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墙体、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6430发布日期:2019-08-27 21:42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墙体、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拼接式墙体、建筑。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非称重式建筑墙体包括石膏板、水泥板等墙体结构,其具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在于,这些墙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施工,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凝固等待期和需要多人进行配合施工,尤其是水泥板、石膏板在安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刮涂腻子或上漆等工序才可将其表面修饰,另外,这些墙体一旦施工完成后,往往无法拆除再利用(即,多为一次性),另外,对于一些展览馆等临时性展出而言,采用传统的墙体方案不仅容易耽误工期,而且还会令施工节奏非常紧张,提高了施工人员和甲方的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且方便、可直接工厂定制加工和现场组配的拼接式墙体、建筑。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拼接式墙体,其包括若干个连接架和若干个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架呈矩形体结构且其两侧的边角上均设有连接子件,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中部设有与连接架一侧边角的四个连接子件相适配的四个连接母件,连接板同侧的四个边角上亦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母件,当四个连接板的边角拼合时,四个连接板对应边角上的连接母件之间的间距与连接架另一侧边角的四个连接子件的间距相适应并配合连接;以此规律,将若干连接架和若干个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两侧连接板之间相互错位的拼接式墙体。

进一步,其还包括若干个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为连接于拼接式墙体上部或下部的连接板之间;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

约束件,呈“几”字形结构且其两侧的撇开部分别与拼接式墙体边缘的连接板侧边相抵;

一对膨胀套,用于穿置固定在固定平面内的安装孔中并与约束件长度方向两端相对应;

一对螺杆,与一对膨胀套一一对应,其一端螺纹连接于膨胀套中,另一端螺纹穿过约束件且约束件的两端面均设有与螺杆螺纹连接并将约束件夹持在螺杆上的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约束件后,还与和其相近的连接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一u形连接件,所述位于拼接式墙体下部或上部两侧的连接板上对应设有与u形连接件适配的连接卡槽,所述的u形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卡槽卡接适配,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约束件后与u形连接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至少两对连接螺栓,所述的两对连接螺栓分别相对设置在约束件的两端且螺纹穿过约束件,其中,连接螺栓的螺杆部朝向与约束件相近的固定平面。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架呈矩形框架结构,其边角上的连接子件呈l形,连接子件的l形一端与矩形框架固定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向上或向下延伸,其中,连接架边角上的连接子件至少有三对为l形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的连接母件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其还包括转角板,所述转角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转角板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与连接子件适配的连接母件。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连接架两侧连接的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的填充层为聚氨酯层或水泥层,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一种建筑,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拼接式墙体。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若干连接架和连接板的配合,将连接板通过连接架进行错位安装形成拼接式墙体结构,使得本方案的墙体能够在现场测量后,其连接架、连接板的加工均都可以在工厂中进行预制,而无需现场进行重新加工,再者,墙体与固定平面之间的固定机构亦可实现预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和便利性,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被发明方案的拼接式墙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固,例如,将墙体拼接好后,在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冲灌注填充材料,例如泡沫水泥、聚氨酯等,使其完全固化,实现固定化安装,而临时搭建的墙体,例如样板房、展台分隔等情况下,可以仅靠连接架和固定机构安装即可,而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拆卸,实现回收和再利用,提高其应用灵活性和降低应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架和连接板相互连接配合的简要三维结构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架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架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架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板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板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方案的连接板与连接架配合拼接形成拼接式墙体的简要三维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方案的固定机构的简要实施结构之一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固定机构设于拼接式墙体下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方案的固定机构的约束件的简要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发明方案的固定机构的约束件的简要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发明方案的转角板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方案的转角板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方案的拼接式墙体拼接成环形结构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之一所示,本发明一种拼接式墙体,其包括若干个连接架1和若干个连接板2,所述的连接架1呈矩形体结构且其两侧的边角上均设有连接子件11,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中部设有与连接架1一侧边角的四个连接子件11相适配的四个连接母件21,连接板2同侧的四个边角上亦设有结构相同的连接母件21,当四个连接板2的边角拼合时,四个连接板2对应边角上的连接母件21之间的间距与连接架1另一侧边角的四个连接子件11的间距相适应并配合连接;以此规律,将若干连接架1和若干个连接板2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两侧连接板2之间相互错位的拼接式墙体,如图7所示。

