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3701发布日期:2019-11-06 01:0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墙板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数墙板施工主要方式是砌砖或者搭拼模板现浇,费工费力,耗材多,施工周期及成本较高。在市面上虽然也有一些预制装配式的墙板,但是又普遍存在自重大、不便于运输的缺点,并且目前市场上的用于保温、降噪的预制装配式墙板为了实现高温、降噪效果,普遍采用轻质多孔水泥例如发泡水泥等,不仅保温降噪效果不理想,同时其强度也无法满足很多领域的应用(发泡水泥的强度较低)。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兼具轻质、保温、降噪、高强、低成本的预制装配式墙板。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墙板结构新颖独特,重量轻,保温降噪效果好,且安装快捷,可大批量装配式自动化生产,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施工现场的大量粉尘。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包括三层结构:两个外侧层为钢筋混凝土层,中间层为多孔混合体夹层;所述墙板中设有贯穿三层的钢筋;所述多孔混合体夹层中含有竹木混合纤维。本发明墙板结构新颖独特,两个外侧层为钢筋混凝土层,起到隔音效果,而中间层为多孔混合体夹层,起到吸音效果,在“隔音+吸音+隔音”的特殊配合下,相较于普通的隔音或吸音墙板,降噪效果要更加显著。并且本发明的多孔混合体夹层为轻质材料,可有效降低墙板自重,运输、装配便捷。而三层结构之间通过钢筋互穿,又确保了相互之间的结合力。作为优选,所述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15.6~25.5份,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34.3~48.3份,砂31.4~42.4份,水7.2~10.4份,改性外加剂0.1~0.2份。上述特定配方是本发明的核心之一。竹质、木质混合纤维(会呼吸的纤维)与硅酸盐水泥、砂和改性外加剂等按比例复配,凝固后形成多孔腔墙体,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吸音能力极佳,经欧洲机构检测,可以吸收噪音10db以上。竹质、木质混合纤维含量过高,达不到强度,含量过低使得夹层重量增加,容易开裂。作为优选,所述墙板中预埋有管线。作为优选,所述外侧层与中间层的厚度比例为1∶(1~0.5)。作为优选,所述改性外加剂为早强型减水剂和粘度改性剂的混合。改性外加剂的作用是在搅拌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与砂浆的过程中,显著改善两者的粘结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竹木混合纤维中竹质纤维与木质纤维的质量比为(0.810-0.820)∶(0.180-0.190)。本发明团队在实践中经过大量试验,发现在上述配比下,效果最佳,其价格有优势,产品质量比也得到了优化,施工便捷。上述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制作一块钢筋混凝土层,在凝固前预埋用于连接中间层和另一外侧层的钢筋,使所述钢筋穿出钢筋混凝土层表面。2)待凝固后,整体翻转,与另一块刚浇好的钢筋混凝土层相向对接,使所述钢筋插入另一块钢筋混凝土层中,形成二层的空心体。3)待凝固后,将空心体垂直竖起,底部安装模板,灌浇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4)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养护20-30h后,得到成品。作为优选,所述恒温恒湿环境为:温度40-80℃,湿度rh95%以上。上述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一次成型,工厂化生产,尺寸精准,方便吊装,不必再工地二次施工,能够装配式生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墙板采用基于竹质和木质纤维(会呼吸的纤维)与其他组分按比例混合制得的混合体填充物,形成多孔腔体,能保温隔热,降低噪音,且由于墙板中含有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比同厚度普通混凝土墙轻30%~40%。速生的竹子是我国独有的丰富资源,开发利用这一资源,适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绿色,环保,价廉物美,发展潜力大,竞争力强。2、因不同于普通混凝土需用振动等工序,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预埋管线非常便捷。且相对于传统墙板的制备,本发明只需要一天左右时间的养护,养护时长可大大缩短,3、本发明墙板可在大批量装配式自动化生产后快速安装,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高效化。4、本发明墙板作为非结构承重构件广泛用于普通住宅和高层建设,此外,在承重结构中科院作为框架结构外墙。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外侧层1、中间层2、钢筋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总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包括三层结构:两个外侧层1为钢筋混凝土层,中间层2为多孔混合体夹层;所述墙板中设有贯穿三层的钢筋3;所述多孔混合体夹层中含有竹木混合纤维。所述外侧层与中间层的厚度比例为1∶(1~0.5)。