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脚手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3943发布日期:2019-06-28 23:0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脚手架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脚手架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脚手架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现场常规搭设脚手架一般为扣件脚手架、活动架、碗扣架、盘扣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在室内施工时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且过于笨重,不利于实际使用。传统连接方式连接的脚手架移动起来特别麻烦,严重浪费人力,而且部分区域由于狭窄施工不方便,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影响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升降调节、方便拆卸的便携式脚手架支架。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脚手架支架,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为套管结构,支架的管壁上设置有固定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u型托架;支架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三脚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废旧钢材即可制作加工,是废旧钢材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根据施工的高度调节高度,降低施工人员的疲劳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搭设拆卸方便,携带方便,便于在狭窄范围内操作,能够广泛应用于脚手架施工。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

支架设置有内管和外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外管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内管和外管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

u型托架固定在内管的顶端。

内管与外管通过别棍固定。

底座上设置有接头,外管套装在接头上并通过固定销固定。

三脚架上设置有防滑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三脚架套装防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管与底座分体设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支架2;内管201;外管202;三脚架3;u型托架4;接头5;别棍6;固定孔7;固定销8;防滑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便携式脚手架支架,由支架2和底座1组成,支架2为可伸缩空心管结构,支架2设置有内管201和外管202,内管201套装在外管202内,内管201和外管202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7,外管20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内管201的顶部固定有u型托架4。内管201与外管202通过别棍6固定。

参见附图1,架设好底座1,将内管201嵌套在外管202内部,根据施工高度需要调节好内管201的高度并通过别棍6将内管201和外管202固定,最后将脚手架放在u型托架4上即可施工。

在一些光滑的施工区域,为了防止三脚架3架体不稳,在三脚架3的底部套装防滑套用于增大三脚架3架腿与地面的摩擦力(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移动、拆卸,外管202与底座1可设置成分体结构,底座1上设置有与外管202下端连接的接头5,底座1与外管202通过固定销8连接。

本实施例的别棍6和固定销8都可采用螺杆或铁钉。

本发明的操作简单,利用施工现场的废料制作,能够减少对废旧钢材和人工的浪费,降低成本,而且能够在狭小空间施工作业,随施工需要调节架体的高度,降低施工人员的疲劳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对本发明的保护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涉及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对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提出的等效的变化或替换,都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脚手架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脚手架支架,包括支架和底座,支架为套管结构,支架的管壁上设置有固定孔,支架的顶部设置有U型托架;支架的下端设置在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三脚架。本发明利用施工现场废料制作,节省生产成本,根据施工所需高度调节脚手架支架的高度,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君;韩广超;李晓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8
技术公布日:2019.0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