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46629发布日期:2019-08-27 21:4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当混泥土凝固后,需要对建筑模板进行拆除,以至于后续的建筑工作及建筑模板的循环利用。

但是,在现有的传统建筑模板的拆卸方法中,往往都是采用简单的钢结构撬杠插进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缝隙处,根据杠杆原理反复向外掰动,使得建筑模板与水泥柱完全分离。但是在该过程中,由于撬杠只能与一端的缝隙插接,使得拆卸员工需要多次调节撬杠的撬点位置才能将建筑模板分离,增加了拆卸员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在使用撬杠进行高处建筑模板的拆除时,需要拆卸员工俯身来调节撬杠的有效力矩,该过程使得拆卸员工的安全的不到保障。因此,设计一种可调节撬动力矩的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及其拆卸方法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传统拆卸方法中,往往都是采用简单的钢结构撬杠插进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缝隙处,根据杠杆原理反复向外掰动,使得建筑模板与水泥柱完全分离。但是在该过程中,由于撬杠只能与一端的缝隙插接,使得拆卸员工需要多次调节撬杠的撬点位置才能将建筑模板分离,增加了拆卸员工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在使用撬杠进行高处建筑模板的拆除时,需要拆卸员工俯身来调节撬杠的有效力矩,该过程使得拆卸员工的安全的不到保障。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包括固定块、推杆、u型支撑架、第一翘板、第二翘板、第一气囊、驱动组件、第一钢丝绳和软质橡胶管,所述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插接有推杆,推杆的底部焊接有第一翘板,固定块的底端靠近推杆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固定块的一侧外壁焊接有u型支撑架,u型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u型支撑架的末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翘板,u型支撑架的一侧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v型滚轮,v型滚轮的内凹处贴合有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的顶部固定在推杆的一侧外壁,u型支撑架的外壁粘连有软质橡胶管,u型支撑架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反光镜;

所述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为结构相同的装置,第二翘板包括支撑板和加长翘板,第二翘板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盲孔,矩形盲孔的内部插接有加长翘板,盲孔的内壁靠近加长翘板的底部对应安装有限位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二气囊、限位槽、第一气管、直线滑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支撑板内部矩形盲孔的两侧均匀开设有两组对称限位槽,位于矩形盲孔顶部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推板,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内孔,第二气囊的四周通过胶水粘连在内孔的内壁,第二气囊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二气囊的一侧中心位置与推板粘连,支撑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轮,滑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翘板的内壁,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

所述加长翘板包括限位块和第二钢丝绳,加长翘板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限位块,且加长翘板与限位块的连接处嵌入有第一弹簧,加长翘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二钢丝绳,加长翘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抵在限位板的底部外壁。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矩形滑槽、矩形滑块、固定杆、驱动杆、支撑圆柱和定滑轮,矩形滑槽的两端均安装有通孔,支撑圆柱穿过通孔与u型支撑架的底部外壁焊接,两个所述支撑圆柱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定滑轮,矩形滑槽的内部配合安装有矩形滑块,矩形滑块靠近第二翘板的一侧焊接有驱动杆,矩形滑块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通过万向节固定在支撑架的底部,且第一钢丝绳的末端绕接在定滑轮的外壁与矩形滑槽的顶部相连。

其中,所述推杆包括第三钢丝绳,推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三钢丝绳,第三钢丝绳与位于第一翘板内部的第二钢丝绳相连,且第三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的顶端均安装有拉环。

其中,所述软质橡胶管内置有第二气管,第二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囊相连,第二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管相连,位于第一翘板内置的第一气管直接与第一气囊连通。

其中,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辊轴,且第二翘板的底部外壁与驱动杆的连接处开设有矩形挤压槽。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尾部开设有卡槽,第二翘板的内部嵌入有l型卡块,l型卡块的末端焊接有推动块,且推动块贴合在第二翘板的外壁。

其中,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防滑凸楞,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有挡板,固定块的另一侧开设有脚部踩压槽。

其中,所述第一气囊与挤压板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气囊的两侧外壁均粘连有磨砂布。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装置定位;s2、初级撬动;s3、次级撬动;s4、卸模和s5、装置复位;具体操作如下;

s1:手部提住固定块,通过底部安装的反光镜观察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底部缝隙,并将第二翘板的顶部对准缝隙向上提拉,卡入缝隙的内部,然后松动手部,脚部踩住脚部踩压槽,带动固定块贴合在水泥柱的顶端,且一侧的挡板贴合在水泥柱的另一侧外壁,最后将第一翘板顺着套筒插接至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顶部缝隙;

s2:手部握住推杆向内侧掰动,分别带动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沿着建筑模板的方向撬动,在力的作用下建筑模板的受力点处与水泥柱的表面分离,通过视觉观察,待掰动推杆受力点处与水泥柱表面的分离值不变时,即达到阈值时,完成初级撬动;

s3:推杆向内侧移动时,与第一气囊接触并挤压,第一气囊压缩,压缩形成的气柱分别沿着不同行径流动,具体如下:

