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3827发布日期:2019-11-06 01:0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面防水结构主要一种装修中常用的结构,主要用于防止有水渗漏到地面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安装地暖,地暖由地面散热,室内温度分布合理,无效热损失少;热媒低温输送,输送过程热量损失少。传统对流采暖,散热器及管道装饰各占用一定的室内空间,影响内装饰和家具布置,而地暖将加热盘管埋设于地板中,不影响室内美观,不占用室内空间,便于装修和家具布置。

但是相对于普通的室内地面结构,安装地暖设备以后,对地面结构的防水性要求进一步提高,现有的普通地面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差、耐久性差、受热易开裂,在地暖的使用过程中留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其具有防水效果好、耐久性好、不易开裂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包括基层,基层的上方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聚合物水泥防水层,保护层、隔热层、地暖层、地暖保护层、防水层、找平层以及装饰层,地暖保护层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地暖保护层上设置有若干膨胀缝,通过膨胀缝从而使地暖保护层分成若干保护区域,相邻的保护区域之间设置有将膨胀缝的开口封闭的封口组件,封口组件的宽度可自动调节,封口组件的宽度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保护区域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暖保护层上设置膨胀缝,从而使地暖保护层在受热膨胀的时候,使地暖保护层有膨胀的空间,从而避免地暖保护层受热膨胀开裂,通过宽度可自动调节的封口组件,从而将膨胀缝的封口封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口组件包括沿着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封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封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表面相贴合且能够相对滑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贴合在相邻的保护区域的顶端表面并与保护区域铆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能够随着保护区域的膨胀延伸从而相对滑动,来调节封口组件的宽度,避免封口组件对保护区域的膨胀造成阻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贴合的一侧表面,第一封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沿着封口组件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封板与滑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伸入滑槽中并与滑槽滑动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槽中滑动,从而避免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相对滑动时出现错位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口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止水带,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保护区域固定相连,止水带与膨胀缝相对的部位弯曲成弧形并自由下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膨胀缝处的防水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带与保护区域之间粘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带与保护区域粘接相连,从而能够保证止水带与保护区域之间无缝,从而当水透过防水层向膨胀缝的方向流动时,水不能通过止水带与保护区域的连接处流入到膨胀缝的内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采用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具有相对的柔韧性,在地暖保护层发生膨胀变形时,防水层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为中间拱起的拱形结构,防水层的边缘处设置有排水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流至防水层的水进行导流,使水流至防水层边缘处的排水沟,通过排水沟将水排出,避免防水层处水的堆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区域的内部设置有防裂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保护区域不易出现开裂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裂网为纤维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控制砼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地暖保护层上设置膨胀缝,从而使地暖保护层在受热膨胀的时候,使地暖保护层有膨胀的空间,从而避免地暖保护层受热膨胀开裂,通过宽度可自动调节的封口组件,从而将膨胀缝的封口封闭;

2.通过在膨胀缝处设置止水带,增加膨胀缝处的防水性;

3.通过在保护区域的内部设置防裂网,有效地控制砼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防止及抑制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护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封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封口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聚合物水泥防水层;3、保护层;4、隔热层;5、地暖层;6、地暖保护层;61、膨胀缝;62、保护区域;621、下层混凝土层;622、上层混凝土层;623、防裂网;7、防水层;71、排水沟;8、找平层;9、装饰层;10、封口组件;101、第一固定板;102、第一封板;1021、滑槽;103、第二封板;1031、滑块;104、第二固定板;11、止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建筑装修地面防水结构,包括基层1,位于基层1的上方,自下至上依次为聚合物水泥防水层2、保护层3、隔热层4、地暖层5、地暖保护层6、防水层7、找平层8以及装饰层9。地暖保护层6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位于地暖保护层6上设置有若干膨胀缝61,通过膨胀缝61从而使地暖保护层6分隔成若干保护区域62。位于相邻的两个保护区域62的膨胀缝61中,位于膨胀缝61的封口处设置有将膨胀缝61的缝口封闭的封口组件10,封口组件10的长度方向沿着膨胀缝61的长度设置且封口组件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保护区域62固定相连。

参照图2,保护区域62包括下层混凝土层621、上层混凝土层622以及位于下层混凝土层621和上层混凝土层622之间的防裂网623,其中防裂网623采用纤维网。

参照图3,在保护区域62的边缘处设置有卡台,封口组件10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在相邻的保护区域62边缘处的卡台的顶端表面上。封口组件10安装到相邻的保护区域62的卡台之间从而使封口组件10的顶端表面与地暖保护层6的顶端表面齐平。

封口组件10包括沿着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01、第一封板102、第二封板103以及第二固定板104,其中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封板103共面,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封板10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第二固定板104和第二封板103共面且第二固定板104与第二封板103之间通过转轴转动相连。第一封板102的底端表面与第二封板103的顶端表面相贴合且第一封板102和第二封板103在表面相贴合的状态下相对滑动。

参照图3、图4,在第一封板102的底端表面开设有滑槽1021,滑槽1021的长度方向与封口组件10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第二封板103的顶端表现与第一封板102的滑槽102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滑块1031,滑块1031与第二封板103固定相连。滑块1031伸入到滑槽1021的内部并沿着滑槽102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滑槽1021采用t型槽,滑块1031为与滑槽1021相匹配的t形块。

封口组件10的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4分别与相邻的保护区域62的卡台的顶端表面相合并铆固在一起。当保护区域62受热向膨胀缝61方向膨胀时,第一封板102和第二封板103相对移动,从而一直处于将膨胀缝61的缝口封闭。

参照图3,位于封口组件10的下方设置有止水带11,止水带11的长度方向沿着膨胀缝61的长度设置,止水带1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贴合在相邻的保护区域62的顶端表面并与保护区域62之间粘贴固定。止水带11与保护区域62相粘连的位置位于封口组件10的第一固定板101或第二固定板104的下方。止水带11与膨胀缝61相对的位置弯曲成弧形且自由下垂,从而使止水带11留有移动的余量。

参照图1,防水层7采用防水卷材铺设而成,从而在地暖保护层6受热发生膨胀的时候,防水层7具有一定的延展功能,从而避免防水层7在地暖保护层6受热膨胀时出现断裂的情况。

防水层7的整体为中间部位拱起的拱形结构,位于防水层7的边缘处设置排水沟71,流至防水层7上的水沿着防水层7的斜面流至排水沟71处。排水沟71与下水管道相连通,从而流至排水沟71内部的水最终流至下水管道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