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固定平板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401发布日期:2019-09-20 20:58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模板固定平板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施工固定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紧和锚固模板对拉螺杆的扣件,具体是一种模板固定平板扣。



背景技术:

在传统施工中,现浇梁、柱、墙模板固定一般采用山型卡,使用时螺纹拉杆穿过模板两面,在螺纹拉杆两端分别套上垫片、山型卡、螺帽,最后使用扳手进项锁紧。这种传统的锁紧和锚固模板方法需对圆钢拉杆进行螺纹开芽加工、拉杆材料可选性较小,施工时需要在模板两侧两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模板加固,增加了施工操作空间和劳动力成本、快捷性较差,而且在施工中螺杆容易受到混凝土、砂浆的污染,需要经常清洁螺杆上的灰浆、浸油保养以保证螺帽能够在螺杆上顺畅的旋扭,其安装和维护保养的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模板固定平板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板固定平板扣,包括垫板、支撑座和楔形插销;支撑座固定于垫板上,支撑座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楔形插销进、出口;楔形插销通过支撑座上的楔形插销进、出口穿插在支撑座上,并且在楔形插销的尾部设置有防脱销;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拉杆出口,垫板上正对拉杆出口的位置开设有拉杆进口;支撑座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为外凸的圆弧面设计,并且在该侧壁的内壁面上均布有若干圆锥钉头,楔形插销上与该侧壁的内壁面相对的一面设置为锯齿面。

本实用新型模板固定平板扣的具体使用方法:(1)将平板扣在楔形插销松弛的状态下套入拉杆;(2)再套入模板拉紧器卡紧平板扣;(3)用锤子敲击楔形插销的大端面,使拉杆在楔形插销的锯齿面和支撑座的圆锥钉头面的共同作用下卡紧;(4)取下模板拉紧器;(5)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6)平板扣拆除,朝与楔紧的反方向敲击楔形插销的小端面,使其退出与拉杆锚固的状态,即可取出平板扣。上面所述的模板拉紧器为本领域中比较常见的紧固工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并能够熟练使用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支撑座的左、右侧壁与垫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肋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垫板上开设有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模板固定平板扣,不仅取消了螺帽、垫片,而且改变了传统模板拉杆的双人操作方式,可以单人独立操作完成加固,缩小了操作空间,节省了人力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单侧工作面的地方,如桥梁湿接缝的模板固定;并且无需对拉杆进行螺纹开芽加工,拉杆材料可选性大,用圆钢和螺纹钢筋均可,只要能穿过扣件上的拉杆进出口即可,可节省螺纹开芽加工费。施工操作快捷,保养方便,并且由于工作原理简单,即使受到混凝土、砂浆的污染也能可靠地锚固工作,比传统的山型卡加固螺纹拉杆节省用工2/3以上。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上均布圆锥钉头的内壁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楔形插销、2-楔形插销进口、3-支撑座、4-垫板、5-加强肋板、6-定位孔、7-拉杆出口、8-防脱销、9-拉杆进口、10-楔形插销出口、11-圆锥钉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模板固定平板扣,包括垫板4、支撑座3和楔形插销1;垫板4上开设有定位孔6,支撑座3固定于垫板4上,支撑座3的左、右侧壁与垫板4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肋板5,支撑座3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楔形插销进、出口2、10;楔形插销1包括长条状的销体,销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及右侧面均为平面状,销体的左侧面由尾部至头部方向为逐渐外扩的弧形面;楔形插销1通过支撑座3上的楔形插销进、出口2、10穿插在支撑座3上,并且在楔形插销1的尾部设置有防脱销8;支撑座3的顶部开设有拉杆出口7,垫板4上正对拉杆出口7的位置开设有拉杆进口9;支撑座3的右侧壁为外凸的圆弧面设计,并且在该侧壁的内壁面上均布有若干圆锥钉头11,楔形插销1上与该侧壁的内壁面相对的一面设置为锯齿面,即楔形插销1的右侧面为锯齿面。

具体实施时,组成扣件本体的垫板4、支撑座3和加强肋板5采用铸钢体一次铸造成型,同时楔形插销1也采用铸钢体一次铸造成型,然后装配防脱销8。

上面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