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224发布日期:2019-10-15 18:14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适用于固定帐篷、屏风或者天幕凉棚等等。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帐篷一般采用地钉等将各种角的织带固定,普通的地钉固定,牢固性较差。

屏风,是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屏风一般借助底座陈设在室内的显著位置,底座结构大,占地面积大,陈设不方便。

天幕凉棚,是搭设在户外用于休闲、娱乐的简易设施。天幕凉棚一般采用支杆进行支撑固定,支杆固定不方便,稳固性差。

总之,现有的帐篷、屏风和天幕凉棚的安装固定方式各不相同,而且,固定结构较为复杂,固定牢固性较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各种固定结构在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深入构思,积极研究,改良,试验,而开发出本设计,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可方便帐篷、屏风和天幕凉棚的安装固定,且拆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具有钉主体,钉主体的下方在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两个钉脚,钉主体的上方还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支柱。

所述钉主体的上方表面形成棱条。

所述钉主体上形成前后贯通的通孔。

所述两个钉脚呈一个长一个短,两个钉脚都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且在底部形成斜导角。

所述两个钉脚的前后面形成若干凹槽,且凹槽呈菱形。

所述钉主体对应长钉脚在上方形成支座,支柱形成在支座上。

所述钉主体在短钉脚的根部形成前后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支柱为多棱柱。

所述钉主体的两端形成光滑导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具有两个钉脚和一个支柱,所以,可以用于帐篷的安装固定,借助两个钉脚插入地下的抓地作用,使帐篷固定更牢固,也可以用于屏风和天幕凉棚的安装固定,借助两个钉脚插入地下的抓地作用使双脚地钉牢固固定在地面上,再借助支柱供屏风和天幕凉棚的支杆(一般为铁管)插接,使支杆固定,由此实现屏风和天幕凉棚的牢固固定。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提供多种安装功能,方便帐篷、屏风和天幕凉棚等的安装固定,拆装方便,且稳定性更佳,适用范围和领域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支杆配合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帐篷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屏风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天幕凉棚的使用示意图。

标号说明

双脚地钉10:钉主体1,棱条11,通孔12,支座13,安装孔14,光滑导角15,钉脚2和3,斜导角21和31,凹槽22和32,支柱4;

帐篷100,拉绳110;

屏风200,支杆210;

天幕凉棚300,支杆3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多功能双脚地钉10,具有钉主体1,钉主体1的下方在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两个钉脚2和3,钉主体1的上方还向上延伸形成一个支柱4。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帐篷100的安装固定,借助两个钉脚2、3插入地下,将帐篷100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双脚地钉10比普通地钉的抓地作用增加一倍,使帐篷100固定更牢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屏风200的安装固定,借助两个钉脚2、3插入地下的抓地作用,使整个双脚地钉10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再借助支柱4供屏风200的支杆210(一般为铁管)插接,使支杆210固定,由此实现屏风200的牢固、快速固定,且安装固定占地面积小,陈设更方便。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天幕凉棚300的安装固定,借助两个钉脚2、3插入地下的抓地作用,使整个双脚地钉10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再借助支柱4供天幕凉棚300的支杆310(一般为铁管)插接,使支杆310固定,由此实现天幕凉棚300的牢固、快速固定,且安装的稳固性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优化设计是:为了方便将双脚地钉10固定在地面,所述钉主体1的上方表面形成棱条11,以增大摩擦,方便施力进行安装。

所述钉主体1上形成前后贯通的通孔12,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升抓地性。

为了方便钉脚2、3插入地下,所述两个钉脚2、3呈一个长一个短,两个钉脚2、3都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且在底部形成斜导角21和31。

而且,所述两个钉脚2、3的前后面形成若干凹槽22、32,且凹槽22、32呈菱形,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升抓地性。

为了方便支杆210和310的安装,所述钉主体1对应长钉脚2在上方形成支座13,支柱4形成在支座13上。所述支柱4以多棱柱设计为较佳,以方便与支杆210和310牢固配合。

所述钉主体1在短钉脚3的根部还形成前后贯通的安装孔14,可供帐篷100的拉绳110系结固定。

另外,所述钉主体1的两端都形成光滑导角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