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9112发布日期:2019-06-15 00:40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采光顶是指建筑物的屋顶、雨篷等的全部或部分被玻璃、塑料、玻璃钢等透光材料取代,所形成的具有装饰和采光功能的建筑顶部结构构件。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采光顶的使用日渐增多,甚至成为某些类型公共建筑设计的流行手法,如宾馆、大型商业中心、展览馆中的共享空间、入口篷等等。采光顶不仅可提供遮风避雨的室内环境,还可将室外的光影变化引入室内,使人有置身于室外开放空间的感觉,能够满足人们追求自然情趣的愿望;另外采光顶可以提供自然采光,减少照明开支,其丰富多样的采光顶造型,还增强了建筑的艺术美感。

目前,现有的采光顶的安装施工,需要通过脚手架搭设工作平台,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工程进度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其具有实现无脚手架施工,提高安装施工的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沿着女儿墙的长边方向上铺设主钢梁,并于主钢梁上搭设轨道;

步骤2,在屋面加工可移动板块,可移动板块为多个供采光玻璃安装的钢骨架和安装在钢骨架下与导轨滚动连接的滚轮;

步骤3,根据采光井的大小确定出可移动板块的规格,将首个可移动板块沿着轨道滑行至目标位置,并锁定位置,工人可在可移动板块的钢骨架上铺设木板;

步骤4,取相等规格的可移动板块,将后续的下一个可移动板块在屋面上加工好,并滑行至目标位置与上一个可移动板块焊接,工人可在可移动板块的钢骨架上铺设木板;

步骤5,在可移动板块的钢骨架上依次安装玻璃,并打胶收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屋面上进行加工所需要的可移动板块,加工好后,利用轨道将加工好的多个可移动板块依次滑行送入到目标位置,并在可移动板块上铺设玻璃,形成轨道式采光顶,这种方式可免除脚手架的搭建,节省脚手架费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另一个是减少安全隐患,还可以跟室内装修不冲突,可同时作业。

进一步设置:在步骤1中的主钢梁的底部焊接有平板支座,平板支座与女儿墙锚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支座与女儿墙的墙身锚固连接,主钢梁又是通过焊接于平板支座一体连接的,形成稳固的支撑和连接。

进一步设置:在步骤2和步骤3中加工可移动板块时,钢骨架组成具有若干孔的框架结构,滚轮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底部与导轨适配,木板呈矩形铺设在框架结构的每个孔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采光顶的安装效率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在于,钢骨架搭建出一个个独立的可移动板块,可移动板块上很好的实现了分批安装,安装速度得到有效提升。

进一步设置:在步骤5中安装的玻璃为真空玻璃,真空玻璃采用铝支架安装在钢骨架上,每个可移动板块之间玻璃采用密封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骨架上的真空玻璃之间需要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实现采光顶的防风防水。

进一步设置:在可移动板块的侧边设有铝包边,铝包边采用角钢一端安装在钢骨架上,另一端安装在女儿墙身上,铝包边位于钢骨架上一侧与相邻的玻璃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是采用轨道式的安装方式,轨道与玻璃之间的侧边具有都一定的间隙,轨道上的可移动板块均已固定好位置后,采用铝包边对侧边的间隙进行密封,达到最终的密闭效果。

进一步设置:在步骤3和步骤4中的对可移动板块的锁定位置可以是采用角钢实现钢骨架与主钢梁的焊接固定,或是利用带自锁结构的滚轮进行自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移动板块在完成安装后,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移动,位置均会被固定,采用滚轮的自锁形式,可在安装时,方便可移动板块暂时固定。

进一步设置:在步骤1中,还包括使得两条导平行的安装在主钢梁上的导向安装步骤;包括:步骤11,在两条主钢梁的上侧和两条导轨的下侧划出相互平行的辅助线,根据辅助线,均匀的标记若干下上重合的标记点;

步骤12,在主钢梁上,沿着所标记的标记点打孔,从而形成导向孔;

步骤13,在导轨的下侧的标记点处安装若干导向柱;

