆;42、移动板;43、滑槽;44、滑块;45、保护筒;46、杆体;4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侧墙钢筋绑扎用移动式架体,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

结合图1和图3,升降装置包括底板2和与底板2平行的顶板3,顶板3的高度高于架体1的高度,底板2上且位于底板2的四角垂直于底板2设置有四根立柱4,立柱4远离底板2的端部连接至顶板3上,为了增加相邻的立柱4之间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相邻的立柱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41。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升降装置可拆卸连接至架体1上,使得升降装置可适用于其他脚手架上,将立柱4通过螺栓47连接至架体1上;采用螺栓47连接的方式,方便对升降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

结合图3和图4,四根立柱4上滑动连接有与底板2平行的移动板42,每个立柱4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43,移动板42的四角设置有分别滑动连接于每个滑槽43内的滑块44(参见图5);为了防止滑块44沿垂直于滑槽43的长度方向与滑槽43之间脱离,将滑槽43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滑块44与“T”形的滑槽43配合设置。

如图6所示,顶板3远离底板2的面上相对设置有固定板31,两侧固定板31之间设置有绕线辊32,绕线辊32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连接于两侧固定板31上的转动轴33,绕线辊32上间隔设置有五块隔板36,每个隔板36均沿绕线辊32的周向位置设置,五个隔板36将绕线辊32分隔成了四个绕线空间37,每个绕线空间37内且位于绕线辊32上均绕设有提升线34,相邻的提升线34的绕向相反,四根提升线34的一端固定连接至绕线辊32上,另一端穿设顶板3且于分别于每个滑槽43内连接至每个滑块44上,顶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33带动绕线辊32转动的电机35。

当需要驱动滑块44于滑槽43内移动,使得滑块44带动移动板42升降时,通过电机35带动绕线辊32于固定板31上转动,从而使得提升线34于绕线辊32上绕设,此时提升线34将带动滑块44于滑槽43内移动,使得滑块44带动移动板42升降,将施工工具或施工材料置于移动板42上,使得移动板42带动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输送至脚手架上的任意高度,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提升线34于顶板3上贯穿时产生磨损,在顶板3上于提升线34贯穿的位置设置有保护筒45,保护筒45的两端为贯通设置,保护筒45设置为塑料制成的,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筒45设置为亚克力制成的。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移动板42在带动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移动时,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于移动板42上掉下,在移动板42且位于移动板42的四侧边缘设置有护栏,护栏包括横竖交叉设置的多根杆体46。

如图6所示,顶板3远离底板2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机35内供电的蓄电池38,顶板3上且位于电机35上方设置有用于向蓄电池38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39,太阳能电池板39通过固定杆391横跨于电机35上方;太阳能电池板39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至蓄电池38内,当需要驱动电机35工作时,直接通过蓄电池38向电机35内输电即可,蓄电池38和太阳能电池板39的设置可使得整个脚手架可适用于难以接电的环境,从而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向架体1的顶部输送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时,将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置于移动板42上,通过驱动电机35使得电机35带动绕线辊32于固定板31上转动,此时四根提升线34分别于每个绕线空间37内绕设,使得提升线34带动滑块44于滑槽43内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42完成升降,当需要驱动移动板42下降时,驱动电机35反向转动即可,操作人员无需多次攀爬架体1,提高了脚手架的使用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