1)一股气流直接经过位于第一翘板内部的第一气管,流至第二气囊,第二气囊气压增大膨胀,推动推板挤压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加长翘板弹出,限位块与位于矩形盲孔底部的限位槽配合,加长翘板再次锁定;

2)另一股气流先经过软质橡胶管内部的第二气管,再流至位于第二翘板内部的第一气管,再根据)中所述情况,使得位于第二翘板中的加长翘板锁定;

再次手部握住推杆掰动,使得建筑模板与水泥柱之间完全脱离;

s4:脱离的建筑模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u型支撑架的内侧,再顺着u型支撑架掉落至底面,若建筑模板倚在u型支撑架的内壁,需手动推动建筑模板使其掉落底面;

s5:待建筑模板与水泥柱分离后,手部抬起u型支撑架至水泥柱的顶部,通过手部依次将支撑板重新按回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的放置槽处,即完成装置的复位,以用于下一个建筑模板的拆除。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本发明通过双翘板式拆除方式有效的替代了传统拆除工艺中的单点撬杠拆除,有效的省略了单点撬杠工作时的往复撬动工序,既有效的减低了拆除员工的劳动强度,又有效的减少了建筑模板的拆卸时间;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通过气压式传动开关实现加长翘板的解锁,即完成本发明撬动时有效力矩的调节,相对传统撬杠俯身自行调节的方式,该结构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翘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翘板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支撑板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软质橡胶管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7所示,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包括固定块1、推杆2、u型支撑架3、第一翘板4、第二翘板5、第一气囊6、驱动组件7、第一钢丝绳8和软质橡胶管9,所述固定块1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插接有推杆2,推杆2的底部焊接有第一翘板4,固定块1的底端靠近推杆2的一侧通过转轴设置有挤压板,挤压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6,固定块1的一侧外壁焊接有u型支撑架3,u型支撑架3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u型支撑架3的末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二翘板5,u型支撑架3的一侧拐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v型滚轮,v型滚轮的内凹处贴合有第一钢丝绳8,第一钢丝绳8的顶部固定在推杆2的一侧外壁,u型支撑架3的外壁粘连有软质橡胶管9,u型支撑架3的底部拐角处安装有反光镜;

所述第一翘板4和第二翘板5为结构相同的装置,第二翘板5包括支撑板51和加长翘板52,第二翘板5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盲孔,矩形盲孔的内部插接有加长翘板52,盲孔的内壁靠近加长翘板52的底部对应安装有限位板;

所述支撑板51包括第二气囊511、限位槽512、第一气管513、直线滑轨514、第一连杆515和第二连杆516,支撑板51内部矩形盲孔的两侧均匀开设有两组对称限位槽512,位于矩形盲孔顶部限位槽512的内部设置有推板,支撑板51的两侧开设有内孔,第二气囊511的四周通过胶水粘连在内孔的内壁,第二气囊51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气管513,第二气囊511的一侧中心位置与推板粘连,支撑板51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直线滑轨514,直线滑轨514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轮,滑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杆515,第一连杆515的顶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16,第二连杆516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翘板5的内壁,且第一连杆515和第二连杆516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具体工作时,第二翘板5沿着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缝隙向上提拉,第二翘板5侧面以水泥柱的拐角处为顶点旋转,扭簧提供的弹力使得第一连杆515和第二连杆516的张角增大,第一连杆515另一端安装的滑轮在直线滑轨514上滑动,挤压支撑板51贴合在水泥柱的内壁,为次级撬动提供保障;

所述加长翘板52包括限位块521和第二钢丝绳522,加长翘板52的两侧对应安装有限位块521,且加长翘板52与限位块521的连接处嵌入有第一弹簧,加长翘板52的顶部中心位置连接第二钢丝绳522,加长翘板5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顶端抵在限位板的底部外壁。

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矩形滑槽71、矩形滑块72、固定杆73、驱动杆74、支撑圆柱75和定滑轮76,矩形滑槽71的两端均安装有通孔,支撑圆柱75穿过通孔与u型支撑架3的底部外壁焊接,两个所述支撑圆柱75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定滑轮76,矩形滑槽71的内部配合安装有矩形滑块72,矩形滑块72靠近第二翘板5的一侧焊接有驱动杆74,矩形滑块72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固定杆73,固定杆73的顶端通过万向节固定在支撑架3的底部,且第一钢丝绳8的末端绕接在定滑轮76的外壁与矩形滑槽71的顶部相连,具体工作时,第一钢丝绳8随着推杆2的掰动使得第一钢丝绳8向上位移,贴合在定滑轮76的上端移动,矩形滑槽71在第一钢丝绳8拉力的作用下沿着支撑圆柱75向上移动,固定杆73的顶端受力绕着万向节旋转,由于固定杆73的底端通过矩形滑块72卡接在矩形滑槽71的内部,有效的限制住固定杆73的轴线位移,便使得矩形滑块72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在矩形滑槽71的内部滑动,推动驱动杆74伸出,挤压第二翘板5撬动建筑模板的底端,实现多点撬动的功能。