着重参见图8至图11,其中,为了提高本方案墙体与固定平面4之间的结合可靠性,本发明方案还包括若干个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为连接于拼接式墙体上部或下部的连接板2之间;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

约束件5,呈“几”字形结构且其两侧的撇开部分别与拼接式墙体边缘的连接板2侧边相抵;

一对膨胀套9,用于穿置固定在固定平面4内的安装孔中并与约束件6的长度方向两端相对应;

一对螺杆6,与一对膨胀套9一一对应,其一端螺纹连接于膨胀套9中,另一端螺纹穿过约束件5且约束件5的两端面均设有与螺杆6螺纹连接并将约束件5夹持在螺杆6上的紧固螺母7。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螺杆6的另一端穿过约束件5后,还与和其相近的连接架1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二,所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一u形连接件61,所述位于拼接式墙体下部或上部两侧的连接板2上对应设有与u形连接件61适配的连接卡槽62,所述的u形连接件61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卡槽62卡接适配,所述螺杆6的另一端穿过约束件后与u形连接件61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机构还包括至少两对连接螺栓8,所述的两对连接螺栓8分别相对设置在约束件5的两端且螺纹穿过约束件5,其中,连接螺栓8的螺杆部朝向与约束件5相近的固定平面4,由于约束件5在安装后,其与连接板2的边缘进行配合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连接板2的重力或安装时的配合问题导致约束件5出现一定形变或者没有水平安装的问题,而恰好可以通过连接螺栓8的旋入和旋出进行与固定平面4相抵,实现约束件5的调平效果,还可以将连接板2进行夹持,提高其安装可靠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螺栓8与约束件5的相对固定可靠性,连接螺栓8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81,连接螺母81的下端面与约束件5的上端面相贴。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架1呈矩形框架结构,其边角上的连接子件呈l形11,连接子件11的l形一端与矩形框架固定或一体成型,另一端向上或向下延伸,其中,连接架1边上的连接子件11至少有三对为l形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的连接母件21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

着重参见图12和图13,本发明方案还包括转角板3,所述转角板3的截面呈l形,所述转角板3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与连接子件11适配的连接母件21。

当本发明方案在拼装好后,需要将其完全固定和固化使用时,可以进一步在若干个连接架1两侧连接的连接板2之间设置有填充层(通过设备灌注形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填充层为聚氨酯层或水泥层,但并不局限于这些。

本发明方案采用若干连接架1和连接板2的配合,将连接板2通过连接架1进行错位安装形成拼接式墙体结构,使得本方案的墙体能够在现场测量后,其连接架1、连接板2的加工均都可以在工厂中进行预制,而无需现场进行重新加工,再者,墙体与固定平面4之间的固定机构亦可实现预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和便利性,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被发明方案的拼接式墙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加固,例如,将墙体拼接好后,在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冲灌注填充材料,例如泡沫水泥、聚氨酯等,使其完全固化,实现固定化安装,而临时搭建的墙体,例如样板房、展台分隔等情况下,可以仅靠连接架1和固定机构安装即可(如图14所示,将拼接式墙体围成环形结构),而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拆卸,实现回收和再利用,提高其应用灵活性和降低应用成本,另外,本方案的实施操作并不局限于前述,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拼接式墙体安装完毕后,在其表面刮涂腻子实现传统墙体仿真的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贴附墙纸等装饰材料,而需要强调的是,经过连接板和连接件的连锁配合结构,其结构强度已能够高于普通石膏板,传统石膏板通常进行隔断安装时,内部均为中空结构,难以起到良好的结构强度保持效果,而在施工效率上,本方案远高于传统的墙体构建方案;另外,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方案的墙体结构配合灵活,可以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增减部分连接板,这也是传统方案安装后,难以修改或修改难度、成本大的局限性,也是弊端之一,而本发明方案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快速灵活的调整,实现了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人性化效果。

上述仅披露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