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4360发布日期:2019-07-10 09:4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遮光膜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城市的建筑越建越高,当夏季时,建筑物受到太阳的暴晒,建筑内部的温度就会不断的升高,从而影响人们在建筑物内正常的生活,如果使用空调,不仅浪费电资源,而且会加剧温室效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会在建筑物外墙加上一层遮光膜。

但是,传统的遮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1、现有的遮光膜强度较低,在工人师傅进行遮光膜铺设时,容易将遮光膜扯断,然后遮光膜之间就会出现缝隙,这样就会降低遮光膜的遮光质量;并且现有的遮光膜安装比较麻烦,无法很好的将遮光膜稳定的安装在建筑外墙上。

2、现有的遮光膜就是一层吸光的黑布,这样遮光膜不仅能够吸收太阳光,而且也会遮挡住建筑物的外观,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包括:遮光膜本体,所述遮光膜本体包括基础层、强化层、遮光层和防护面层,所述强化层粘接在所述基础层上表面,所述遮光层粘接在所述强化层上表面,所述防护面层粘接在所述遮光层上表面;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钉和固定帽,所述安装钉插接在所述固定帽内部;所述安装钉包括钉帽、钉柱和锥形限位环,所述钉柱焊接在所述钉帽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锥形限位环套接在所述钉柱远离所述钉帽一端的外壁;所述固定帽包括塑料空心柱、圆形限位环和限位凹槽,所述塑料空心柱外壁均匀设置有圆形限位环,所述塑料空心柱与圆形限位环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塑料空心柱内壁均匀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锥形限位环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所述固定帽插接在建筑外墙表面,所述安装钉贯穿所述遮光膜本体与所述固定帽配合。

其中,所述所述基础层采用聚乙烯纤维制成;所述强化层采用天然橡胶制成;所述防护面层采用聚乙烯树脂制成。

其中,所述强化层内部均匀插接有玻璃纤维丝,所述玻璃纤维丝呈网格状布置。

其中,所述基础层的厚度尺寸为0.5~1.5mm;所述强化层的厚度尺寸为1.5~2.5mm;所述遮光层的厚度尺寸为1.5~2.5mm;所述防护面层的厚度尺寸为0.5~1.5mm。

其中,所述防护面层之上还涂覆有一层防腐蚀涂层,所述防腐蚀涂层之外涂覆还有一层疏水涂层。

其中,所述遮光层包括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所述遮光层通过所述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按比例配制而成。

其中,所述遮光层包括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

玻璃纤维40-50;

卤化银30-40;

成膜剂5-10;

交联剂2-7;

偶联剂2-7;

防霉剂1-5。

其中,所述成膜剂采用硝酸纤维成膜剂;所述交联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偶联剂采用水性硅烷偶联剂;所述防霉剂采用吡啶硫酮锌。

其中,所述遮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

s2、然后分别将卤化银和玻璃纤维投放到搅拌机内,然后打开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将取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接着将混合后的取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250~350℃,使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且将混合后的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在真空下脱水后,然后缓慢的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降至常温,完成初始原料的配制;

s3、接着将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投放到搅拌机内,然后打开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将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混合后的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投放到反应釜内,然后反应釜工作,搅拌升温至450~550℃,使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与反应釜内部的初始原料均匀混合,并在真空下脱水,完成最终原料的配制;

s4、将反应釜内反应得到的最终原料均匀的摊铺在所述强化层上表面上,然后在常温状态下,直至所述遮光层在所述强化层上表面上固化,从而将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强化层紧密的粘接在一起;

s5、接着在所述强化层下表面粘接所述基础层,在所述遮光层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护面层,待所述基础层、强化层、遮光层和防护面层粘接在一起后,对遮光膜本体进行均匀加热,加热15~25秒后,将遮光膜放置在阴凉处,直至遮光膜本体恢复常温,从而完成遮光膜本体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基础层、强化层、遮光层和防护面层共同组成遮光膜,增加了遮光膜的强度,并且通过在强化层内部设置玻璃纤维丝,提高了遮光膜的韧性,防止遮光膜在拉扯的过程中折断,避免了建筑物外墙上的遮光膜出现缝隙,保证了遮光膜的遮光质量;并且先将固定帽插接在建筑外墙表面,然后通过安装钉贯穿遮光膜本体与固定帽配合,从而将、遮光膜本体固定在建筑外墙表面,方便了遮光膜本体的安装。

2、本发明通过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组合成遮光层,并且卤化银在受到紫外线或短波可见光等激活光照射时,卤素离子放出电子,该电子被银离子捕获,无色的卤化银分解为不透明的银原子和透明的卤素原子,银原子吸收光线使遮光膜透光率降低;并且遮光层中的卤素不会逸失,所以能发生可逆反应,激活光移走后,银与卤素进行再结合,使遮光膜恢复到原来的透明无色状态,这样将该遮光膜贴附在建筑物外墙上后,当有阳光时,遮光膜能够吸收光线,防止光线照射在建筑物上,避免建筑物内部温度过高,当没有阳光时,遮光膜保持透明状态,这样遮光膜就不会遮挡住建筑物的外观,保证人们能够看到建筑物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遮光膜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钉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帽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0-遮光膜本体;11-基础层;12-强化层;13-遮光层;14-防护面层;15-玻璃纤维丝;20-固定装置;21-安装钉;22-固定帽;23-钉帽;24-钉柱;25-锥形限位环;26-塑料空心柱;27-圆形限位环;28-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建筑外墙感光变色遮光膜,包括:遮光膜本体10和固定装置20。