所述推杆2包括第三钢丝绳21,推杆2的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三钢丝绳21,第三钢丝绳21与位于第一翘板4内部的第二钢丝绳522相连,且第三钢丝绳21与第二钢丝绳522的顶端均安装有拉环,分别拉动第三钢丝绳21和第二钢丝绳522,带动第一翘板4和第二翘板5内部的加长翘板52沿着初始方向移动,使得加长翘板52顶部的限位块521重新卡入到限位槽512,完成加长翘板52的复位。

所述软质橡胶管9内置有第二气管91,第二气管91的一端与第一气囊6相连,第二气管91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管513相连,位于第一翘板4内置的第一气管513直接与第一气囊6连通,使得第一气囊6在压缩的过程中,压缩的气流会顺着第一气管513与第二气管91分别进入到第二气囊511中,使得第二气囊511膨胀,带动推板移动,使得加长翘板52解锁弹出。

所述驱动杆74的顶部安装有辊轴,且第二翘板5的底部外壁与驱动杆74的连接处开设有矩形挤压槽,为了保证驱动杆74在挤压第二翘板5完成撬动过程中,驱动杆74与第二翘板5的作用力不会发生便宜,有效的保障第二翘板5的撬动效果。

所述支撑板51的尾部开设有卡槽,第二翘板5的内部嵌入有l型卡块,l型卡块的末端焊接有推动块,且推动块贴合在第二翘板5的外壁,使得建筑模板在与水泥柱进行分离后,可通过手部按压支撑板51,使得卡槽卡在l型卡块的外壁,完成支撑板51的复位。

所述固定块1的底部均匀分布有防滑凸楞,增大与固定块1底端之间的摩擦力,固定块1的一侧焊接有挡板,固定块1的另一侧开设有脚部踩压槽,工作时脚部踩住脚部踩压槽,将挡板低压在水泥柱的另一侧,这样固定块1与水泥柱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其所述第一气囊6与挤压板的连接处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气囊511的两侧外壁均粘连有磨砂布。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拆卸装置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装置定位;s2、初级撬动;s3、次级撬动;s4、卸模和s5、装置复位;具体操作如下;

s1:手部提住固定块1,通过底部安装的反光镜观察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底部缝隙,并将第二翘板5的顶部对准缝隙向上提拉,卡入缝隙的内部,然后松动手部,脚部踩住脚部踩压槽,带动固定块1贴合在水泥柱的顶端,且一侧的挡板贴合在水泥柱的另一侧外壁,最后将第一翘板4顺着套筒插接至水泥柱与建筑模板的顶部缝隙;

s2:手部握住推杆2向内侧掰动,分别带动第一翘板4和第二翘板5沿着建筑模板的方向撬动,在力的作用下建筑模板的受力点处与水泥柱的表面分离,通过视觉观察,待掰动推杆2受力点处与水泥柱表面的分离值不变时,即达到阈值时,完成初级撬动;

s3:推杆2向内侧移动时,与第一气囊6接触并挤压,第一气囊6压缩,压缩形成的气柱分别沿着不同行径流动,具体如下:

1)一股气流直接经过位于第一翘板4内部的第一气管513,流至第二气囊511,第二气囊511气压增大膨胀,推动推板挤压限位块521与限位槽512分离,加长翘板52弹出,限位块521与位于矩形盲孔底部的限位槽512配合,加长翘板52再次锁定;

2)另一股气流先经过软质橡胶管9内部的第二气管91,再流至位于第二翘板5内部的第一气管513,再根据1中所述情况,使得位于第二翘板5中的加长翘板52锁定;

再次手部握住推杆2掰动,使得建筑模板与水泥柱之间完全脱离;

s4:脱离的建筑模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u型支撑架3的内侧,再顺着u型支撑架3掉落至底面,若建筑模板倚在u型支撑架3的内壁,需手动推动建筑模板使其掉落底面;

s5:待建筑模板与水泥柱分离后,手部抬起u型支撑架3至水泥柱的顶部,通过手部依次将支撑板51重新按回第一翘板4和第二翘板5的放置槽处,即完成装置的复位,以用于下一个建筑模板的拆除。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