其中,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15.6~25.5份,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质量比为(0.810-0.820)∶(0.180-0.190))34.3~48.3份,砂31.4~42.4份,水7.2~10.4份,改性外加剂(早强型减水剂和粘度改性剂的混合)0.1~0.2份。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制作一块钢筋混凝土层,在凝固前预埋用于连接中间层和另一外侧层的钢筋,使所述钢筋穿出钢筋混凝土层表面。2)待凝固后,整体翻转,与另一块刚浇好的钢筋混凝土层相向对接,使所述钢筋插入另一块钢筋混凝土层中,形成二层的空心体。3)待凝固后,将空心体垂直竖起,底部安装模板,灌浇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4)在恒温恒湿(温度40-80℃,湿度rh95%以上)环境中养护20-30h后,得到成品。实施例1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包括三层结构:两个外侧层为钢筋混凝土层,中间层为多孔混合体夹层;所述墙板中设有贯穿三层的钢筋;所述多孔混合体夹层中含有竹木混合纤维。所述外侧层、中间层、外侧层的三层结构厚度比例为1∶1∶1(总厚度16cm)。其中,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酸盐水泥17.58份,竹质和木质混合纤维(质量比为0.815∶0.185)41.42份,砂39.1份,水8.15份,改性外加剂(早强型减水剂和粘度改性剂的混合)0.15份。预制装配式轻质保温降噪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制作一块钢筋混凝土层,在凝固前预埋用于连接中间层和另一外侧层的钢筋,使所述钢筋穿出钢筋混凝土层表面。2)待凝固后,整体翻转,与另一块刚浇好的钢筋混凝土层相向对接,使所述钢筋插入另一块钢筋混凝土层中,形成二层的空心体。3)待凝固后,将空心体垂直竖起,底部安装模板,灌浇多孔混合体夹层的浇筑料。4)在恒温恒湿环境(50℃,湿度rh98%)中养护24h后,得到成品。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是混凝土层)本对比例中的夹层为普通混凝土层,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墙板(厚度相同)的夹层的配方分别为: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应用在房屋建筑上,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能有效降低噪音12db左右,这无疑能够使其他房间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安静环境;并且实施例1墙板的自身重量更轻,可对建筑承压减负,但同时在质轻的同时又确保了抗压强度能够满足要求。此外,在保温隔热方面也优于对比例1墙板。墙板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隔墙测得噪音实施例122.1mpa0.3w/m.k48db对比例125mpa1.74w/m.k60db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层是普通的发泡水泥层。对比例2的夹层为普通的发泡水泥层,将对比例2墙板与实施例1墙板(厚度相同)性能对比,如下表所示。可知,虽然发泡水泥层的降噪能力相对于更接近实施例1,(相对对比例1来说),但是发泡水泥层的强度较低,且其导热系数较大,保温效果差,而实施例1在这两点都优于发泡水泥层。墙板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隔墙测得噪音实施例122.1mpa0.3w/m.k48db对比例212.5mpa0.34w/m.k53db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竹木纤维总含量高于权利要求范围。对比例3中竹木纤维总含量高于权利要求范围,将其做成墙板(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虽然墙板更轻,但其强度较低,不符合要求。墙板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隔墙测得噪音实施例122.1mpa0.3w/m.k48db对比例317.2mpa0.41w/m.k52db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竹木纤维总含量低于权利要求范围。对比例4中竹木纤维总含量低于权利要求范围,做成墙板(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其自重较大,且如下表所示,对比例4墙板保温降噪效果不佳,性价比不高。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层结构厚度比例超出权利要求范围。对比例5中墙板制作成外侧层与中间层的三层结构厚度比例为1∶3∶1(总厚度相同),使得外侧层的强度较小,且易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损坏,无法实际应用。墙板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隔墙测得噪音实施例122.1mpa0.3w/m.k48db对比例515.1mpa0.17w/m.k45db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层结构厚度比例低于权利要求范围。对比例6中墙板制作外侧层与中间层的三层结构厚度比例为1∶0.3∶1(总厚度相同),外侧层明显自重很大,造成建筑承压较重,且吊装吃力,整个墙体轻质化相对较低,且保温隔音效果比实施例1更差,性价比不高。墙板抗压强度导热系数隔墙测得噪音实施例122.1mpa0.3w/m.k48db对比例624.5mpa1.04w/m.k53db通过实施例与各对比例的所得墙板的性能对比可知,本发明墙板中的配方、材料以及各项工艺参数都是经过严格限定的,并非能够任意调整,否则很难兼具强度、降噪效果和保温效果。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