其中,所述遮光膜本体10包括基础层11、强化层12、遮光层13和防护面层14,所述强化层12粘接在所述基础层11上表面,所述遮光层13粘接在所述强化层12上表面,所述防护面层14粘接在所述遮光层13上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20包括安装钉21和固定帽22,所述安装钉21插接在所述固定帽22内部。

其中,所述安装钉21包括钉帽23、钉柱24和锥形限位环25,所述钉柱24焊接在所述钉帽23下表面的中心处,所述锥形限位环25套接在所述钉柱24远离所述钉帽23一端的外壁。

其中,所述固定帽22包括塑料空心柱26、圆形限位环27和限位凹槽28,所述塑料空心柱26外壁均匀设置有圆形限位环27,所述塑料空心柱26与圆形限位环27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塑料空心柱26内壁均匀开设有限位凹槽28;所述锥形限位环25与所述限位凹槽28配合;所述固定帽22插接在建筑外墙表面,所述安装钉21贯穿所述遮光膜本体10与所述固定帽22配合。

其中,所述基础层11采用聚乙烯纤维制成,聚乙烯纤维具有较稳定的化学性质,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腐蚀性,这样防止遮光膜被腐蚀,提高了遮光膜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强化层12采用天然橡胶制成,且所述强化层12内部均匀插接有玻璃纤维丝15,所述玻璃纤维丝15呈网格状布置,通过在强化层12内部设置玻璃纤维丝15,提高了遮光膜的韧性,防止遮光膜在拉扯的过程中折断,避免了建筑物外墙上的遮光膜出现缝隙,保证了遮光膜的遮光质量。

其中,所述防护面层14采用聚乙烯树脂制成,聚乙烯树脂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并且电绝缘性能优良,这样保证了遮光膜能够抗冻,在寒冷的气温下,遮光膜不会变形,并且保证遮光膜能够绝缘。

其中,所述基础层11的厚度尺寸为0.5~1.5mm;所述强化层12的厚度尺寸为1.5~2.5mm;所述遮光层13的厚度尺寸为1.5~2.5mm;所述防护面层14的厚度尺寸为0.5~1.5mm。

其中,所述防护面层14之上还涂覆有一层防腐蚀涂层,所述防腐蚀涂层之外涂覆还有一层疏水涂层,通过在防护面层14外涂覆防腐涂层,防止遮光膜淋到雨水时被腐蚀;通过在防护面层14外涂覆疏水涂层,防止遮光膜表面粘附有水珠,保证了遮光膜表面的清洁。

其中,所述遮光层13包括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所述遮光层13通过所述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按比例配制而成。

其中,所述遮光层13包括以下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

玻璃纤维45;

卤化银36;

成膜剂7;

交联剂5;

偶联剂4;

防霉剂3。

其中,卤化银在受到紫外线或短波可见光等激活光照射时,卤素离子放出电子,该电子被银离子捕获,无色的卤化银分解为不透明的银原子和透明的卤素原子,银原子吸收光线使遮光膜透光率降低;并且遮光层13中的卤素不会逸失,所以能发生可逆反应,激活光移走后,银与卤素进行再结合,使遮光膜恢复到原来的透明无色状态,这样将该遮光膜贴附在建筑物外墙上后,当有阳光时,遮光膜能够吸收光线,防止光线照射在建筑物上,避免建筑物内部温度过高,当没有阳光时,遮光膜保持透明状态,这样遮光膜就不会遮挡住建筑物的外观,保证人们能够看到建筑物的外观。

其中,所述成膜剂采用硝酸纤维成膜剂;所述交联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偶联剂采用水性硅烷偶联剂;所述防霉剂采用吡啶硫酮锌。

其中,所述遮光层13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按分量通过电子秤分别称取卤化银、玻璃纤维、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

s2、然后分别将卤化银和玻璃纤维投放到搅拌机内,然后打开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将取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接着将混合后的取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升温至250~350℃,使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并且将混合后的卤化银和玻璃纤维在真空下脱水后,然后缓慢的使反应釜内部的温度降至常温,完成初始原料的配制;

s3、接着将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投放到搅拌机内,然后打开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将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混合后的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投放到反应釜内,然后反应釜工作,搅拌升温至450~550℃,使成膜剂、交联剂、偶联剂和防霉剂与反应釜内部的初始原料均匀混合,并在真空下脱水,完成最终原料的配制;

s4、将反应釜内反应得到的最终原料均匀的摊铺在所述强化层12上表面上,然后在常温状态下,直至所述遮光层13在所述强化层12上表面上固化,从而将所述遮光层13与所述强化层12紧密的粘接在一起;

s5、接着在所述强化层12下表面粘接所述基础层11,在所述遮光层13上表面粘接所述防护面层14,待所述基础层11、强化层12、遮光层13和防护面层14粘接在一起后,对遮光膜本体10进行均匀加热,加热15~25秒后,将遮光膜放置在阴凉处,直至遮光膜本体10恢复常温,从而完成遮光膜本体10的制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