步骤14,导轨的下侧的导向柱嵌设至主钢梁的导向孔上,并将两者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需要做到相互平行,而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造成施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累积的误差可能造成滚轮与导轨的配合产生偏移,从而导致安装偏差;利用导向安装步骤,消除导轨和主钢梁之间的装配误差,主钢梁与女儿墙的安装误差不影响导轨的实际位置,导轨只利用导向柱与主钢梁的导向孔相互配合即可。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尖部呈锥形设置,导向孔的形状与导向柱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的尖部呈锥形,一方面方便嵌设至导向柱内,另一方面使得配合紧度更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向柱与导轨螺纹连接或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柱与导轨之间方便拆装,在安装过程中更为方便,避免导向柱与其他部件干涉影响。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防护措施,工人与钢骨架或主钢梁上连接防坠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防坠系统进行自我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这种方式可免除脚手架的搭建,节省脚手架费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

2、另一个是减少架高的人员投入,减少事帮,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3、还可以跟室内装修不冲突,可同时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采光顶的导轨、主钢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首个可移动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移动板块铺设完毕后的示意图一;

图4是可移动板块铺设完毕后的示意图二;

图5是玻璃安装和收胶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玻璃安装和收胶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采光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钢梁;2、导轨;3、平板支座;4、钢骨架;5、滚轮;6、可移动板块;7、铝包边;8、玻璃;9、导向柱;10、导向孔;11、女儿墙;12、铝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一种采光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沿着女儿墙11的长边方向上铺设主钢梁1,并于主钢梁1上搭设轨道,具体的说,主在女儿墙11锚上布置若干平板支座3,平板支座3位于女儿墙11的长边方向均匀布置,平板支座3与女儿墙11锚固连接,主钢梁1的底部焊接在平板支座3上。

为确保导轨2的平行度,还包括一个导向安装步骤;具体的导向安装步骤包括:

步骤11,在两条主钢梁1的上侧和两条导轨2的下侧划出相互平行的辅助线,根据辅助线,均匀的标记若干下上重合的标记点;

步骤12,在主钢梁1上,沿着所标记的标记点打孔,从而形成导向孔10;

步骤13,在导轨2的下侧的标记点处安装若干导向柱9;

步骤14,导轨2的下侧的导向柱9嵌设至主钢梁1的导向孔10上,并将两者固定连接。

其中,导向柱9的尖部呈锥形设置,导向孔10的形状与导向柱9相适配。导向柱9与导轨2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

步骤2,在屋面加工可移动板块6,可移动板块6为多个供采光玻璃8安装的钢骨架4和安装在钢骨架4下与导轨2滚动连接的滚轮5;钢骨架4组成具有若干孔的框架结构,滚轮5安装在框架结构的底部与导轨2适配,木板呈矩形铺设在框架结构的每个孔上。

步骤3,根据采光井的大小确定出可移动板块6的规格,将首个可移动板块6沿着轨道滑行至目标位置,并锁定位置;锁定位置可以是采用角钢实现钢骨架4与主钢梁1的焊接固定,或是利用带自锁结构的滚轮5进行自锁,锁定后,工人可在可移动板块6的钢骨架4上铺设木板。

步骤4,取相等规格的可移动板块6,将后续的下一个可移动板块6在屋面上加工好,并滑行至目标位置,并锁定位置;锁定位置可以是采用角钢实现钢骨架4与主钢梁1的焊接固定,或是利用带自锁结构的滚轮5进行自锁。锁定后,将本次滑动的可移动板块6与上一个可移动板块6焊接,工人可在本次滑动的可移动板块6的钢骨架4上铺设木板。

步骤5,在可移动板块6的钢骨架4上依次安装玻璃8,并打胶收口。玻璃8为真空玻璃8,真空玻璃8采用铝支架12安装在钢骨架4上,每个可移动板块6之间玻璃8采用密封胶密封,进行顶部打胶收口。

在可移动板块6的侧边设有铝包边7,铝包边7采用角钢一端安装在钢骨架4上,另一端安装在女儿墙11身上,铝包边7位于钢骨架4上一侧与相邻的玻璃8之间采用密封胶密封,进行侧边打胶收口。

其中,在各个步骤上,还包括防护措施,工人与钢骨架4或主钢梁1上连接防坠系统,保护工人安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