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及飘窗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3548发布日期:2019-04-05 21:3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及飘窗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及飘窗模具。



背景技术:

住宅产业化的高效和节能,得到了越来越多认可和推广,在现代人对住房品质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住宅产业化企业不可避免的需要生产“整体飘窗”“整体阳台”等预制构件。在分支复杂的的飘窗和阳台构件生产时,由于混凝土材料凝固过程中咬合模具,用整体式的内嵌模具,致后期脱模异常困难且构件容易在过分外力作用下出现缺边掉角的品质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结构稳定,方便快捷,且方便构件脱模的模具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脱模的飘窗组合底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包括左侧组件、中间组件和右侧组件,所述中间组件一端可拆卸连接左侧组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右侧组件,所述中间组件、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靠近预制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

进一步,所述中间组件呈等腰梯形,所述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呈直角梯形。

进一步,所述中间组件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左侧组件通过螺栓与中间组件连接,所述右侧组件通过螺栓与中间组件连接。可以在一开始留有间隙,方便操作,无需将各组件之间紧贴在一起;再用螺栓连接时,将中间组件与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不留间隙,防止浇筑的混凝土从间隙流出。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脱模的飘窗模具。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飘窗模具,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内模、挡板、挡边模具和如上述所述的组合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和组合底座固定安装在台模上,且各底座之间留有第一间隔,各个底座围合成一个四边形,各底座靠近预制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内模组合安装围合成四边形,且内模比各底座高,内模与各底座之间存在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内设有挡板,各底座上方设有挡边模具,所述挡边模具围合成框架。挡板的设置,对浇筑的混凝土起到一个堵浆的作用,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第一间隔处留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间隔的宽度为3~5cm,第二间隔的宽度为3~5cm。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宽度由飘窗背面的横隔板和纵隔板尺寸决定,在本实施例中,间隔的宽度为4cm。

进一步,所述框架为四边形。挡边模具的设置,是为了预制飘窗上的窗板,当预制飘窗的横隔板和纵隔板预制完成,继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会进入到挡边模具与内模形成的空间内,形成预制飘窗的窗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稳定,刚性强,安全可靠,制作容易;组合底座各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当预制构件完成后,组合底座三面与预制构件相接触,但中间组件只和预制构件一面相接触,这时拆卸中间组件就很容易,再拆除其他组件,最后也方便了其他底座的拆卸;且整个飘窗模具利用多个底座的组合形成,底座便于组装,可通过对底座组装成不同尺寸规格的模具,进行生产其他预制构件;本发明成本低廉,节约人力物力,提高构件一次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组合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飘窗模具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飘窗模具俯视图;

图5—为飘窗立体示意图。

图中:1—左侧组件,2—中间组件,3—螺栓,4—右侧组件,5—间隙,6—组合底座,7—第一底座,8—飘窗,81—横隔板,82—纵隔板,83—窗板,9—第二底座,10—第三底座,11—内模,12—第二挡板,13—挡边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包括左侧组件1、中间组件2和右侧组件4,中间组件2一端可拆卸连接左侧组件1,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右侧组件4,中间组件、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靠近预制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图未示)。第一挡板的设置,为了在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底座内。

组合底座的中间组件2呈等腰梯形,左侧组件1和右侧组件4呈直角梯形,左侧组件1的斜腰与中间组件2的左侧通过螺栓3连接;右侧组件的斜腰与中间组件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在中间组件的中部区域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呈四边形结构,安装在中间组件上,增强中间组件的强度,也便于在脱模时能手持加强筋将中间组件拉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对组合底座进行组合时,留有一定的间隙,且间隙的距离为6mm,间隙的设置为了便于放置中间组件、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在中间组件与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螺栓连接时,利用螺栓将中间组件与左侧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中间组件与右侧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不留有间隙,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到间隙中。

实施例2

参照图3~5,一种飘窗模具,包括第一底座7、第二底座9、第三底座10、内模11、挡板12、挡边模具13和如实施例1中的组合底座6,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和组合底座固定安装在台模上,且各底座之间留有第一间隔,各个底座围合成一个四边形,各底座靠近预制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图未示),内模组合安装围合成四边形,且内模比各底座高,内模与各底座之间存在第二间隔;第一间隔内设有挡板,各底座上方设有挡边模具,挡边模具围合成四边形框架。

在预制飘窗时,需搭配其他几个底座一同使用。共需要第一底座7、第二底座9、第三底座10、两个组合底座6和内模11,其中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三底座和内模为现有技术。将这些底座按飘窗8所需要的尺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台模上,各个底座之间存在第一间隔,第一间隔宽度为4cm;在飘窗需要安装玻璃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内模11,内模比各底座高出5cm,这个距离大于或等于窗板83的高度,内模11与各个底座之间存在第二间隔,第二间隔宽度为4cm;第一间隔与第二间隔内是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横隔板和纵隔板。在第一间隔内设有挡板12,挡板的安装位置,根据横隔板81和纵隔板82的长度尺寸决定。

在各个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挡边模具13,挡边模具的按照预制飘窗的窗板尺寸和规格进行制做。往第一间隔和/或第二间隔浇筑混凝土,当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浇筑完成,由于挡边模具与内模均与窗板高度一样或高于窗板高度,继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会在内模和挡边模具组成的空间内进行流动,即将窗板预制完成停止浇筑混凝土。

当预制整体飘窗构件完成后,将各底座和内模与台模进行连接的螺栓拆除,取下底座上方的挡边模具,再将两侧的组合底座上的中间组件与左右两侧组件的连接螺栓拆卸,然后将中间组件拉出,再拉出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然后将其他底座一一拆除,最后将预制飘窗吊起,拿出内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飘窗组合底座,包括左侧组件、中间组件和右侧组件,所述中间组件一端可拆卸连接左侧组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右侧组件,所述中间组件、左侧组件和右侧组件靠近预制构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板。本发明结构稳定,刚性强,安全可靠,制作容易,组合底座各组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当预制构件完成后,组合底座三面与预制构件相接触,但中间组件只和预制构件一面相接触,这时拆卸中间组件就很容易,再拆除其他组件,最后也方便了其他底座的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邓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30
技术公布日:2019.04.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