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1647发布日期:2019-08-09 23:5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



背景技术:

世界首堆国内示范工程华龙一号落地福建福清核电5、6号机组,华龙一号是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其中外侧的安全壳,指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和电气厂房外的rb、kb、lb防护厂房,简称apc壳。

apc壳为c60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1个机组混凝土总用量约5万立方米,主要功能为抗商用大飞机撞击屏蔽结构,厚度为1800mm(局部1500mm),是核电站核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1个机组apc壳配筋总用量约2.51万吨:主要受力钢筋为hrb500e,其他钢筋为hrb400e。主要受力钢筋采用直径40、32、25mm三种。apc壳非外露区域采用单侧双向共4排布置,钢筋直径为40mm,外露区域厚度1800mm,内、外侧均分别采用双向共6排布置,钢筋直径为40mm。

在apc壳墙体钢筋安装中,采用传统的钢管或钢筋作为“引筋”(控制钢筋的间距)+扎丝绑扎的方法:每个交叉节点均需要人工绑扎,且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再拆除每个节点的扎丝,钢筋绑扎固定工作量大,且在人员手扶或混凝土振捣的振动等作用下,经常松动、移位,甚至发生扎丝断裂失控等现象,致使钢筋偏位,导致排距、间距,以及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不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以上传统的钢筋固定方法施工完成2层后,发现钢筋固定工作量大、效率低、质量没有保证、对工程进度也不利等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解决apc壳墙体内侧或外侧立面钢筋间距,确保每排钢筋间距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该工具包括主体棒以及限位挡头,其中,在主体棒上固定有限位挡头,所述的限位挡头可对若干排竖向钢筋进行限位定位。

限位挡头包括限位挡头a、限位挡头b和限位挡头c,其中,两个限位挡头a固定在主体棒的两端,若干个限位挡头b和若干个限位挡头c均匀设置在主体棒上,使任意限位挡头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竖向钢筋限位区,在每个竖向钢筋限位区限制定位一排竖向钢筋,且两排竖向钢筋的竖向钢筋中心距相等。

所述的限位挡头包括3个限位挡头c,所述的3个限位挡头c设置在主体棒的中间,以及靠近主体棒两端的限位挡头a,其他区域均设置限位挡头b。

所述的限位挡头c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挡头c长边和限位挡头c弯折部,其中,限位挡头c弯折部呈梯形结构,并安装在限位挡头c长边的端部。

所述的限位挡头c上靠近限位挡头c弯折部的限位挡头c长边上设置有辅助定位棒。

所述的主体棒为棒状结构,其采用hrb400,直径40mm钢筋或φ48×3.5mm钢管制作,并在使用钢管制作主体棒时,在钢管的端头管孔处焊接封堵。

所述的限位挡头a为棒状结构,其采用hpb300,直径25mm圆钢制作,长度等于竖向钢筋排距乘以竖向排距个数,再加上1个竖向钢筋直径。

所述的限位挡头b为“门”字型结构,其采用hpb300,直径25和/或18mm圆钢制作。

所述的限位挡头b长边等于竖向钢筋排距乘以竖向排距个数,再加上1个竖向钢筋直径,短边长度等于竖向钢筋间距减去竖向钢筋直径再减去5mm。

所述的限位挡头c长边的长度略长于限位挡头b3长边的长度。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能够实现对竖向钢筋的定位控制,解决现有钢筋固定技术的不足,易于现场制作,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精度高、实用性强、工作效率高、可循环使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又能促进工程进度,还节约人力物力,经济实惠,实现了“质量、进度、造价”三者之间实现“三赢”,均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c-c剖视图;

图中:1、主体棒;2、限位挡头a;3、限位挡头b;4、限位挡头c;5、竖向钢筋;6、竖向钢筋限位区;7、水平钢筋;8、辅助定位棒;9、竖向钢筋中心距;10、限位挡头c长边;11、限位挡头c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包括主体棒1以及限位挡头,其中,主体棒1为棒状结构,其采用hrb400,直径40mm钢筋或φ48×3.5mm钢管制作,并在使用钢管制作主体棒1时,在钢管的端头管孔处焊接封堵;在主体棒1上焊接固定有限位挡头,限位挡头可对若干排竖向钢筋5进行限位定位,其中,限位挡头包括限位挡头a2、限位挡头b3和限位挡头c4,其中,两个限位挡头a2固定在主体棒1的两端,若干个限位挡头b3和若干个限位挡头c4均匀安装在主体棒1上,使任意限位挡头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竖向钢筋限位区6,在每个竖向钢筋限位区6限制定位一排竖向钢筋5,且两排竖向钢筋5的竖向钢筋中心距9相等,每个竖向钢筋限位区的尺寸为竖向钢筋直径加5mm;每排竖直钢筋5中的每根竖直钢筋5分别靠近一根水平钢筋7,实现对每排竖直钢筋5中竖直钢筋5间距的控制;在主体棒1中间及靠近两端分别安装3个限位挡头c4,其他区域均安装限位挡头b3;限位挡头a2为棒状结构,其采用hpb300,直径25mm圆钢制作,长度等于竖向钢筋排距乘以竖向排距个数,再加上1个竖向钢筋直径;限位挡头b3为“门”字型结构,其采用hpb300,直径25、18mm圆钢制作,长边等于竖向钢筋排距乘以竖向排距个数,再加上1个竖向钢筋直径,短边长度等于竖向钢筋间距减去竖向钢筋直径再减去5mm;限位挡头c4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挡头c长边10和限位挡头c弯折部11,其中,限位挡头c弯折部11呈梯形结构,并安装在限位挡头c长边10的端部,限位挡头c长边10略长于限位挡头b3长边的长度,例如,限位挡头c长边10比长于限位挡头b3长边长70mm;在限位挡头c4的限位挡头c弯折部11放置有辅助定位棒8,其可采用φ48×3.5mm的直钢管,为防止内侧钢筋不整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apc壳墙体内外立面钢筋间距定位控制工具具体使用过程为:在墙体结构施工方案水平施工缝标高以上50~200mm处,根据墙体长度连续搭接使用,搭接处至少搭接1个墙体竖向钢筋的间距,通过编号限位挡头a、限位挡头b和限位挡头c正好卡住竖向钢筋,来控制钢筋间距。可以事前计算需要的该工具个数,墙体端部或转角处可以通过加长搭接长度,保证工具不至于影响到转角处或端部墙体的模板安装,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即可拆除,亦可随墙体侧模板一起拆除,拆除时先向上拆掉辅助定位棒,再同时向上提拉限位挡头b、限位挡头c旋转90°或往主体棒方向慢慢敲击移除即可,清理污染物,检查工具有无变形,以备下次循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