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8924发布日期:2019-11-13 01:2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属于幕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采用钻石切面采光顶的项目较少,因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工艺实现困难,故很少使用。即使偶尔有工程使用,也是采用传统的框架结构,用钢或者铝龙骨搭出钻石切面骨架,再安装玻璃面板,实现钻石切面造型。

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实现钻石切面造型,但是采用框架结构,所有玻璃面板均须与骨架连接,造成钢或铝龙骨使用量极大,结构较为笨重,效果不够通透,常常达不到建筑师的要求,且框架龙骨做法对施工队技术要求和现场条件较高,品质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包含交叉鱼腹钢架、多套支撑组件和若干玻璃面板;所述交叉鱼腹钢架由多个钢管和多个球节组成,每个球节上沿不同方向固定连接多个钢管,每两个相邻的钢管之间设置至少两个耳板,钢管上还设置有与玻璃面板配合的玻璃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拉杆、支撑杆和连接爪,连接爪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连接爪与玻璃面板配合,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拉杆,拉杆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耳板连接。

优选的,每个球节均连接4个钢管,每套支撑组件周围均环绕4个钢管,每个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均连接4个拉杆,每套支撑组件对应装配4块三角形的玻璃面板。

优选的,每个钢管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玻璃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的拉杆和支撑杆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钢管和耳板均焊接在球节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由经度方向和纬度方向的鱼腹梁通过支撑杆交叉连接,形成由多个三角形构成的稳定的结构体系,为玻璃面板的风荷载、重力荷载、地震荷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该结构的大部分部件都是标准件,无需现场加工,故没有材料损耗,节省了工艺步骤,采光顶综合成本降低20%左右;施工效率也大为提升,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钻石切面采光顶的安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包含交叉鱼腹钢架、多套支撑组件和若干玻璃面板1;所述交叉鱼腹钢架由多个钢管2和多个球节3组成,每个球节3上沿不同方向连接多个钢管2,每两个相邻的钢管2之间设置至少两个耳板4,钢管2和耳板4均焊接在球节3上,钢管2的两端上还设置有与玻璃面板1配合的玻璃连接件5,玻璃连接件5为两爪连接件;所述支撑组件包含拉杆6、支撑杆7和连接爪8,拉杆6和支撑杆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连接爪8设置在支撑杆7的顶端,连接爪8与玻璃面板1配合,支撑杆7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拉杆6,拉杆6一端与支撑杆7连接,另一端与耳板4连接。

其中,每个球节3均连接4个钢管2,每套支撑组件周围均环绕4个钢管2,形成菱形钢格构,每个支撑杆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4个拉杆6,连接爪8为四爪连接件,每套支撑组件对应装配4块三角形的玻璃面板1。

此结构的实现主要依附于采光顶主体钢结构,在每个菱形钢格构的交叉点处定位焊接两个耳板,用于连接不锈钢拉杆,每个菱形钢格构有四个交点,每个交点有两个耳板,每个耳板连接一个不锈钢拉杆,八根不锈钢拉杆与中间一根竖向支撑杆连接,形成经度方向鱼腹梁与纬度方向鱼腹梁通过支撑杆交叉连接的稳定结构体系;此结构体系有12个稳定三角形构成,为玻璃面板的风荷载、重力荷载、地震荷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形成的钻石切面采光顶的效果如图2所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石切面采光顶的点式幕墙结构,包含交叉鱼腹钢架、多套支撑组件和若干玻璃面板;交叉鱼腹钢架由多个钢管和多个球节组成,每个球节上沿不同方向固定连接多个钢管,每两个相邻的钢管之间设置至少两个耳板,钢管上还设置有的玻璃连接件;支撑组件包含拉杆、支撑杆和连接爪,连接爪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连接爪与玻璃面板配合,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拉杆,拉杆一端与支撑杆连接,另一端与耳板连接;本方案由经度方向和纬度方向的鱼腹梁通过支撑杆交叉连接,形成由多个三角形构成的稳定的结构体系,为玻璃面板的荷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无需现场加工,没有材料损耗,节省了工艺步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季朝祥;孙重明;戴虓;葛通师;李雪;孙召红;程凯;李丰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19.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